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是高職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實證分析了大學生創業能力現狀及在性別、生源地、是否為獨生子女、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不同年級等方面存在的差異,最后針對性提出了創業教育改革對策。
關鍵詞 創業能力 90后 大學生 高職院校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 基于心理資本視域下湖南省高職院校貧困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編號:XJK17BZY061)的研究成果之一;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社科課題“心理資本視域下高職90后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研究”(編號:CSZY17SK09)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劉海燕,長沙職業技術學院。
中圖分類號:D66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193
《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指出: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已經成為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對大學生而言,創業能力是指以創業為核心的一種實踐性很強的綜合能力。加強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即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要。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深入了解當前大學生創業能力現狀,對于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調查對象及內容
本研究以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73份。調查對象中,在性別方面,男生20 人,占總數的11.56%,女生 153 人,占總數的88.44% ;在生源地方面,來自城市25人,占總數的14.45%,來自縣鎮24人,占總數的13.87%,來自農村124人,占總數的71.64%;在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方面,擔任過干部118人,占總數的68.60%,沒有擔任過干部54人,占總數的31.40%;在所在年級方面,一年級51人,占總數的29.48%,二年級53人,占總數的30.64%,三年級69人,占總數的39.88%,基本符合此次研究需要。
本研究參考了江蘇大學任澤中(2016)編制的《大學生創業能力測量問卷》,結合高職學生特點,進行了適當修改,去除了三個題項,正式調查量表由35個題項組成。經過信度和效度分析, 結果顯示就業能力的Cronbachs 系數為0.941 ,量表信度良好。同時,KMO值為0.885 ,效度也十分良好,適合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經過因子分析,得出大學生創業能力由自控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領導能力、經營能力、理財能力、創新能力、機會能力九個維度構成。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 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現狀分析
經過描述性統計分析,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均值為3.56,高于中等臨界值3,處于中等水平。創業能力中均值較高的是自控能力(M=3.72)、溝通能力(M=3.69),均值較少的是機會能力(M=3.40)、理財能力(M=3.23),均高于中等臨界值??傮w上,大學生創業能力處于中等水平。
(二)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差異分析
1.性別、生源地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差異分析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性別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大學生創業能力量表的總分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從各個維度的得分來看,男生的領導能力(M=3.80)高于女生(M=3.58),女生的自控能力(M=3.74)高于男生(M=3.50)。
采用單因素方差法,分析生源地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概率p值為0.838,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前提下,支持原假設,即認為大學生大學生創業能力量表的總分在生源地上不存在顯著差異。通過LSD檢驗,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普遍高于來自縣鎮、農村的創業能力得分。
2. 是否為獨生子女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差異分析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是否為獨生子女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概率p值為0.029,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前提下,拒絕原假設,即大學生創業能力總分在是否為獨生子女上存在顯著差異,身為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3.72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3.52。大學生創業能力中的領導能力、理財能力、機會能力三個維度的概率P值分別為0.039、0.023、0.007,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前提下,拒絕原假設,即領導能力、理財能力、機會能力在是否為獨生子女上都存在顯著差異,身為獨生子女的大學生領導能力、理財能力、機會能力得分為3.80、3.49、3.66,均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得分3.55、3.16、3.34。
3.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差異分析
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概率p值為0.035,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前提下,拒絕原假設,大學生創業能力總分在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上存在顯著差異,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3.61顯著高于沒有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創業能力得分3.44。大學生創業能力中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領導能力、經營能力、機會能力五個維度的概率P值分別為0.002、0.014、0.002、0.036、0.030,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前提下,拒絕原假設,即五個維度在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上存在顯著差異,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大學生溝通能力、應變能力、領導能力、經營能力、機會能力得分3.79、3.67、3.70、3.68、3.47,均顯著高于沒有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得分3.45、3.41、3.38、3.46、3.25。
4.不同年級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差異分析
采用單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年級對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概率p值為0.227,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前提下,支持原假設,大學生創業能力在不同年級上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通過LSD檢驗,三年級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普遍比一年級、二年級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得分要高。具體分析數據如表1所示。
三、 研究結論及啟示
通過以上分析,本研究發現,大學生創業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其中,大學生創業能力中的自控能力、溝通能力水平較高,大學生的機會能力、理財能力水平最低。通過系列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性別方面,大學生創業能力沒有顯著性差異;在生源地方面,大學生創業能力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來自城市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普遍高于來自縣鎮、農村的創業能力得分;在不同年級方面,大學生創業能力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三年級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普遍比一年級、二年級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得分要高;在是否為獨生子女方面,身為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顯著高于非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在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方面,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得分顯著高于沒有擔任過學生干部的創業能力得分。
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開展旅游業務的線上和線下企業越來越多,加盟旅游企業的條件也越來越低。近年來,旅游管理專業很多學生開始選擇自主創業,她們將創業作為未來就業的一個方向。因此,高職院校應該響應國家號召,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在具體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強大學生機會能力、理財能力、經營能力等創業專業能力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分為通用能力、專業能力、機會能力三類,通過調查發現,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比較欠缺的是專業能力和機會能力。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可以通過成立旅行社,開展旅游業務,學生負責旅行社的日常運營,提升學生的經營能力、理財能力。同時,還可以開展各類創業大賽,學生通過積極參賽,提高自身把握機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第二,加強對來自農村地區學生的創業引導。高職院校學生主要來自偏遠農村地區,由于缺乏對創業的認識,加上家庭條件比較困難,很多學生認為創業離自己太遙遠,不切實際,因此往往從內心里面拒絕創業。因此,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應該有意識地開展一些創業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創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能力。
第三,重視創業教育,開發符合旅游管理專業特點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通過調查,大學生創業能力在不同年級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因此,應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組成上,分階段設計創業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和能力,開展三個層面的創業教育。第一個層面,創業認識教育。在大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掌握一些創業概念、內涵等;第二個層面,創業技能教育。在大二階段,主要培養學生創業中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創業模擬訓練,進行創業設計和實踐,了解真實旅游企業的經營情況;第三個層面,創業實踐教育。在大三階段,主要培養學生創業專業能力,比如經營能力、理財能力、創新能力、機會能力等。面向有創業動機并且有一些創業項目的學生,扶持她們的項目,進入創業孵化器運作。
第四,鼓勵大學生積極競聘各類學生干部,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通過調查,大學生創業能力在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上存在顯著差異,說明,通過擔任學生干部,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尤其可以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領導能力等。因此,應該鼓勵大學生積極競聘學生干部,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創業能力。
總之,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另一方面,應該從大學生的主體性出發,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針對性引導和實踐訓練,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和創業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雋.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教育與職業.2016(13).
[2]高麗潔.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7).
[3]劉加杰.發展大學生主體性與提高就業創業能力研究.重慶工商大學.2011.
[4]盧紅丹.高職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特點評析.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