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和企業對于高校人才提出的標準不斷提高。大學生課外活動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其結合了廣大學生的專業特色、興趣愛好。通過組織與開展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有利于不斷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諧發展以及終身發展,因此對其組織與開展中的特點、作用、存在問題等進行探究,充滿了必要性和重要性。
關鍵詞: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開展
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應充分結合大學生專業特色以及興趣愛好。作為高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門,組織與開展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有利于豐富學生課外生活、構建民辦高校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為社會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創新人才。因此,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應充分引起重視并深入進行進行,其對于高校組織開展大學生校外活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意義
對于民辦高校而言,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是構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方式,是高校培養創新型、實踐型、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在構建高校校園文化上,通過組織和開展大學生課外活動,可以全面展開素質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其對于提高高校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高校校風、學風建設、活躍校園文化氣氛等產生十分積極的意義。另一方面,在培養創新型、實踐型、復合型人才方面,通過組織和開展大學生課外活動,同學們能夠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不斷地探索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大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另外,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以及創新意識。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現狀
(一)大學生課外活動不夠豐富,學生沒有正確認識課外活動重要性
當前,很多民辦高校在組織與開展課外活動上存在課外活動類型十分有限的現象。很多民辦高校雖然組織開展了大學生課外活動,但是其類型主要是文體類,甚至直接辦成了少數特長生的展現舞臺,這使得很多學生片面地認為大學生課外活動無非就是文藝活動或者體育活動,其是文體生綻放光彩的平臺,因此對其而言參加課外活動即意味著浪費學習時間,進而在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上差強人意。
(二)大學生課外活動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當前,部分民辦高校校內課外活動主要以學生社團為主體,而且社團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大多是體現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意志。因此在進行活動管理時,其過分依賴操作程序和權限,這十分不利于學生主人公意識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民辦高校雖然規定了課外活動組織開展的具體原則,但是在具體管理機制上不夠完善、科學,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和開展效果缺乏相應地評價機制。
(三)大學生課外活動專業特色不夠突出
大學生課外活動如同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其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產生著極為深遠的意義。但是,當前民辦高校組織與開展課外活動類型有限,活動形式千篇一律,在具體組織與實施上存在流于形式、表面應付的心理,這使得大學生課外活動很難徹底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偏低,參加面相對較窄,很難實現高效課堂與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雙向互動。
三、民辦高校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建議
(一)加強課外活動的指導提高學生對于課外活動的認識
民辦高校組織與開展大學生課外活動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鍛煉提高其綜合素質。如果高校在課外活動中過于注重技能傳授,很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受挫,進而導致在以后的課外活動組織中學生參加意愿受到影響。為了提高學生對于課外活動的認識和態度,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應注意以下原則:①多元化原則,全面了解并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以活躍大學生校園生活、健全學生人格為目的組織開展課外活動;②開放性原則,課外活動不一定要局限在校園內部,也可以通過調用社會資源開展在校園外部,例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術科技活動,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認識,并幫助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自己實際問題的能力;③創新性原則,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不拘一格,不設硬性標準,不設定操作流程,充分鍛煉大學生的想象力、組織能力以及創新精神;④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高校應實現從“執行者”到“統籌者”角色的轉變,倡導大學生自主管理以及自主進行社會實踐,只有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課外活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積極性。
(二)突出專業特色
將大學生課外活動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突出專業特色,組織與開展專業實踐活動,構建專業教育實踐平臺,其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競爭意識。專業實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應結合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以臨床醫學專業為例,高校可以設立學生護理協會,那么學生護理協會可以通過組織專業技能大賽、護理知識大賽、緊急救援培訓等課外活動,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交互。
(三)完善大學生課外活動管理機制,為活動組織與開展提供保障
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必須緊緊圍繞全面促進大學生綜合發展這一主題,為了有效落實這一主題,必須制定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對課外活動的功能和實施效果進行保障。對于高校領導層而言,其應正確認識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的重要性,將大學生課外活動管理提到重要工作日常,并將管理效果納入相關人員職務提升以及業績考核體系。另外,充分調用一切因素為大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并通過完善管理制度確保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
綜上所述,大學生課外活動的組織與開展能夠鍛煉大學生身體素質、心里素質,其有利于為大學生未來踏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應正確認識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的重要性,充分意識到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大學生課外活動組織與開展中突出專業特色,并通過完善管理制度,促進大學生的和諧、積極、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茂義.再析立德樹人目標下大學生課外活動的優化與創新[J].現代交際,2018(14):164+163.
[2]李京彬,李敬儒.“三位一體”大學生課外活動體系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175-176.
[3]張木.大學生課外活動的項目化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2(27):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