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天津交通職業學院,中國 天津 300000)
【關鍵字】高職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
當今社會我們處處離不開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這就要求從小學開始要不斷給學生們加強信息課程的講授。 由于各種原因, 信息課程在中小學僅作為一門副科,學生們上課時間有限,不能夠系統地進行學習。 但是在大學里我們要充分重視起來,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各高等院校必須加強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 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必修公共基礎課程, 要求各學校要充分重視, 能夠使大學生系統的進行計算機基礎操作的學習,使之成為社會所需人才。
同時隨著就業形勢的不斷嚴峻, 企業之間競爭的日益激烈和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 現代化企業對計算機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 對于高職畢業生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 熟練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已經真真正正成為企業用人的首要需求, 擁有真正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同學們在今后的就業競爭中能夠占有一席之地,能夠爭取到較好工作的機會。
本文以天津交通職業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具體闡述任課教師組為本院校學生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所進行的改革。
該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面向非計算機專業開設的一門公共必修考試課程。 由于學生人數和自然班級較多, 授課教師有限等諸多因素分別在一年級的第一或第二學期進行開設。 該課程共安排60 課時,全部在計算機機房進行授課,分成基礎模塊40 課時(所有專業都要涉及, 所學內容涉及到計算機基礎知識、Windows 7 基本知識及相關操作、Office 2010 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 計算機網絡知識等), 專業模塊占20 課時 (根 據 專 業 不 同, 對office 三 大 模 塊word、Excel、PowerPoint 進行深入學習,每個專業學其一)。我們在長期講授該門課程中發現由于學生來自全國不同的地區, 在上大學之前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差距較大,但總體來說這一兩年學生的計算機水平要高于前幾年。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薄弱, 整體層次偏低, 也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為了提高本校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 任課教師組的全體教師出謀劃策,想出了多種途徑:
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下更好的進行預習、復習、練習,充分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打造成課上、課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前幾年任課教學組的教師們在學院數字化校園學習平臺上搭建了該課程的信息:上傳了教學大綱、教學進度計劃、考核方案等基本資料, 同時上傳了若干個有關教學內容的小視頻,時間均控制在2 分鐘以內。 近兩年我們任課教師在已有的模式基礎上添加了一些教學小視頻 (經調查結果顯示, 學生們覺得網絡教學資源中的小視頻最為直觀,更容易被接受)。 學院數字化學習平臺作為該課程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途徑, 同時也是師生、 生生面對面進行交流的最佳平臺, 每位任課教師都可以對所任課班級進行設置, 同時可以開展多種教學活動。 要不斷鼓勵學生多提問題, 多回答教師和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 多參與教師的互動等。 對于在網絡平臺表現積極的學生應給予一定的平時分獎勵。
2015 年我們校內任課教師組共同編寫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和《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訓教程(Windows 7+Office 2010)》,在近2 年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于是在2017年我們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出版了兩本教材的第二版。更正了第一版中模糊的地方,同時為了使本教材更符合學生學習的基本需求, 我們把所涉及的專業模塊相關案例、 知 識 點 融 入 到 office 三 大 模 塊(Word、Excel、PowerPoint)的拓展知識中。 對于有能力的學生在完成他們專業所學模塊的基礎上可以對其他兩個模塊內容進行學習,提高他們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的整體水平。 第二版教材以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的基本能力為重點,介紹了相關知識和應用技術。 通過對第一版的使用我們任課教師發現,學生們通過案例進行學習比起給定單純知識點的學習要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改版的教材仍使用案例進行教學,我們把第一版中的所有案例進行了進一步總結,選取了更貼近學生和企業實際應用的案例進行講解,方便學生以后的應用。 在拓展知識環節,除了增加專業模塊以外,我們還根據教師近幾年來對國家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的解讀,增設了國考的有關內容供學生們學習。
我院根據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整體知識層次和專業所需情況,把《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分解成基礎模塊和專業模塊兩部分。 在專業模塊案例設計上我們任課教師組通過和專業教師、 專業相關企業進行調研、座談,再結合專業人才發展需要,制定了相關的知識點。基礎模塊部分講解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所有內容, 特別是office 辦公軟件的基礎類應用。 專業模塊部分要把office 三大辦公軟件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其實我院的專業模塊講解內容特別像是綜合類實踐內容, 它能夠包含本應用軟件中的絕大部分知識, 難度加大、 涉及面廣。 我們課程組的教師們采用大型案例分析、 講解的教學方式, 旨在培養學生們對該軟件的綜合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同時全面地調動學生們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2015級、2016 級、2017 級三個年級學生整體的授課過程來看, 專業模塊部分在教師提出任務后, 學生們能夠非常積極主動的探索解題思路, 在完成案例后非常高興, 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并且學生們在合作的形式下完成任務, 他們的才華得到了展示, 增強了自信。 同時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為他們今后進入職場獨擋一面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表1 為我院專業模塊知識結構和所涉及的知識點。
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們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興趣,增強大學生的計算機信息素養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豐富學生們在校期間的活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組的任課教師們在完成教學工作的基礎上面向全院學生舉辦了“我是打字王”競賽,“Excel 模塊綜合應用能力” 競賽、“演示文稿綜合應用能力” 競賽、“利用word 軟件制作海報”競賽、“計算機基礎知識”競賽等活動。學生們報名踴躍,積極性很高,經過班級和學院的激烈角逐,評選出一等獎和二等獎。學生們表示,希望這樣的活動今后多舉辦,通過參賽能夠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基礎的應用能力。特別是在我們的比賽題目上選取愛國主義的主題,進一步讓學生在思想上樹立愛國意識。 今后我們要多舉辦比賽, 多給學生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更有自信迎接自己的未來。

表1 專業模塊知識點
大多數學生在完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后,踴躍參加國家計算機一、二級考試。 在考試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特別是一些學生通過努力成績優秀。 等級證書的獲得給學生們今后的就業添加了一個重重的砝碼。
以上幾個方面是我們學院對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給他們提供的一些路徑。 當然, 教師們提供所有的資源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相同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和練習上。 為了學生們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發展, 我們 《計算機應用基礎》 任課教師組將繼續完善了學院數字校園平臺上的課程資源; 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素質活動, 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們對計算機操作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