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理念下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文章首先對現階段大學生思政教育現狀進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現有問題,制定科學、有效的解決和完善對策,以此來從根本上提高思政教育整體質量,真正意義上實現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及對策
在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社會未來的進步和發展,乃至國家的發展也與其息息相關。但就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現狀來看,卻顯得有些不盡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學校領導部門對其重視不夠,致使教育工作沒有得到有效開展;另一方面則因為教育方法和模式過于傳統,不能滿足新時期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根本需求,導致教育目標無法順利實現。所以,了解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現狀,并以此為依據做好改革工作至關重要,需要各級教育部門對其給予高度重視。
一、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現狀分析
(一)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政治理想心態樂觀
盡管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存在諸多問題,但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方面卻表現出了強烈的情感。據調查,當前高校90%以上的學生都能夠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面對政治問題時,都能夠主觀、冷靜的進行判斷,而且在實際生活中,能夠將個人理想與政治實現有效結合,這一現狀實質上為日后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育方法和模式有待創新
在推行素質教育理念之前,高校思政教育并沒有引起校領導的足夠重視,導致教師也沒有在教學上給予過于關注,甚至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敷衍了事,根本不在意教學目標是否實現。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也是一直延續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單方面的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傳輸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主體地位的發揮。這種教學方法和模式不僅會降低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也無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從現階段大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看,他們已經厭倦了單一的教學模式,急需課堂中新鮮元素的融入,因此,對教育方法和模式進行創新勢在必行,這是未來大學生思政教育開展的必然需求。
(三)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缺少社會責任感
處于大學時期的學生在思想上、認知上都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在面對問題時會有自己的看法。大學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需要大學生面對的東西也很多,學業、就業方面的壓力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大學生的思想動向和心理狀態。在如此大的壓力下,如果不能正確的對其思想進行引導,那么很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比如說,自閉、憂郁、焦慮、冷漠等,這些心理問題會直接體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行為中,久而久之,會導致大學生缺少集體主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提高大學上思政教育水平的對策研究
大學生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已經成為現階段各所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由于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偏低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所以,在對提升策略進行制定時,需要做到全面、系統,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
(一)構建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一批優秀的教師團隊是提高思政教育水平的關鍵所在,高校需要在此方面投入大量精力。高校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聘請高學歷、高素質的思政人才加入到教學工作中,建設年輕、有活力的教學梯隊,保證教育工作全面、系統的開展。與此同時,還要定期組織思政教師參加各類培訓工作,不斷優化教師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其更好的應付日后的教育工作。此外,為了激發思政教師的工作熱情,學校還應該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獎懲機制,這樣可以督促教師不斷提高專業素養,使思政教師團隊不斷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從而更好的完成思政教育工作。
(二)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與模式
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有效性對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直接影響,在新時期教學改革背景下,各類新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被應用到教學活動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于當前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而言,也要對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不斷創新。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具體授課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比如說,在對一些概念性的內容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以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主,通過反復強調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教學目標。但是,對于國內外一些時事政治的講授,如果仍采用這一方法的話,學生勢必會感到枯燥、乏味,不愿參與到課堂中,這個時候,教師就要轉變教學方法,可以采用互動式教學、問題式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讓學生展開討論,發表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和見解。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增強學生對事情的思考能力,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習興趣。
(三)關注大學生心理變化,加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大學生的心理變化是階段性的,據統計,處在大三、大四階段的學生要比處在大一、大二的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此,作為教師應對大三、大四學生的心理狀況給予高度關注,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輔導,學校也可以建立相應的心理咨詢室,通過專業的心理輔導師向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幫助,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進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于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提升也具有很大幫助。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與創新勢在必行,其不僅是高校發展的必要工作,同時也是推動社會穩定與進步的不竭動力。從本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現階段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若想將這些問題有效解決,不僅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法與模式方面進行創新,而且還需要高校領導部門給予高度重視,從多個方面著手提高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整體質量,以此來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基本素養,加強思想政治覺悟。
參考文獻:
[1]司楠.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5).
[2]萬雷,金美伶,師東菊.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