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



高三備考離不開解題,更需要解高質量的題,并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借鑒全國各地優秀試題無疑可以大大提高備考效率.武漢是全國基礎教育強市,其全市的統考訓練題自然受到一線教師的高度關注.近日,筆者用武漢市二月調考題進行測試,發現第11題得分較低,學生反映較難,因而激發了研究的興趣,現與讀者分享研究所得.
1原題重現
3解題反思
眾所周知,向量是連接代數和幾何的天然橋梁.上述各種解法的基礎是引入坐標,通過計算獲得求解,但整個過程計算量不小.這就促使我們從幾何的角度進行研究.解法 l 中得到的(l)式,顯然具有幾何意義,它表明向量n的終點在以(-l,0)為圓心,1為半徑的圓上.所要求解的(2)式幾何上表示距離之和.
4變式引申
由幾何意義可知,本題就是等腰△ABC相關邊長之間的關系,因而可以從變動點E的位置或將三角形變成非等腰三角形來進行命題.
評注此時△ABC不是等腰三角形,點E為BC四等分點,更一般的情形留給有興趣的讀者探究.
5往年考題回顧
為彌補這個知識漏洞,筆者尋找考查該知識點的習題加強練習.通過翻查歷年高考試題,發現近5年本知識點被多次考查,限于篇幅,舉以下幾例.
6小結
教材是高考復習最好的資料,許多高考題往往都改編自教材的例題或習題.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發現,上述平行四邊形中的恒等式其實就源自教材.在人教A版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2.5平面向量應用舉例這一節例l就是本問題的來源,原問題如下:
平行四邊形是表示向量加法和減法的幾何模型.如圖4,→AC=a+b,→BD=a-b,你能發現平行四邊形對角線長度與兩條鄰邊長度間的關系嗎?
這啟發我們,高三復習要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訓練,要緊扣教材,用活教材,深入挖掘,這樣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