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國工匠人才培養是一個階梯式的過程,需要職業院校、企業、個人在不同階段發揮自身在大國工匠人才培養中主力軍作用,高職院校要積極承擔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的重任,應把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目標。
關鍵詞: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
一、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指導思想
大國工匠往往與大國重器一同產生于國家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在“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中擔任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國工匠是工匠精神最強有力的詮釋,可以說技術技能型人才沒有工匠精神就不可能成長為大國工匠。大國工匠成長的經歷一般有職業院校培養階段、企業實踐階段、個人自我提升階段等三個重要時期,按照大國工匠人才培養的初、中、高三個階段的劃分,高等職業院校根據自身實際,主要在大國工匠人才培養中承擔了初級階段人才培養的重任,在人才培養初期就要緊密聯系“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的需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學的過程,明確以培養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為目標,做好人才培養的相關方案和措施。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指導思想是培養符合“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要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現代高技術技能的初級人才。高職院校目前急需把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指導思想作為自身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抓手,真正承擔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的重任,夯實大國工匠人才培養的第一根基。
二、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措施
(一)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應構建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
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學業初期對大國工匠的認知一般來自學校、社會、媒體的宣傳,真正選擇這個專業后,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產生一定的彷徨,由于與現代制造業的企業沒有近距離的接觸,或是接觸的都是一般制造業的企業,看到的是一般技術崗位,心理落差會產生對職業忠誠度的波動,不利于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如何堅定學生走上大國工匠成才之路,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與先進制造業企業集團構建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打通學生與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崗位能手等學習和交流的途徑,近距離體驗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崗位能手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場景,感悟技能的偉大、勞動的光榮、人生的價值,真正堅定從事制造業的決心。現代學徒制培養體系的作用不僅僅局限在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崗位實踐下的文化育人效應,在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崗位能手職業精神的熏陶下,加上技藝精湛的實踐技能指導下,往往會產生點石成金的效果。
(二)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
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在評價體系上一定是立體式、多元化的架構。一是在評價組織的組成上多元化,參與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單位都可以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中并做出評價。二是在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參與主體上實現評價多元化,要包含教育管理實施主體評價、技術技能教學實施主體評價、學員自我評價多個方面。三是在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評價過程實現多元化,體現過程的層次化、階段化、動態化。四是要在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評價方式上多元化,多采用信息化、過程化、能力化等綜合考核方式。五是要在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評價內容上多元化,實現素養、技能等多方面的評價。六是要建立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評價組織機構,協調評價體系出現的問題,保障評價工作順利開展。七是成立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評價工作實施部門,統一規劃實施人才質量評價工作。八是完善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評價機制,制定人才質量評價運行制度,反饋、總結、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三)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課程開發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
大國工匠誕生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工種很多,就是同一個工種,工作崗位的特點可能完全不一樣,崗位技能的需求不盡相同,以“鉗工”為例,飛機制造與裝配鉗工和先進軌道交通制造鉗工從事的工作任務中用到的鉗工技術技能相差巨大,高職院校以前的鉗工課程千篇一律,根本沒有考慮到不同先進行業對鉗工的專業崗位屬性的技術需求,只是在技能上培養學生,使職業院校的鉗工畢業生到了先進行業難以勝任崗位工作,最終企業還要二次培養,浪費巨大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進行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課程開發,突出先進行業崗位技術技能的實用性,把學習過程、實踐過程、工作過程有機統一在一起,實現了為獲得崗位實踐工作能力而學習,又通過崗位實踐工作情景去學習的人才培養方式,優化了大國工匠人才培養的路徑,縮短了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的時間,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
(四)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要搭建技術技能比武的大賽平臺
技術技能大賽比武是人才選拔和培養的主要途徑,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技能比賽的目的之一就是切磋技藝、開闊眼界、增長閱歷,很多時候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集中在自己的所屬行業企業之間,不同行業企業沒有交流,通過技能大賽,各個選手從不同行業領域集中在一起,展現自己的技術技能絕活,對其他選手來講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學習、啟發、進步的機會,往往困擾自己多時的技術技能難題,在技能大賽的平臺上忽然找到了答案,大有茅塞頓開之感。另一方面,技能大賽是對選手的一次全面的檢驗,以“鉗工”為例,大賽選手比技術精度、比技能速度、比應變能力、比賽場心態,往往全身心的投入也未必能夠在大賽中拿到好的名次,比賽的意義還在于選手找到差距。大國工匠人才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大國工匠也是經歷了多次的大賽失敗才確立了技術技能上的奮斗目標,最終身經百戰后而一戰成名。因此,要發揮技能大賽在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中磨刀石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實施保障
(一)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要建立校企一體化育人機制模式
從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的措施來看,不論是利用企業強大的硬件資源和人才資源建立雙向實踐教學基地,構建現代學徒制,還是發揮雙師型教師隊伍核心作用開展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開發,進行多元化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等,都離不開校企合作、產學結合這個載體,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是為中級階段的大國工匠人才培養做好鋪墊,企業也急需這樣的人才,校企合作基礎牢固,人才培養基本不存在流失的現象,學生在生產實踐中獲得大國工匠、技能大師的指導,產學結合,有利于崗位能力的培養,為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培養質量堅實可靠的接班人。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和企業對大國工匠級的人才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人才培養保障措施,并在財政資金、相關政策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社會各界也出現了弘揚工匠精神的良好氣氛,但還需在制度上進行頂層設計,進一步確立職業教育校企一體化育人機制模式。
(二)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要充分發揮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核心作用
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的核心問題是缺乏能夠培養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沒有強大的師資力量,課程開發、人才培養方案等就無從談起,也無法培養出合格的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雙師型教師隊伍自身就要具備大國工匠中高級階段人才的能力,職業院校的教師要真正深入企業的生產實踐中去,向大國工匠、技能大師學習,打鐵還需自身硬,迅速練就一身本領,也可以直接聘任大國工匠、技能大師擔任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專業教師,在實踐中比較好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網絡直播、云課堂等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聘請大國工匠、技能大師遠程授課,讓大國工匠、技能大師成為網紅,讓學生真正成為大國工匠、技能大師的忠實粉絲,既提高了大國工匠、技能大師知名度,又培養了人才。
四、結語
高職院校要把大國工匠初級階段人才培養作為自身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在人才培養措施、實施保障上敢于實踐。
參考文獻:
[1]邱宗軒,王江曼.高職鉗工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時代農機,2017,44(09).
[2]邱宗軒,楊海燕,楊華林.高職現代鉗工技術技能課程的開發研究[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7(05).
作者簡介:
邱宗軒,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實驗師、高級鉗工技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與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