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華
摘 要: 家國情懷是生命自覺意識和家風家教傳承理念,從家庭、家教與家風出發,將個人與組織關聯起來,從完善課堂家國情懷教學、健全高職院基層黨組織機構、完善基層黨組織制度機制及提升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素質等角度開展組織建設,最終實現高職院基層黨組織政治教育。
關鍵詞: 家國情懷 高職院 基層黨組織
家國情懷是新時代愛國主義的體現,是人性與情感的綜合體,是新時代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指導下加強黨建的重要內涵成分。將家國情懷融入高職院校領域的基層組織建設中,探討結合方式、活動開展模式及組織建設常態化的新格局。
一、家國情懷與高職院基層黨組織關系
首先,高職院師生要充分認識到家與國的依存關系,家國情懷對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影響。家是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是家的重要支撐體系。有家才有國,有國才能更好地彰顯家的合理性。沒有強大的國家就不會有安寧的家庭生活。同樣,沒有一個個細小的家就不會組成龐大的國家,也不會有14億華夏子女的雄偉豪壯。其次,高職院基層黨組織是家國情懷傳播的重要場所。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包括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培養優秀的教師,錘煉師德、家國情懷是良好的藥劑。有良好家教家風的人會自然地愛校愛黨愛國,把個人情感與國家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貢獻融入勤勉工作中。在高職院這種大專生成長基地,只有學生家國情感濃厚才會有入黨的更正確價值觀意識,才會在讀書期間將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靠近黨組織,少數優秀人員直接成為基層黨組織成員。
二、家國情懷融入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措施
家國情懷飽含對祖國和中國夢實現的重大責任。新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懷揣著家國情懷為中國夢做出貢獻,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藍圖為版本,不斷踐行優秀黨員的個人行為。所以,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應該把家國情懷融入其中,實現情感到行動的相互轉換。
(一)教師完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
課堂教學永遠是高職院培養學生的主陣地,是傳授情感教化任務的主場所。教師作為高職院基層黨組織中教師黨支部的重要組成成員,肩負著培養全體大學生家國情感的重任。國家教育部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于2014年3月26日制定并發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教社科〔2014〕3號)。《綱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從愛國、處世、修身三個層次概括凝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內容。首先,素質教育類教師加強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中要不斷拓展家國情懷。當下大學生,家國情懷認知水平參差不齊。我們應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其次,思政類教師要堅持授課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堅持時代精神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相結合,堅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教學與實踐教育指導相結合,堅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堅持針對性教育與系統性教學相結合。
(二)健全高職院基層黨組織機構。
有序的黨組織機構是良好組織建設的前提保障。在課題開展中,我們了解調研了相關院校,發現一些院校的組織機構不健全,特別是民辦高校。健全黨組織機構首先要優化黨支部設置。按照有利于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有利于開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活動、有利于密切聯系群眾的原則,依據高校辦學體制改革、內部管理體制調整、組織結構和黨員隊伍構成變化的新情況,科學設置高校基層黨支部。教師黨支部一般按專業或教研室設置,學生黨支部一般按年級、專業、班級設置,機關、后勤等部門的黨支部一般按處室設置。結合高職高專學生和教職工實際,積極探索教職工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校內外實訓基地建立學生臨時黨支部。凡是具備單獨建立黨支部條件的教學、科研、行政后勤單位,要單獨設置黨支部。其次,優化設置黨小組。黨小組是黨支部的重要組成。各個黨支部可以根據自己的人數劃分黨小組。在支部大會后要按時安排黨小組進行討論,將黨課內容充分學習吸收,有利于黨支部成員間相互了解和認識。最后,對于人數不足的黨支部可以設置成黨小組。這種基層黨組織機構設置讓黨員找到歸屬感,有發言權,有開會組織,有地方暢談自己想法。這種良好的機構組織對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健康良好發展起到穩定作用。
(三)建立完備的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制度體系。
制度保障是手段,是憲法實施的主要方式。在走訪調研周邊高職院校時發現,有些院校的基層黨組織制度需要完備。第一嚴肅面對黨的組織生活。首先,明確嚴格的三會一課制度。為了將家國情懷融入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真正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對三會一課制度進行明確的規定。即對支部委員會、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的召開時間、主要內容、召開方式、基本程序等做出詳細規定,對民主評議黨員結果如何處理提出具體要求。特別增強“四個意識”,查擺突出問題,強調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其次,總結優秀黨支部經驗并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每學期初,各個二級院系的黨總支書記會將部門的黨員活動計劃表上交學院,學院黨委統一檢查后方可開展活動。每周三下午二級院系都會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方式新穎、實效明顯的黨日活動。再次,重抓住“關鍵少數”。抓實基層支部,明確要求黨員領導干部過好雙重組織生活,并將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情況作為年度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接受黨員監督和上級黨組織的考核。第二強化政治功能。一是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明確黨支部要緊密結合形勢任務的變化及黨員的思想實際,以“兩學一做”為基本內容,以“三會一課”為基本制度,以支部為基本單位,教育黨員努力做到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二是嚴格黨員日常管理。明確黨支部要積極組織黨員參加黨的活動,嚴格黨費收繳,嚴格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和黨籍管理,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性。三是強化對黨員的監督。加強對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執行組織決議、履職盡責等情況,特別是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日常監督,切實把紀律挺在前面,努力使嚴規守紀成為自覺行為。第三規范工作強化機制。首先,人手一本黨員筆記,定期進行自學討論活動,將自己的感受與體會記錄下來。同時,黨小組討論氛圍異常活躍,大家暢談感想增進感情。其次,定期的學習業務提升讓大家已經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第四落實責任到人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也為了增強全體黨員教師和學生黨員的工作責任意識,將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的負責人明確到位,實行定崗定編定責的責任到人制。
(四)提升高職院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家國情懷素養。
高職院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是黨的執政骨干,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廣大群眾的主心骨,要想提升全體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成員的家國情懷,首先要提升負責人的素質,高職院基層黨組織負責人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是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體現。黨員干部自己要有也必須要有。經過課題探索實驗,取得一定成績。首先,黨員示范建設效果明顯。以黨員建設為抓手,以“青藍工程”為平臺,黨員名師和青年教師結對,通過舉辦研討會、學術報告會、課堂教學競賽、教育教學培訓等途徑,充分發揮黨員名師和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加強年輕教師的業務指導,培養年輕教師迅速成長,扎實有效地提高教師政治水平。其次,學生黨支部優秀學生成員的引領作用呈現。學院結合事跡情況,由團委、學生處和思政部三部門聯合創辦了“青馬工程”培訓班。外聘優秀教師做專家講課,給我院優秀學生黨外積極分子講授黨務知識。分組完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微視頻,邀請思政部教師做指導教師。最后,學院黨委牽頭加強基層黨組織教育。每年的遼海講堂活動,我院都聘請或者邀請我校優秀講師講解。2018年6月,遼寧省舉辦的學習新思想“遼寧百萬師生同上一堂課”的思政教育活動。我們學院由黨委書記牽頭,要求黨務工作全體黨員在學術報告廳集體學習并課后研討。正是在這種上面重視下面執行的配合下,我們學院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穩步提升,取得很多成效。
總之,家國情懷融入高職院基層黨組織建設措施是課題組深入思考與調研后征求領導同意開展的實施實驗情況。看到一定的成績,但是不足還有很多,需要進一步優化探索。
參考文獻:
[1]陳姝靜,周純江.高職院校基層黨組織服務機制探索[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1).
[2]施宙,王緒成,宋榮華.新形勢下高校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07).
[3]齊亭亭.論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J].雞西大學學報,2011(10).
[4]侯鈁,徐文.新時期高職院校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