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義紅
摘 要: 鋼琴學習需要在課時、課程方面給予足夠的訓練和重視,高職鋼琴多處于起步階段,常規教學難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體驗式教學基于學生的個性認知特點,將鋼琴教學與學生的實踐體驗相結合,突出自主性、實踐性、情感性啟發,讓學生從中獲得鋼琴教育素養。本文探析了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內涵及作用,并就其應用實踐進行了闡述,以拓展高職鋼琴教學改革途徑,促進因材施教。
關鍵詞: 高職 鋼琴課程 體驗式教學
鋼琴課程是高職音樂藝術類學科的重要實踐課,由于鋼琴學習需要付出較大的訓練時間、教師指導,傳統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局限性,難以滿足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深刻理解與情感表達,降低了高職鋼琴整體教學質量。引入體驗式教學,從關注學生的鋼琴實踐操作入手,以精選優質、針對性的教學資源,順應高職學生鋼琴體驗式學習需求。事實上,在鋼琴體驗式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得到激發,更加強調學生與教師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學生對音樂真諦的理解與把握,促進學生從自主體驗和鋼琴訓練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漸進提升鋼琴素養。
一、體驗式教學的基本內涵及作用
從教學方法看,體驗式教學關注對學生學習體驗過程的發展,特別是在鋼琴學習情境上,借助學生的體驗、感知,理解鋼琴相關知識點,并從親身體驗中獲得對音樂作品情感的認知體驗。事實上,常規的鋼琴課堂教學活動相對單調、枯燥,學生在反復訓練中難免出現厭煩情緒,加之對鋼琴指法、學習難度的困擾,學習鋼琴的興趣較低。體驗式教學法,從關注師生雙向交流入手,對于學生在鋼琴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從親歷中建構知識、發展能力、產生情感、生成意義。也就是說,鋼琴課堂上,體驗式教學以師生間的有效對話為溝通機制,便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鋼琴知識、技能的掌握。
在高職階段,鋼琴教學仍然面臨教學設施、課時、師資結構等影響,教法的創新與應用能夠更好地發揮現有條件,強化學生鋼琴素養的提升。高職鋼琴教育,其目標不僅僅是學習鋼琴,彈奏幾首曲目,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體驗式教學中發展鋼琴自學能力,特別是滿足崗位職業發展所需的創新能力。學習音樂,不能過于功利性,而要強調音樂持久性學習。在鋼琴體驗式學習中,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通過鋼琴訓練提高相應的彈奏與表演水平。鋼琴教學本身除了技巧、技法外,還要理解鋼琴音樂作品的情感,加強對鋼琴特有音色的體驗。同時,體驗式教學更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鋼琴藝術素能,特別是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從音樂實踐、自身修養、藝術審美等方面獲得全面發展。
二、當前高職鋼琴傳統教學的弊端
將學生的體驗納入教學,關注學生的認知、體驗與反思學習。相比體驗式教學,傳統鋼琴教學模式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教師授課模式忽視學生的體驗,易產生厭學情緒。在高職階段,鋼琴課程是音樂類學科必修課,是一項綜合性音樂技能。由于鋼琴學習需要長期的積累和不斷的訓練,對于鋼琴演奏及技巧而言,單純地學習或者脫離實踐的課堂,往往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傳統課堂上,教師以講授為主,忽視學生的參與體驗。如在對音樂作品進行講解時,重點是闡述鋼琴演奏的技巧與難點,使得學生對鋼琴的興趣不濃。這種半強迫式的鋼琴授課模式,學生難以演奏、傾聽喜歡的作品,也無法體驗如何觸鍵、表達音樂情感,從而降低了鋼琴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傳統鋼琴教學忽視對學生認知規律的順應。高職學生在學習中最缺失的是自主學習能力,在外界的影響下很容易偏離自我主見。在鋼琴課程教學中,教師過于強調鋼琴的專業性,難免抑制學生對鋼琴課程的學習熱情,甚至產生放棄鋼琴學習的想法。同時,一些高職生對音樂的喜愛是強烈的,特別是流行音樂,更是高職生的“最愛”。但在高職鋼琴教材中,傳統古典音樂作品較多,學生對該類作品的學習好感度不夠。長期以來,被動地接受認知讓鋼琴課堂變得枯燥、厭煩,影響學生對鋼琴的學習效率。
三、高職鋼琴課程體驗式教學的實施要點
體驗式教學在高職鋼琴課程中的應用,需要從需求分析、培養目標、分層教學等方面把握教學方向。
1.體驗式教學要滿足職業人才鋼琴教育需求
社會的發展、教育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新形勢下高職鋼琴教育而言,深化教學改革要滿足未來職業發展需求。高職階段的鋼琴教育,在人才培養需求上,應該與社會、教育等方面實現匹配。為此,高職鋼琴教學,要緊跟時代發展需求,滿足三大類人才發展要求。一類是鋼琴演奏專業人才,二類是鋼琴專業型教育人才,三類是鋼琴普及型人才。顯然,對于鋼琴演奏專業人才,專業型教育人才而言,所需的人才數量是有限的,非高職鋼琴教育的重點。因此,高職鋼琴教育,主要面向社會需求,推進鋼琴普及型人才的培養,以面向基層、大眾,具有一定職業定位的鋼琴演奏人才。
2.體驗式教學要明確多元化人才培養目標
在高職階段,鋼琴教育的目標應該為社會提供具備一定鋼琴彈奏水平的鋼琴教育人才,其知識結構、知識廣度與學術視野應該與其培養目標相對應。如在鋼琴基本彈奏技巧、方法上,較為流暢地掌握;在中等級別的鋼琴曲目演奏上,具備相應的基本音樂素養。同時,高職鋼琴教育還要融入教育心理學、鋼琴藝術史等綜合理論修養課程,讓學生從中體驗作品、分析作品、講解作品、演奏作品。另外,鋼琴教育目標要多元化,要結合學生個性與實際,因材施教。如在鋼琴專業能力上,突出循序漸進的教育規律,注重手指基本功、兒歌即興伴奏等訓練;在鋼琴文化方面,引入西方優秀鋼琴曲目作品,探究不同作品的藝術特征與創作思想,思想視唱練耳與鋼琴彈奏學習的融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鋼琴作品選擇內容上,既要有經典作品,又要融入流行及其他音樂作品,拓寬學生對鋼琴作品的鑒賞視野。
3.體驗式教學要融入學生分層施教
長期以來,在高職鋼琴教學中,“學用分離”問題突出,教學內容與學生職業發展相脫節,使得一些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對所學的知識感到無用武之地。體驗式教學法的實施,還要結合鋼琴基礎理論、技能教學實際,將音樂作品賞析、視奏、伴奏等融入平時的體驗式教學中,讓學生從中感悟音樂教育,提高鋼琴素養。分層施教的提出,就是根據學生鋼琴基礎差異,對學生進行劃分能力層級,以不同教學目標和任務,貫穿體驗式教學中。如對于A層級學生,其鋼琴技能、聽辨、彈奏水平較高,該類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應該融入技術難度稍大、靈活性稍強的作品,強調學生鋼琴個性、創造力的培養;B層級學生,鋼琴基礎素能一般,該類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應該以“查漏補缺”為主,在作品難度、作品風格上,側重于對學生音樂理解、音樂表現的發展。C層級學生,以鋼琴基礎起點較低為主,該類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要側重基本彈奏方法的訓練,特別是在教師引導、示范教學上,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多實踐、多體驗、多練習,由簡到難,逐步增強鋼琴彈奏與表演能力。
4.體驗式教學要突出針對性、差異性、情感性培養
在體驗式教學實施中,要順應現代教育理念,突出鋼琴教學的針對性。事實上,在高職鋼琴教學中,唯有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趣味,才能更好地提升鋼琴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所選內容,要實用性、趣味性、針對性并重。如一些高職生喜歡流行音樂,可以對一些流行歌曲進行選擇,編配成鋼琴音樂作品,讓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如“童年的回憶”,久石讓的一些音樂作品,還有一些爵士風格的音樂作品,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共鳴,提升課堂師生互動。同時,在體驗式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差異性。根據不同學生鋼琴基礎、天賦興趣,對鋼琴彈奏訓練要求應該有差別。我們不能照搬固定模式,而是要了解每一個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從鋼琴知識、音樂內容、彈奏難易方面因材施教。另外,在鋼琴體驗式教學中還要激發學生的鋼琴情感。如果只關注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訓練,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則很容易讓學生感到鋼琴學習枯燥。教師要善于挖掘音樂作品的情愫,鼓勵學生從理解、體驗、表達中感悟作品的情感意蘊。如通過調整彈奏的力度、速度、音色變化,控制自己的彈奏感情,把握好音樂作品的細節,提升學生的彈奏水平。
四、結語
體驗式教學順應當前高職鋼琴課程改革需要,特別是在學生興趣、教學內容、情境創設等方面,讓學生從音樂體驗中轉變學習鋼琴的態度,提升學習鋼琴素養。教師還要關注體驗式教學的施教要點,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體驗到鋼琴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王娟.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03):87-88.
[2]于琳.情感教育在高職鋼琴教學中的融入研究[J].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