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瑜 劉清云 黃艷華
【摘要】現代麻醉學是一門研究麻醉鎮痛、急救復蘇及重癥醫學的重要學科,其包括內外科知識及急救知識,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課。相對于麻醉專業學生而言,非麻醉專業學生對麻醉學的熟知程度相對較低,這是因為大多數醫學院沒有針對非麻醉專業學生開設一門單獨的麻醉學課程,或者說麻醉課程課時安排較少。這樣一來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會限制麻醉學科的發展。對此,就需要各大醫學院提高對非麻醉專業麻醉教學的重視,切實做好臨床醫學本科生的麻醉教育。本文就對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進行詳細分析,進而提出相應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非麻醉專業 麻醉課程 教學
【課題】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探討,課題編號:(064|4311302)。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6-0219-02
現代麻醉學集中了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多種邊緣學科中有關麻醉學的基本理論和工程技術,形成了麻醉學自身的理論和技術體系。麻醉學已是一門研究臨床麻醉、重危監測治療、生命復蘇、疼痛機制和治療的二級學科,在臨床醫學領域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是醫學生必須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目前國內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僅有為數不多的院校獨立開課,大部分仍放在外科總論中進行教授,課時很少,應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充分掌握該部分內容。另外新時代的大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思維活躍,興趣廣泛,接觸外界信息較以前的大學生方便得多。因此對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有效開展麻醉課程教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率,是當前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1.麻醉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對醫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醫學生,應該具有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麻醉學等綜合技能,以此來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近年來,隨著社會需要的不斷提高,近代麻醉學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麻醉學已經成為了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課[1]。麻醉學是一門研究臨床麻醉、生命復蘇、疼痛診療的二級學科,隨著我國麻醉事業的迅速發展,麻醉已經成為了臨床一級科室,并逐漸與國際接軌。由此可見,麻醉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麻醉學的專業理論和技術所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比如其涵蓋了內科、外科、兒科等多學科的知識。所以麻醉學不僅是麻醉科醫生所必須學習的課程,同時也是臨床其他學科醫生需要學習的課程。對于非麻醉專業學生而言,開設麻醉學課程是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醫改背景下,培養的目標醫生應該具備多種素質、能力,而麻醉學就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2]。另外,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也是醫學教育滿足社會需要的必然措施。現如今,麻醉科與各手術科室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關系,麻醉學科的發展對推動各手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麻醉學的不斷進步,其能夠更好的服從并滿足社會需求。
2.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2.1積極性較低
非麻醉專業學生只在外科總論里學習了麻醉學的基本知識,其課程教學時常較短,所以學生無法系統的掌握麻醉學的相關知識。而就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大綱要求而言,其局限于麻醉前用藥、心肺復蘇等基礎內容的教學,而目前臨床麻醉日常工作中設計的各種設備理論知識、操作技術等教學卻較為缺乏[3]。這樣一來就使得非麻醉專業學生的麻醉專業理論知識匱乏,而由于缺乏對麻醉學科的了解,從而不知道麻醉學科與自己的專業學科有和共同點及交叉點,久而久之,就失去對麻醉學的興趣,進而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非常低。
2.2缺乏重視
長期以來,對于非麻醉專業學生的麻醉課程教學就沒有高度重視,在課程安排方面時長較短,理論知識內容、操作技術等方面的教學匱乏,并且缺乏系統有效的教學方案、教學制度、考核制度等。這就使得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高,而非麻醉專業學生也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由于缺乏對麻醉課程教學的重視,使得教師的教學意識也有所下降,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甚至抱著一種應付的心態,并沒有認識到麻醉教學對非麻醉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2.3缺乏臨床實習
臨床實習是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過程,通過臨床實習可以對學生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操作技能等進行綜合訓練[4]。為了更好的提高麻醉課程教學質量,就必須合理安排學生開展臨床實習。但是就目前來看,針對麻醉專業學生有系統、科學的臨床實習制度、方法等,但是對于非麻醉轉專業學生,缺乏臨床帶教、臨床實踐、實習等,這樣一來,學生的麻醉知識就難以得到鞏固,同時操作技能也無法得到提高。而當學生日后進入到工作崗位后,就難以完成與麻醉學科相關的工作,這對于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3.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措施
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也是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非麻醉專業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麻醉學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因為麻醉學綜合了各學科的相關理論與臨床實踐,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課。對此就需要提高對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的重視,通過各種措施、策略、方法等來提高麻醉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率[5]。以下就是針對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提出的幾點教學措施。
3.1激發興趣
要做好非麻醉專業學生的麻醉課程教學工作,首先就必須提高學生對麻醉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具備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才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進而提高教學質量。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可以開設獨立的麻醉學課程,保證充足的課時,這樣就可以更加系統和全面的向學生介紹麻醉學知識,也能提高學生對麻醉學的認識,進而激發興趣。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專業與麻醉學之間的關系以及交叉點,同時指導學生認識到麻醉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模擬操作儀器、視頻、動畫、Powerpoint等多種現代教學工具來開展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對不同專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增加興趣。
3.2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教學質量和效率。而非麻醉專業學生本身對麻醉專業知識就較為匱乏,所以想讓學生充分掌握麻醉知識及技能,就必須豐富教學方法,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的學習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典型病例進行教學。在講授麻醉前,準備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臨床病例,包括處理恰當和處理不當的兩種典型病例,進而結合教學內容,對病例展開分析,以此來培養學生評估病情、判斷麻醉風險的臨床思維方式。例如,教師還可以采用現場模擬的方法開展教學。在心腦復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模擬出各種危機場景,進而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使得學生掌握心跳呼吸驟停的診斷依據及現場急救措施。另外,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進循證醫學的概念,并進行啟發式教學,要求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3.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社會和科學的發展,對臨床醫學工作的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同時麻醉學知識也在不斷的更新,而麻醉學教學任務也有所加重[6]。為了更好的提高非麻醉專業學生的麻醉課程教學質量,就必須加強培養麻醉學專業教師,壯大師資隊伍,從而為麻醉課程教學提供資源支持。作為麻醉學專業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充足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具備高水平的操作技能及豐富的臨床經驗,進而才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加深刻、系統的教學和培育。
3.4加強醫德醫風教育
在非麻醉專業麻醉課程教學中,除了需要開展麻醉知識、麻醉技能等方面的教學,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開展醫德醫風教育。隨著新醫改的深入實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醫德醫風就是醫學生所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在麻醉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面對醫患關系,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心理情緒,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這對于麻醉工作者而言尤為重要。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作為一個麻醉工作者,必須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時刻以患者的生命安全為己任,充分做好麻醉工作,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結束語
現代麻醉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必修課,各大醫學院必須做好臨床醫學生的麻醉教育工作,尤其針對非麻醉轉專業學生,必須要加強麻醉課程教學,以此來提高非麻醉專業學生麻醉知識掌握度及技能水平。比如要采用多元化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等,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鄧新,楊軼群,張斌,孫健.專業導向CBL在非麻醉學規培醫師培養的教學改革[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7):27-30.
[2]傅艷妮,張金,劉玲,張蓉,徐輝.思維導圖與CBL相結合在非麻醉專業麻醉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8(01):44-46.
[3]江偉,楊秀明.多媒體視頻在非麻醉專業學生見習教學中的應用對比[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173.
[4]周榮勝,王強,薛小紅,李鋒,孫博睿,李小剛.可視化技術在非麻醉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02):297-301.
[5]王耀武.用情景模擬聯合TBL法為非麻醉專業實習生進行麻醉臨床技能教學的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6(32):98-100.
[6]高燕鳳,霍雄偉,王強,譚敬,關正,丁曉英,袁偉.非麻醉專業規培住院醫師麻醉科輪轉的教學改革[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02):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