吳建亮 穆新盈 朱立軍
【摘要】BIM就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縮寫,屬于一種計算機模型設計技術。在建筑行業當中,通過這種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提高施工效率,控制施工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將對BIM特點進行分析,并研究了當前我國BIM發展現狀,對于BIM專業教學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有所幫助,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業 BIM的發展 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TU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5-0234-01
建筑信息模型,即BIM,是一種應用計算機軟件構建的模型設計技術。在建筑行業當中,這種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管是設計階段,還是施工、維護階段,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應用BIM技術可以對建筑施工項目進行可視化操作,有效提升質量和施工效率,確保工程安全,減少造價,提高企業利潤。基于此,下面將從BIM技術出發展開探討,綜述如下。
1.BIM發展特點
利用計算機可以對建筑工程進行可視化施工和管理,這也是BIM技術的優勢之一。和以往的二位圖紙相比,設計人員在施工前期以及施工階段不容易發現工程設計的弊端,很多情況下,技術人員只可以利用圖紙在腦海中構建相應的三維效果圖,從而使得工程設計缺陷不容易被發現。這就導致在后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人力以及物力進行補救。隨著BIM技術問世一來,在建筑領域應用BIM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例如,在工程設計階段,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相應的施工環節以及成品進行模擬,演練施工流程,從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存在的問題,減少后期施工過程中的麻煩和隱患,控制成本支出,降低補救和維護損耗,提升工程效益。
2.目前我國BIM的發展現狀
現如今,國內建筑行業已經充分意識到BIM的優勢和重要性,不過我國在此技術的引進方面仍舊落后于國外,缺乏核心技術。例如,在BIM方案設計軟件、可視化軟件以及碰撞檢查軟件等方面仍舊處于起步階段。很多建筑設計院已經或者正在嘗試對BIM的應用,以解決存在的協同問題。不過,很多小型設計院尚未使用。再加上國內很多高校對于BIM的教育教學有所不足,缺乏相應的人才支持,使得建筑BIM的推廣受到了約束和阻礙。
3.建筑業BIM教育改革舉措
3.1培養BIM技術專業人才
在建筑類職業教學當中,需要加強對BIM技術的培養。首先,需要引領學生對BIM技術有正確的認識,從而把學生培養成此方面的專業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指引學生了解并掌握BIM相關理論知識,利用BIM技術把二維信息轉換成立體的三維模型,并嘗試將建筑模型和圖紙進行優化和完善。通過使用BIM理論知識進行多元化虛擬活動,做好建筑施工項目的策劃,在圖紙設計、施工以及運營管理方面進行模擬,全面提升學生對BIM技術的掌握程度和效果。
3.2強化教師隊伍總體的水平
首先,改變傳統的觀念。強化建筑教育專業的師資力量,鞏固建筑業BIM技術的專業教師隊伍,可以有效提升建筑業BIM的教學效率。管理層觀念巨大地突破能夠使相關專業教師最大限度地掌握BIM技術專業理論,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僵化思想,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強化自身綜合能力。其次,不相同類別的進修形式,亦或者是培訓可以相互進行補充對方的不足。專業院校必須要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從而選用開展短時間的脫產培訓,或者是長時間的課外培訓、院校內部的重點栽培以及利用社會上存在的專業力量實施外培等手段,從而強化專業師資隊伍的綜合實力。
3.3綜合應用校企合作模式
對建筑專業進行教育改革,不單單是依靠校內教育,還應該注重課外實踐,加強校企合作。通過聘請BIM技術工程師以及建筑設計師進行專門的宣傳講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結合“嵌入式”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對BIM技術的相關軟件以及理論知識有全面的了解。與此同時,學校和企業通過合作的方式,構建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從而為學生實踐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推動學生在實踐和自主學習中不斷進步。將所學BIM知識和實踐工作有力結合,創新建筑信息模型,增強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
總而言之,現階段,BIM技術在我國建筑領域當中的應用仍舊處于初級階段。而高校BIM技術人才供不應求制約了此項技術的發展、為了培養更多BIM方面的人才,就需要對BIM教育教學進行改革。新時期,國內各高校應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強化教師隊伍總體的水平,培養BIM技術專業人才,優化教學效果,為建筑業培養更多的BIM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霍世金.建筑業BIM的發展與建筑類職業教育改革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49):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