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海梅
循環農業開發,是打造綠色農業種植產業的主要形式,它符合新農村新農業發展要求。為了實現現代農村發展資源綜合開發,就必須著重把握畜禽糞肥在循環農業體系發展中的作用,推進新型農業資源的綜合應用。
一、試驗材料與步驟
(一)試驗材料
本次試驗選用材料為:(1)有機質含量2.07%,氮磷化合含量1.98g/kg,堿解氮127.52mg/Kg,速效磷鉀含量120mg/Kg,PH值6.21土壤。(2)采用種植大豆,壟作種植每公頃保苗30-35萬株。(3)畜禽糞便肥料含有機質49.82%,氮磷化合含量2.2g/kg,堿解氮5.01mg/Kg,速效磷鉀含量19/27mg/Kg,PH值8.61。
(二)試驗步驟
試驗步驟為:(1)處理區域采取一塊為常規肥料種植區域,一塊為畜禽糞便肥料區域。(2)測定土壤PH值、土壤容重、氮磷鉀含量、微生物含量、土壤酶活性測定、大豆物質積累與植株營養成分含量、以及大豆果實中脂肪含量、蛋白質含量。
二、試驗結果分析
(一)土壤理化與營養成分含量影響
1.土壤理化影響
循環農業中應用畜禽糞肥試驗區域,使土壤種植區域,土壤團粒結構情況得到了明顯改善,試驗期間,對種植區域地表進行勘察,發現在地下2-5cm開始,土壤處于潮濕狀態,土壤顆粒可塑性較高,該種土壤與常規循環農田中的土壤更易于被植物吸收。
2.土壤營養成分含量影響
同時,本次試驗結果發現:土壤播種前,將畜禽糞肥融合到循環農業種植土壤中,能夠達到增加土壤肥力。收貨后,循環農田中,應用畜禽糞肥的土地土壤,有機質含量1.95%,氮磷化合含量1.76g/kg,堿解氮137.47mg/Kg,速效磷鉀含量150mg/Kg,PH值6.11,土壤各項營養含量的數值出現了增加,或者小范圍降低的趨向。由此來看,將畜禽糞肥應用在循環農田中,不僅能夠滿足農作物種植期間的營養需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對循環農田中營養成分補給的效果。
(二)土壤微生物與活性酶含量影響
1.土壤微生物影響
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檢驗,也是循環農業中畜禽糞肥應用效果探究的一方面。一般來說,土壤中真菌、放線菌的比重達到10%-15%左右,就表明土壤成分較為均衡。而試驗期間,將畜禽糞肥放入循環農田中后,檢驗大豆種植期間,放線菌數量增加,真菌數量明顯減少,這一土壤真菌變化,符合大豆種植的土壤中微生物的變化趨向,由此,也可說明畜禽糞肥在循環農業中應用效果較好。
2.土壤活性酶含量影響
土壤中活性酶含量變化,也可以作為畜禽糞肥在循環農田中應用的效果評判結果。結合本次循環農田試驗區域的檢驗結果可知:實施常規肥料的土壤,種植大豆后,土壤中活性酶的含量增加了7.79mg/g,而應用畜禽糞肥料的農田中,活性酶含量增加了15.72mg/g。活性酶作為農作物生長過程中最主要的營養物質,不僅實現了多重資源綜合分配與調節,也能夠實現對土壤中有毒生物進行過濾處理的作用。因而,土壤中活性酶前后含量的數據變化對比,也證明了畜禽糞肥料在循環農業中應用的促進作用。
(三)大豆植株營養成分及干物質積累量影響
1.大豆植株營養成分影響
大豆植株營養成分分析,也是畜禽糞肥料在循環農田中應用的最直接表現形式。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循環農業中畜禽糞肥料應用后,大豆植株中氮磷鉀含量,均比常規大豆種植區域的植株含量增加了3.11%-5.10%。且應用畜禽糞肥料調節的土壤區域中,大豆成長植株中的營養含量的輸送體系較為完整,整體運用效果較好,這種持續性的大豆成長營養供應方式,將為大豆果實成熟提供更為可靠的營養保障。
2.大豆干物質積累量影響
同時,畜禽糞肥料在循環農業中的應用,也實現了大豆種植期間干物質的長效積累。本次試驗結果顯示:增加畜禽糞肥料的試驗農田中應用期間,不僅在大豆初期成長階段,實現了持續性的營養供應,也在大豆后期豆莢飽和期間,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源供應。這種營養供應方式,能夠確保大豆生長期間,始終擁有較為穩定的生長營養成分供應,自然也就避免了,大豆成長過程中出現營養供應資源不穩定的問題。
(四)大豆產量及營養含量影響
大豆產量及營養含量探究,也能夠作為評價畜禽糞肥料在循環農業中應用的重要條件。結合本次試驗種植區域大豆收貨情況探究可知,本次大豆種植過程中,試驗區域大豆收貨單株豆莢數為70個,顆粒159粒;常規區域單株豆莢數為50個,顆粒102粒。同時,對本次實驗區域的大豆樣品進行含蛋白質營養含量化驗,得到常規區域大豆果實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為18.05mg/g、10.91mg/g,應用畜禽糞肥料區域的大豆果實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為39.11mg/g、41.21mg/g。兩者對比結果表明,循環農業中畜禽糞肥料的比重,始終處于較為明顯的優勢中,通過循環農田中畜禽糞肥料應用,對農作物種植期間,產生的土壤營養調節,農作物種植營養價值提升過程中發揮著較好的供應作用。
(作者單位:150028 哈爾濱丹青農業科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