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向前推進,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研究成為焦點。本文概述了國外網絡教學的產生、發展及相關研究和國內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出現及相關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人類進入 21 世紀,科技日新月異,信息技術的發展尤為迅速。信息化和網絡化已成為21世紀的主旋律。網絡教育以其交互性、開放性、自主性等特點,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重視,同時也促進了網絡教學研究的迅速發展,尤其是國內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研究的迅猛發展。
一、國外研究
國外許多國家在網絡教學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據統計,目前在美國 3000 余所公立、私立的大學,建立了網絡教學平臺,基本覆蓋了高校的所有專業學科,基本完成了傳統教學向基于數字平臺教學的轉變。
國外學者對于網絡教學平臺比較、評價等方面的研究,早從 2003 年就開始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網絡教學在美國高校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成為了受學生喜愛的主要教學形式之一。
國外學者的已有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絡教學認可度研究
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得到推廣的基本前提是師生對其的認可度。然而國外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師生對網絡教學平臺的認可度并不高,這正是困擾網絡教學平臺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斯隆聯盟(Sloan Consortium)發表的系列調查報告顯示:高校教師對網絡教學平臺的認可度一直停留在 30%左右,而在那些沒有從事過網絡教學的教師中,有 80%的人認為網絡教學的質量要低于面對面教學。相應的學生對網絡教學平臺的認可度在 50%左右,但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開展教學的效果要低于面對面教學。
(二)高校教師從事網絡教學系列研究
如精力和時間投入研究;所需角色和技能研究;從事網絡教學的動機研究等。國外許多學者的研究都表明,與傳統的面對面教學相比,教師從事網絡教學(特別是在初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美國遠程教育學者Guanwardena總結了教師從事遠程教學所應當具備與技術界面進行交互的能力、具備使用媒體與遠程學習者溝通的技能等。斯隆聯盟的調查顯示,網絡教學平臺能否滿足學習者靈活學習的需求是教師選擇網絡教學的最重要影響因素,美國很少有教師是僅僅因為受到行政管理者的命令而開展網絡教學活動。
(三)網絡自主學習的研究現狀
國外不同理論學派的觀點對自主學習的實質看法各異,其中有信息加工派、建構學派、操作行為主義學派等,其中Zimmerman基于社會認知理論的研究影響最為廣泛。Schunk amp; Zimmerman 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生借以激發與維持認知、行為以及情感的過程,從而有系統地達到目標。Moore amp; Howland 認為自主學習對于能否通過網絡交流電子學習資料非常重要,它與學習者的記憶力、學習滿意度等聯系緊密。他們還指出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與學習者對網絡自主學習持有的態度成正相關。
二、國內研究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有關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研究初見端倪。研究多為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教學模式,從理論到實踐區別于目前的大學英語自主網絡教學研究。
自教育部 2004 年 1 月頒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開發并采用教學軟件,網絡英語教學的新模式已在很多大學實施和推廣。從而引發了外語界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研究。
國內學者的已有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理論研究
主要體現在對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的研究上。建構主義教學觀是在批判和發展傳統教學觀的基礎上形成的,又稱結構主義,是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 作為 20 世紀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興起的一種新的學習觀, 建構主義最早由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Piaget)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
(二)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模式研究
其中包括: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研究。張艷超、楊彬、朱曉申在《信息化有效整合大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目前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統籌規劃缺乏、信息孤島眾多、優質特色資源不多、生態化資源建設不足等問題。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模式內涵研究。王先哲在《淺析網絡教學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新興英語教學模式》中提出應該充分利用英語網絡教學的特點和優勢,建立將英語網絡教學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邢春麗認為要建立體系化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模式。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利弊兼具,針對問題形成完整的網絡教學體系理論,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提升總結才能推進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可持續行進。大多數學者的研究集中在網絡教學硬件、軟件保障問題、教師角色問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問題等方面。
(三)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
新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節約和優化了師資,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教師進行角色轉變。郭晉燕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提出教師在培養和促進學習者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網絡教學作為新興教學模式,相關研究迅速發展起來,而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待于研究者進一步拓展,從而通過研究更好地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服務,有效地推進大學英語教學,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晶.淺談網絡教學在大學英語教改中的運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2).
[2]王琳琳.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教師共同體發展[J]. 教育現代化,2017(11).
作者簡介:
黃東升(1980.6-),男,滿族,內蒙古赤峰市人,學歷:本科/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