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震是一顆學界明星。曾歷任深圳大學計算機與軟件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職。在從學校跨界到政壇的五年中,他也過得春風得意。2011年11月,紀震作為無黨派人士,被任命為深圳市南山區副區長,正式步入仕途。然而,在2016年,紀震便從政壇黯然跌落。經查,在擔任南山區副區長不足一年的時間里,他便開始貪腐。5年的時間里,曾經光環纏身的學界明星究竟是如何淪為一個腐敗分子的?
成立公司變相收取好處費
紀震雖出身學界,但貪腐行為極其大膽。為了方便撈錢,他成立了關聯公司,便于收取相關企業的好處費。
2007年,在深圳大學任職時,紀震作為深圳市專家評審委員會一員到訪香港上市公司酷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派公司”),由此結識了酷派公司副董事長、財務總監蔣某。2011年,酷派公司把旗下全資子公司宇龍計算機通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龍公司”)從福田區移到了南山區,在申請企業落戶資金扶持和獎勵時,蔣某主動向紀震尋求幫助。當時,紀震被任命為南山區副區長不久,十分爽快地答應了。2013年6月14日,深圳市南山區經濟促進局建議對宇龍公司給予資金扶持1000萬元并安排人才安居房15套,紀震在該文上批示“擬同意,請區長閱示,并建議上區資金領導小組會議”。在紀震的協調下,宇龍公司最終獲得了公司總部落戶獎勵300萬元,資助建立移動智能終端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300萬元,資助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研發及產業化項目100萬元,人才安居房15套、住房補助150套。
2013年上半年,蔣某約紀震見面,匯報公司的最新工作。在離開紀震辦公室時,他把裝有1萬美元的白色信封交給了紀震以示感謝。和紀震交好的還有同屬深圳市科技專家協會的專家、深圳乙公司董事長陳某和生物醫藥類專家、企業家孔某。幾次飯局后,三人成為了不錯的朋友。2013年,陳某在為乙公司申報南山區科研經費時,找到了紀震。紀震告訴他,給他公司的科技經費開始定的是100萬,他幫忙增加到了200萬,但是需要向他們確定項目要求的技術指標、財務指標、知識產權指標能否完成。陳某說沒問題,唯一擔心的是10項發明專利的知識產權指標到兩年期滿驗收時無法順利完成。紀震說,這個不用擔心,驗收時他說能過就能過。
幾天后的公示名單上,深圳乙公司果然順利入圍,200萬撥款也很快打到了公司賬戶上。為了感謝紀震,陳某當面送給他現金10萬元。但紀震并沒有就此滿足,他要求深圳乙公司與紀震實際控制的深圳市華德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德公司”)簽訂虛假的技術服務合同,并支付服務費100萬元。經孔某從中協調,所謂的技術服務費最終降為60萬元。2013年12月19日和25日,深圳乙公司分兩次將60萬元轉款至華德公司。此款最終被紀震用于個人購房。
利用職務幫公司量身定觸加分項目
2012年,深圳某公司董事長張某經他人介紹,認識了紀震。此后,張某幾次到紀震辦公室匯報公司情況,而紀震則數次帶隊去張某公司調研,還參加了該公司在香港的上市儀式。
公司上市不久后,張某向紀震提出,想在南山區購得一塊土地用于修建公司總部。2015年,紀震特地向他透露,留仙洞片區附近有地塊要掛牌。同年7月,張某購買了深圳甲公司的股權,并將其中價值人民幣100萬元的2%股權送給了紀震。9月1日,紀震以其外甥女華某的名義與張某簽訂了代持股協議書,由張某替紀震代持上述2%股權。后來,紀震在供述中提到:“在接受張某送給我價值100萬元的股份之后,我對張某公司在申請用地問題上提供了不少幫助。”
紀震負責牽頭制定留仙洞申請企業的打分標準,供市規土委決策參考使用。在制定其中的稅收和研發指標之前,他專門聯系了張某,建議張某將1000多萬元人民幣的稅款從香港轉交到大陸,以此成為公司稅收方面的加分項;紀震還指導張某公司提高研發投入;介紹南山區國稅局局長戴某與張某認識,讓戴某幫助張某公司抓緊補稅,從而在申請用地上獲得更高的評分。最終,紀震利用主管用地評分的職務便利,為張某公司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加分項目,協助解決稅務問題,提供評分排名信息,使該公司排名上升至第八位,在互聯網游戲企業中排名第一,順利拿下了南山區的土地項目。
“清水衙門”變貪腐重災區
長期以來,科技系統被認為是“清水衙門”,但隨著科研經費逐年加大,以及監管制度的缺失,科技行業成為了腐敗重災區。2015年,涉及70多人的廣東省科技系統貪腐窩案的爆出更是敲響了警鐘,科創資金的審批已經成為了權力尋租的重災區。而就在這個窩案逐漸沉寂之時,紀震貪腐案又浮出了水面。
科技系統腐敗窩案的發生,暴露出了科技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在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要用體制機制改革來激活科技創新,把不合理的章程和規定捋一遍,同時也提醒科技工作者們,尤其是青年學子要沉下心來把基礎科學研究筑牢夯實,不要總想著“抄捷徑”。
(摘自《廉政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