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我國旅游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一些區域內的城市之間、景區之間和行業之間的合作逐漸增多,合作形式也在不斷創新,有效地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三大城市群區域之一,其旅游業也處于全國旅游業的龍頭地位,北京、天津、河北三個行政區,長期以來,在旅游業的發展中一直在探討如何更好地合作,如何在華北地區乃至全國旅游業的發展中更好地發揮區域合作的優勢。雖然目前的合作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存在一些問題,有些問題至今尚未取得突破。分析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中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對于該區域的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旅游一體化;對策分析
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為了更好地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國家旅游局于2016年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的通知》,旨在打造若干的區域旅游一體化示范區,以此來促進區域經濟經濟協調快速發展。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歷史淵源深厚、旅游半徑適宜,旅游資源豐富。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下,旅游一體化的推進成為三地協同發展中最快也是最重要的領域之一。近些年,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逐步加快,營造了相對良好的旅游市場,開發出了一些優質的區域旅游產品,但是三地在發展區域旅游一體化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就得不到實質的發展。
一、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交通網絡方面
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的第三大城市群和經濟區,其交通網絡也相對密集,公路鐵路密度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客觀情況依然存在,京津冀三地之間的交通網絡問題仍然凸顯,主要表現為:
(1)三地之間的交通網絡結構發展不平衡。區域內的京津兩大核心城市優勢明顯,交通網絡呈現以北京為主中心以天津為副中心的放射性結構,這種結構弊端明顯,首先對北京和天津兩大中心城市的交通產生很大壓力,因為不管與京津有關無關的客流都需要在此進行中轉;其次限制了區域內其他城市的快速發展,這是由于運輸距離變相增加了旅游成本。
(2)協調發展理念較弱。京津冀是三個獨立的省級行政區,都有各自獨立的省級政府機構,三地政府在制定發展政策時大都是以實現自身利益為前提的。另外,三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可用于發展以交通為核心的基礎設施的經濟能力水平不一,還有該區域缺乏穩定的合作機制,這些原因使得交通網絡在該區域很難發揮其最優的功能。
(二)旅游企業方面
從每年公布的旅游數據來看,京津冀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平衡,京津兩地的接待游客密度和人均消費額要遠高于河北省,這充分說明了河北省旅游產品和旅游景區等旅游吸引物建設相對落后,旅游企業經營方式和理念也比較落后。有些旅游企業專注于眼前利益,只開發收益高的火熱項目而放棄自己的優勢產品,還有些旅游企業嚴重依賴門票收入,創新能力較差,旅游產品的同質性嚴重,也有一些旅游景區服務相對落后,服務質量低基礎設施不健全,造成游客消費意愿較低。
(三)旅游市場方面
京津冀三地旅游企業的創新是否成功,取決于競爭的旅游市場,從一些數據如旅游收入和人均消費指標可以看出,京津冀區域旅游企業的創新還沒有成為旅游市場快速發展的動力源。一方面,該區域缺乏公平競爭的旅游市場環境,這主要是由于旅游產業的發展作為地方政府政績的一項考核指標,充斥著非市場因素的干擾;另一方面,旅游市場相關平臺建設滯后,比如,多渠道的融資平臺,交通服務平臺,政策法規平臺等。在京津冀旅游產業發展中,旅游市場的公平競爭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擾。第一,政府在旅游產業發展中作用過大,承擔了過多的非政府職能,阻礙了旅游市場的自由發展;第二,京津冀區域的旅游自律組織不健全。旅游自律組織對于旅游市場的穩定和諧發展意義重大,由于旅游自律組織的缺失造成了很多旅游市場競爭不規范的行為;第三,三地缺乏統一的市場標準,對不公平競爭行為標準認定模糊,滋生了很多不公平競爭行為,在這對其懲罰不夠,更加縱容了此種行為。
(四)政府行為方面
頂層設計對于旅游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僅僅依靠市場的力量打破行政阻隔很難,政府應在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進程中發揮積極的服務作用,目前三地的頂層設計尚不完善。京津冀是三個不同的省級行政區域,三地旅游市場分屬不同的地區,由于地方政府是旅游市場和旅游企業的管理者,故而旅游產業發展的行政壁壘很難消除,這就嚴重制約著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的協同發展。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政府之間的地方保護主義思想依然存在。三地政府的“零和博弈”思想仍然存在,生怕會由于放開某方面的協同政策造成本地區受損失。第二,旅游產業相關政策和規定不明確。有些政策只是為了填補這一塊的空缺,沒有實際的操作細則,實行起來沒有明確的方向,只有頂層設計為旅游產業發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并提供必要的保障,才能穩步推進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的協同發展;第三,目前政府對于旅游產業的發展重視程度依然不夠,政府重視的是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的領域,在旅游產業的支持力度和重視程度上有待提高。
(五)信息技術利用方面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對于各行各業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當今的旅游已經不是過去的純觀光式旅游而更注重游客的體驗,信息技術對于游客體驗至關重要。第一,景區的信息需要相關平臺宣傳和展示,然而京津冀地區的相關平臺建設落后,造成很多景區或旅游產品的價值被埋沒。第二,未能有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在2015年我國出臺了有關“旅游+互聯網”的相關指導文件之前,京津冀三地尚未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大數據在發展旅游產業中的作用,出臺政策三年以來,三地在互聯網大數據的使用上也并不充分,尚未充分發揮互聯網對區域內旅游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互聯網大數據不僅可以用于網上支付、網上訂票等,對于分析市場行為和數據以及科學管理方面也很有益處;第三,缺乏智能化管理,比如景區游客進出口不智能,旺季時通過性差,景區智能攝像頭未全覆蓋,智能監控有漏洞,還有缺乏游客信息反饋渠道,存在游客“有話說不出”現象。
二、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推進三地政府協同合作
打破行政區域壁壘是推進京津冀區域旅游協同發展的第一要務,三地政府不應各自為政,應樹立合作共贏的京津冀旅游產業合作理念,打破行政限制,針對區域旅游產業進行統一調查、統一規劃,出臺統一政策,搭建三地旅游產業合作平臺,對于阻礙三地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的障礙共同研究加以解決。政府對于旅游產業的發展起著一定的決定性作用,京津冀區域擁有發展旅游產業的優質資源,區位和交通等優勢明顯,必須摒棄原來堅守“一畝三分地”的思想,牢固樹立“共贏”的理念,才能推動三地區域旅游一體化更好地發展。另外,應該從頂層設計角度,出臺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政策法規及相關細則,讓旅游從業者有規可循,這樣才能讓三地旅游產業沿著正確的軌道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京津冀區域內的交通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是居于相對領先的地位,京津城際、京滬高鐵、津保高鐵和密集的公路網對區域旅游一體化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仍有很多細節方面還需解決,比如加強并完善交通標志建設,通過在城市入口或者其他交通要道設置相關指示牌,為外來游客提供方便,以便更快地找到目的地;再有盡快修通“斷頭路”和“瓶頸路”,打通各地交通“經絡”;另外,為促進更好更快實現三地區域旅游的一體化進程,應逐步降低甚至取消區域內的道路收費,提高區域內道路交通可達性。在熱點景區加強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景區周邊的停產場、公廁和飯店住宿場所等。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相關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滿足游客游玩的同時,其他必需設施也應配足,避免游客在景區及周邊區域出現停車難、如廁難、吃飯難、住宿難等問題。在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方面,三地很不均衡,供水、電力、燃氣、熱力和網絡等公共基礎設施還有部分地區比較落后,尤其是河北省,應該大力加強這些方面的建設,化解市政公用設施供需矛盾,拉低與京津的差距,為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鋪平道路。
(三)加快旅游行業標準一體化建設步伐
行業標準是一個行業遵循的基本準則,統一的行業標準有利于區域內產業的共同進步和快速統一發展。但是目前京津冀區域在旅游業方面還未形成完全統一的標準,為了營造良好的旅游市場秩序和旅游發展環境,一方面,區域內應加快成立跨區域、權威性的旅游合作機構,以此來引導、監督和協調區域內的旅游合作,同時也應成立類似旅游行業協會的非盈利性機構,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區域內旅游發展的難題。另一方面,針對目前京津冀區域在旅游一體化過程中的標準不統一問題,比如景區設施配備、旅游投訴的處理渠道和方式、導游服務專業化程度、飯店設施的配備等各方面需要制定并執行統一的行業標準,使三地之間的旅游業給游客營造出無縫連接之感。
(四)打造有特色和競爭力的旅游產品
旅游產品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核心要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旅游者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京津冀區域旅游資源豐富,且各具特色:北京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元明清代的都城,有著很多城市不可比擬的歷史文化古跡,也有作為首都功能具有的獨特資源;天津作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沿海區域的超大城市之一,天津尤其在我國近代歷史上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商口岸有著明顯的近代中國的痕跡,素有“九國租界”之稱,市內的五大道和海河兩岸的近代西洋式建筑更是天津的著名城市名片,同時天津也有著十分豐富的濱海旅游資源及海產品對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河北省環繞京津,是全國唯一有山地、平原、丘陵、海洋的全地形省份,是全國旅游資源最為豐富、門類最為齊全的省份之一,北戴河、天下第一關、野三坡、清西陵、太行山等都是各具特色、馳名中外的旅游勝地。但是目前京津冀區域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區域內的優質旅游資源,還存在各自為戰的現象,旅游產品也并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高度。為解決此問題,第一,應該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破除行政和政策壁壘,打造一批高質量的區域內連線旅游產品,打造區域旅游精品線路;第二,結合京津冀區域內的旅游資源特色,創造醒目的旅游形象宣傳口號,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第三,根據區域內旅游資源的類型和特點,合理、科學地開發旅游產品,使旅游資源的開發可以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產業都在利用這把利劍飛速成長,其中互聯網技術更是讓很多產業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時,還使得經濟效益大大提高。在旅游產業方面,日本是利用互聯網最超前的國家,日本政府多機構都設有專門服務于日本旅游宣傳的部門,在其部門官網上設有專門的旅游服務鏈接,在旅游者訪問政府部門網站的同時就能看到相關旅游鏈接,極大地促進了日本旅游產業的發展。結合日本的經驗,京津冀區域應該加大景區宣傳力度,尤其注重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宣傳,通過在相關網站上多推出旅游景點、特色路線、全方位服務等旅游相關欄目等方式來增加區域內旅游產業各個環節的知名度,進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來開展旅游活動。另外,加大區域內旅游產業的智能化管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景區出入、監控、數據分析等功能,推動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參考文獻:
[1]傅娟.京津冀旅游一體化協同發展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2017:16-17.
[2]張延偉.京津冀旅游一體化發展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5:38-46.
[3]鄭治偉.京津冀旅游產業集聚水平時空變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34):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