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相關要求得到滿足,進而增強農村經濟增長穩定性,我國各省區都在培養能增強農村發展高效率的人才,并著重全能型人才的培養,包括行政管理型、創業創新型、技術優化型、種植培育型、能工巧匠型等方面的人才。以此充分發揮農村全能型人才的作用,提前步入致富道路,才能帶動群眾共同致富,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進程,進而引導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更快發展。
關鍵詞:農藝師;提升;農民物質文明建設;實踐研究
一、農藝師的主要工作重心
農藝師主要是指掌控農業技術的相關工作人員,能進一步推動農業發展進程。農藝師的學歷一般是全日制農業學、園藝相關大學專業或是更高學歷;對于栽培種子、管理田間農作物、土壤肥沃情況、園藝技術、農業機器設備操作等實操項目和技術使用原理熟練;具有團體協作意識、工作協調能力和實操能力。宣傳農藝師的概念,全方位執行我國提出的質量安全法則,盡全力推廣農業技術發展目標的重要方針指導政策和相關法律;肩負實行有關部門下達任務的責任,經過各項農業實驗,采取科學合理的技術推廣相關工作;負責監督農產品質量并指導預防病蟲害工作,向農民群眾普及科學種植農作物的方式和途徑,對農種技術增添免費咨詢服務,宣傳技術信息的相關資料等;根據該地區土地情況嚴格編制科學合理開發農作物的方案,并投入到實際生活中實施;記錄農作物培育過程中天氣條件所帶來的影響,完成政府下達的核心重點任務。
農藝師的主要工作是給城市居民、城市周邊居民及尚未被開發的居民地區營造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在小區的綠化區域設計不同種類綠色植物,這樣不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還能制造出改善被空氣污染的氧氣。在城市綠化建設過程當中,農藝師需要具備出謀劃策的能力,在現在有限土地資源中盡量為居民爭取綠化區域的最大化,讓人群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農藝師在城市綠色建設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且重大的作用。每當夏季來臨之時,樹木的種植面積能合理的遮擋太陽光輻射,從而減少太陽光照射地面的面積。樹木可以利用樹葉蒸發的水汽來減少其自身溫度,從而提升周圍空氣濕度。所以到了夏季,城市綠化區域內部的溫度低于非綠化區域內部4°左右,比建筑物溫度降低10°左右。由此可見城市具有大面積的綠化地帶,其覆蓋范圍很廣泛,其可以有效完善居民群體居住地的部分氣候。在炎熱的天氣中良好的綠化設施不僅能給人們提供消暑納涼的場所、感受新鮮的空氣,還能充分發揮綠化設施的防暑降溫功能;當天氣轉冷,樹木還能降低風速從而減弱冷空氣的侵襲,在樹木林背面的一側溫度還能比非樹林區域提升2°。園區中的綠植能調整空氣的流動方向,因為綠化區域與非綠化區域之間的溫差較大,非綠化區域的整體氣溫偏低。園林綠化區域還能調整濕度,是最自然的濕度調節器。綠植利用葉片蒸發水分使得土地中大量水分釋放到空氣中,使得空氣中溫濕度顯著提升。根據相關人員研究表明,因為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容易被蒸發,所以森林中空氣的濕度遠遠超出城市內空氣濕度的40%左右,這也是為什么農村人群的生活環境比城市具有更高的舒適性。
二、農藝師對增強農民物質文明提升的有效方法
(一)開發規劃農業全能型人才的資源
農業相關部門應跟隨農村社會發展經濟的需求,根據工作范圍不同、所種農作物種類不同對農村全能型人才提出新要求,將開發農業全能型人才資源歸納到經濟發展的總規劃和開發人才的方案當中,進一步開發以農民為主的明確發展規劃。只需要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都可通過創新科學的勞動成為人才,切實樹立科學合理的人才理念,堅持為農村培養實用性全能人才,打破傳統觀念中農村人才的理念,增大對農村實用人才的開發力度。
(二)建立農業相關人才數據庫
每年施行一次對各鄉各縣的走訪調查,將農村中一些憑借科學技術致富、引領周圍群眾共同致富的人才統計出來,建立相對應的人才數據庫,并在當地相關媒介公開其從業項目、農業技術特征、具體經營類型和聯系方式,給農民們提供致富思路。農業人才數據庫主要以各鄉各縣人才辦為核心點、以線下鄉鎮服務點為陣地、以村級為基礎網點進行連接,還要為農業生產工作體系提供各種專業相關人才和先進科學技術的資料。與此同時,協調人才緊缺或分布不均的情況,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市場,將農業人才引入市場中,以現有的專業協會為媒介,構建出農村人才基本市場運行框架,注重落實農業中各項服務工作的創新開發性,協調用人單位和人才之間的關系,盡力將農村人才市場發展成農村人才之家。
(三)提高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建設力度
為了進一步促進農業人才掌握更多實用技能,可將農村中各類突出的農業人才集中起來形成農業人才培訓班;還可以專門聘請農業專家開設農業論壇或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宣傳農業知識;縣級人才每年都要采取科技培訓方式對相應農業站養殖專業戶進行技術科學指導,給農村基層培訓科技創新型人才;再通過基層科技人員將自己熟悉的技能知識全面教授給農戶,對農戶進行分層培訓、手把手技術指導從而促進每家每戶發展產業,在條件允許下再發展副業。同時對各種培訓對象進行系統性培訓,對養殖業能手實施實用型內容培訓工作;對于主力隊伍加強公關外向工作能力的培訓;通過農業知識科普講座、技術交流研討會、農業專家授課指導的方式對農村人才進一步提高培養力度,以此增強其吸收和推廣農業知識的能力。
(四)注重培養和使用優秀人才
農村實用型人才作為人力資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要想打破人民群眾傳統觀念并延伸全新的農業管理模式,就必須要制定出一套完整合理的組織體系,利用相應的組織管理模式促進農村人才發揮自身能力,為農村經濟管理體系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到帶頭作用。
(五)農村地域寬闊,空氣污染相比城市較少,因此農藝師能夠幫助農村建設綠色園林
其能夠使空氣清新,增加環境舒適性。城市中的人們可以偶爾去到這綠色園林中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這不但能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還推動了農村的旅游業發展。農民自己種植的水果蔬菜不但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供城市中的工作人群采摘,享受天然無公害果蔬的同時還能體驗鄉村的舒適。
三、總結語
總的來講,要想為農村經濟建設培育全能型人才,就必須要提高農村整體科學素養,通過實際操作帶動更多人群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建設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在農業發展方面逐步形成尊重農業知識、尊重農民主體的良好風氣,從而構建社會主義穩固發展的文化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立春,張聰,朱永國.大力培養農藝師促進農村物質文明建設[J].吉林農業,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