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界越來越關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使其今可以更好的應對復雜的社會,以此為背景,高中美術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創新意識,使其個性和素質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升。本文分析了高中美術篆刻模塊教學培養創新思維的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美術篆刻 模塊教學 創意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219-02
1.高中美術模塊教學
模塊是美術課程學習領域、科目下的層次,各個模塊既相互聯系又獨立。新的美術課程結構在每個模塊中設置了清晰的教學目標,針對某一特定內容,各模塊屬于完整的學習單元,會提出明確的針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要求和建議。高中美術篆刻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2.高中美術篆刻模塊教學培養創新思維的方式
2.1完善課堂教學,使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過程有重要的影響,也影響著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適時改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擯棄一味的課堂上灌輸知識的教學方式,重視對學生態度、能力、創新素質等的培養。教師工作的關鍵環節是組織教學,在該環節教師應該正確引導,使學生的潛力得到激發,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加開放的教學過程,使其可以開展創造性的活動,讓學生既掌握了各種理論知識,還不斷的發展了其思維。當前受許多傳統的教學觀念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更談不上培養其創新意識和能力了。所以教師應該通過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放開對學生的多項限制,并按照教學實際,通過合理的引導,激發起學生勇于創造和探索的能力。
由于美術篆刻模塊涉及到較多的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對發散式教學進行合理的運用,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把其分為不同的組,并布置篆刻的題目,使學生通過組內共同討論和交流協作完成美術作品,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每組學生的具體表現,給予合理的引導,并在結束創作后,選出代表性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詳細闡述作品的構思、寓意等,教師再進行點評,以此激發學生的創造和探索的欲望,使其課堂主體作用得到真正的發揮。
2.2培養學生興趣,使其創造熱情得到激發
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在對高中生學習設計進行引導時,更應該對其興趣的培養引起重視,教師應逐步培養學生善于發展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并且在學習和設計中投入興趣,使其在解決因興趣而產生的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不管科學發明,亦或是藝術創作都離不開人的想象能力。新課標中也指出:教師應該運用如電影、故事、游戲、音樂、訪問等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在培養學生想象力和感受形象能力的同時激發起學習美術的熱情。
美術作品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其感染力和沖擊力相對較強,而一個人通過視覺獲得的信息大約占80%以上,因此教師可讓學生觀看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動畫,不僅可以激發其想象力,還達到提升其探索動力和學習熱情的目的,進而由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創作。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生活情況,以學生熟知的游戲活動和生活情境為背景,引導學生以設計的眼光發現周圍事物的問題,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的同時在熟悉的事物中更加理解設計的內涵;另外,教師還可以拿優秀的設計作品在教學中展示,使學生在探索這些作品創作意圖、效果和具有沖擊力與感染力的過程中,逐漸激發起學習設計原則和要點的興趣。
2.3多樣材料制作,使學生創新意識得到培養
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對材料、工具及相關標準有統一的規定,對學生個性發展和特色創作造成了極大的制約。所以教師應盡量減少各種限制條件,引導學生通過想象力的自由發揮,創造出獨具個性的作品。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充分的了解和尊重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通過和學生有效的溝通,引導其進行合作、自主式學習,在不斷的吸收知識的同時使個性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另外,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引導其運用各種材質大膽的進行創作,如在傳統的篆刻中使用較多的是石制材料,但是其價格相對較高,并且操作的難度較大,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材質進行改革,通過小組合作,尋找價格適中、利于篆刻的材質,并鼓勵學生敢于突破常規,并和學生一起尋找合適的美術材料。在探索中,學生使用的木料、泥坯、肥皂等,都沒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不斷努力嘗試下,最后學生發現石膏板可以達到預期效果,在此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素質。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培養高中美術篆刻模塊教學創意思維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多種方法對學生藝術創作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自身潛能、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的激發,在教學中釋放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其創新素質。
參考文獻:
[1]石孔輝.高中美術設計模塊學生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培養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7(47).
[2]孫濤.高中美術篆刻模塊教學創意思維創新意識培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8):159.
作者簡介:
梁彧(1984年1月),女,回族,在職教育碩士、在職藝術碩士,中一職稱,畢業于南通大學,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