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國現代農業的運作啟示主要包括了理念方面的發展思維和決策模式中的長遠考慮的模式以及執行過程中的全面,更包括了全國的行業建設中對于現代化農業產業升級的重視和具體運作時的科學管理思維,因此在農業教育中可以發現法國現代農業不再是以往的單純的農業生產模式和技巧的教學,更在于結合科學的管理思維來管控農業生產和交易中的管理模式[1]。文章就將探索法國現代農業教育中形式和體系的創新以及內容方面的綜合與完善。
關鍵詞:法國現代農業;農業教育;創新發展
要研究農業教育視角下的法國現代農業便需要明確法國現代農業本身的發展規模和發展特色,以及如何結合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地形地勢來進行農業生產。從氣候條件的跨度來看,我國與法國具有相似性,并且我國也具備有種植大面積農作物的客觀條件,但從農產品的生產到加工這一階段仍然展現著與法國等發達國家的不足,尤其是規模性生產和綠色農業發現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彌補這一差距便需要從農業教育方面入手進行改善。
一、法國現代農業教育中生產模式的教育
(一)規模性生產和集約化生產的普遍
在進行農業教育過程中,法國現代農業提倡的是依據市場需求和市場規律來進行規?;图s化生產,這樣的生產模式不僅能夠有效避免由于小規模生產而產生的無法匹配市場變化的情況,因此在教育培訓的過程中會強調使得學生具有相關的宏觀視角來對待自身的事業,并在進行農業生產、培育和種植的過程中以大規模生產為主要方式。因此學生所面對的農業生產條件是相對穩定的,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足夠的實驗對象。除此之外,集約化生產還有利于學生群體的規模性實習,農業教育本身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需要充分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來進行實驗,便需要長時間進入到具體的生產運作田地進行實地調研和檢驗。學生群體在進行農業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案例分析和實驗研究,因此場地的規模條件和農作物的豐富程度便成為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從這一點來比較我國農業教育中的場地提供可以發現,我國農業發展在現階段還遠遠無法到達集約化生產,部分高等院校的農業教育專業的也沒有足夠的試驗場地來提供。
(二)農業教育中的教育體系層次
事實上任何時代的教育理念都一定會受到當下社會條件的影響,我國現階段下的農業發展往往并沒有受到社會的足夠關注和重視,新興產業中的互聯網技術等科技發展對引來民眾的尊敬和憧憬,而農業生產在當下民眾的觀念中仍然是較為落后且認為沒有必要去專門學習的科目,并且絕大多數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都更加信任自身的經驗而非經過科學驗證的理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我國農業生產教育的升級和發展。
實際上法國現代農業教育所體現的恰恰是結合經驗總結和科學研究形成的教學模式,并且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分為了三個體系,包括了高等農業的教育和農業職業教育以及農民的培訓。而這些體系的建立恰恰是依賴于法國農業產業發展管理者以及民眾普遍的教育理念,認為農業教育中包含了大量的技能化教育。因此需要有體系完善的職業教育來提供,也包含了大量的生產規律和農業科技的使用和研發,因此需要有高等農業教育的成分添加。對于一直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來講,需要有相關文化知識的培養來促進具體細節中對于農業生產的良好把控,更能夠通過與農民的經驗總結來獲取更多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技巧。因此這一教育理念強調的是教育的層次性,避免一股腦的知識傳授對于技能學習的阻礙,也避免了僅僅依靠經驗總結形成的謬誤性操作。我國在這一方面需要借鑒的便是層次分明的教育體系的建立,實際上高等農業教育在現階段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但往往缺乏對于農業職業教育和農民職業教育的培養體系建立,某種程度上講由于當下社會中進行農業生產的效益遠遠不能夠吸引年輕群體的注意,以及民眾本身固有的對于農業生產的思維理念也在阻礙著層次分明的體系的建立。
(三)教育理念的深化
法國農業教育中不僅包含了基礎性的糧食生產教育,更包含了關系到每一個個體日常生活需要的事物和飲品,包括了葡萄酒和牛奶的持續供應以及肉類產品和蔬菜的供應,因此農業生產關系到每一位民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在進行教育培訓時,受培訓者會意識到自身的工作和所要學習的內容是關系到國民的生活質量的,便會更加認同自身所從事的工作和所學習的內容,因此教育理念中一個重要的教育部分在于培養學生對于職業的認同感。很多學生在進入農業教育學校時或許并未對自身將要從事的職業內容具有深層次的了解,也無從可知對于這份職業的喜愛和認同感,而這一點則需要進行職業教育和高等農業教育的教師深入教育,使得學生產生對于農業產業的興趣,事實上在追求職業的意義性和認同感上,農業教育所帶來的意義遠遠高于虛擬經濟實體中的工作崗位和職業,實體經濟畢竟具有相對完善和體系化的產業鏈,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每一個環節所創造的價值。因此在進行常規化的內容教學之外還需要結合這一經濟模式的特點進行職業認同感的強化,使得學生具有一定的熱情來投入到農業知識學習中。
二、法國現代農業的現代性特征
(一)大力發展環保綠色農業教育
環保綠色理念在全球變暖等現象出現后成為進行產業生產的必要原則,為了使民眾不遭受到環境破壞帶來的惡劣影響,便需要在進行產業生產方式的教育中培養這一理念和行為方式。環保綠色農業教育理念實際上已經開始漸漸受到國內高等院校的重視,綠色環保農業產品也漸漸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和重視,因此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社會需求,綠色環保農業產品都是需要大規模推廣的一項事業。而法國現代農業中的綠色環保農業教育已經逐漸形成了相對成熟的體系,在監管方面也具有專業的部門,法國國家農業管理局甚至已經具有了直屬的農業教育部門,在進行綠色環保理念的推廣方面也會直接使用到直屬的教育部門來進行理念推廣。具體的綠色環保農業教育包括了對于化學噴劑和農業以及化學肥料的慎用,以及拒絕進行轉基因產品生產等,而不適用化學成分的噴灑物便需要具備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需要在農業教育中培養學生充分了解動植物生長習性。例如葡萄酒生產前的葡萄生產便需要長時間觀察與記錄,需要學生具有充分的耐心和嚴謹性來對待葡萄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并及時發現其中產生的細節性問題來進行處理,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把關每一個環節才能夠保證所生產的產品的質量。由于法國農業生產中對于化學成分物品使用的嚴謹性已經成為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原則,在十分特殊的情況下才會進行使用相關成分的物品的報告和申請,因此這一點也能夠得到消費者市場的信賴。
(二)科學管理農產品的產業鏈教育
法國現代農業的一個突出特征在于科學管理思維的深入,包含了現代企業管理中對于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深入探索,在產品管理中重視對新產品的升級和研發,在管理方面重視每一個環節與供應商的聯系以及供應點的建立,在價格方面尊重市場規律并及時探尋當下市場的具體需求,在廣告宣傳和促銷方面利用農產品本身的質量優勢和綠色環保優勢建立一定的價值品牌,并進行生產環節中不添加和不使用化學成分的過程展示。例如肉類產品和牛奶在進行營銷的過程中會強調其生產源頭的工廠的地點,并強調生產到運輸這一過程中的迅速性和高效性以及連貫性,使得消費者能夠放心使用帶來的農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的管理中也充分認識到哪些環節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和持續強化,哪些環節從本質上應該減少一定的資金投入。對于法國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模式來講,在品牌建立到一定階段便會考慮減少持續的品牌建設的費用投入,并將部分費用投入在新產品的生產和開發以及質量保證方面,而對于部分初始階段進行市場投放的農產品則需要投入一定的廣告宣傳費用來鞏固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地位。這是根據產品進入市場的時間長短來進行判斷的,所依賴的恰恰是農產品的科學管理思維模式和營銷模式。其次也需要對產品的每一個環節的價值增殖方式進行強化認知,并在此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升級。
(三)強調農業生產中的因地制宜教育
科學布局的一個重要內容還在于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形成的因地制宜,法國的地形地勢呈現著東高西低的態勢,因此在東部較高的地勢上適合種植一定的植物,例如葡萄的種植。由于地勢較高而形成的溫差相對較大使得葡萄生長能提供一定的糖分。而山坡和丘陵地帶則適合大規模進行畜牧類生產,能夠保證草料的豐富性以及綠色環保理念下的草料的質量,平原地區能夠進行規?;图s化的糧食生產能夠保證民眾的基本的糧食需求和必要的糧食出口,因此這種地形地勢形成了法國現代農業的全方位發展。
而我國在這一點需要借鑒的有因地制宜的全面貫徹落實以及重視每一種地形地勢的特征來充分利用。事實上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發展過于追求市場需求,導致部分生產勞作的成果會因為市場需求的千變萬化而十分不穩定,再加上農業生產本身的以來天氣變化的特征的影響,使得很多個體農業無法承擔農業生產的變化。而家庭農業以及規模化農業還未形成一定的成果,在這一階段仍然更加重視個體農業的發展,也無法形成責任的共同承擔,更加重視個體農業導致的后果包括了全面推廣科學技術的障礙以及規模化生產所需要的田地面積的保證。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從某種程度上需要生產者站在宏觀角度看待農業生產的作用,并且能夠理性對待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也能夠把握一定的商業生產和營銷的模式理念,能夠在市場變化前保持一定的生產原則。教育理念方面包括了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宏觀管理思維,需要掌握更加科學的精準生產理念,需要掌握更加符合生產規律的哲學化思維。只有從宏觀上充分把握了農業生產的規律,才不至于在遭遇市場需求變化的過程中驚慌失措而缺乏應變能力。
三、結束語
農業教育視角下的法國現代農業具有培訓體系層次分明、教育理念專業水平較高、環保綠色農業各個環節嚴格把關以及科學管理的思維模式。而我國農業發展現階段確實需要這一系列的調整,需要通過不同針對方向來培養不同類型的農業人才,需要應對市場需求中對于轉基因食品的排斥并堅決把控每一個生產環節,需要調整管理人員的過于微觀化和經驗化的思維模式,并促進科學管理思維體系的深入。
參考文獻:
[1]黃銀忠.法國農業教育培訓經驗及借鑒[J].江蘇農村經濟,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