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為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更加積極投入到學習數學的課程中去,以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儲備的目的。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路徑
新課程改革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數學分析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追求更加人性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手腦并用,更加靈活的去掌握我們所學習的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我們的教學目標已經相去甚遠,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我們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為核心,促進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興趣,進而更加原意去學習。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數學教師整體教學水平較低,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目前在基礎教育中,初中數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不高。年輕教師在學校中占據的比例很大,教學經驗不足在這種的情況下就會影響到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效果,教師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上的不足,也會影響到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
初中數學教師在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進行制定的過程中,一般只會以課程標準為基礎,而忽略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的設計都應圍繞學生這個主體來進行開展。教師的實際課堂教學效率較低,而且容易在實際教學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不利于教學進程的實施。
(三)教師往往忽略初中數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數學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自然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然而在當今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應試教育,都去照搬課本上的知識,按照教育部頒發的課程標準機械地進行講授課程,這很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而且學生不僅要在課上接受課本上的知識,課下還要完成繁重的家庭作業,因而很難提高學習課堂之外的事物的興趣。
(四)教師忽略了學生數學的思想方法
教師只是把數學課本上的定義、公式、運算方法等知識傳授給學生,目的是為了應試,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但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更多的教師是忽視了這些,就必然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會死記硬背定義和公式,不會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解決,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利于師生的互動、交流,導致數學教學變為一個惡性的循環。
二、教學建議
(一)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與學生的互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會因為一個教師而喜歡上這個教師所任教的課程,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學習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力。作為一名教師,要建立起一種互動性的課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的去思考,發現問題,從而教師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使得我們的課堂氣氛更加的活躍,學生們也能夠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加深對于數學知識的消化吸收,同時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思維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首先要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習效果。其次,抓住數學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邏輯美,引發學生聯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動力,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最后,結合課本內容適當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知識,設計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應用性教學內容作為小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自豪感,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二)把初中數學教學和日常生活相聯系,實現數學教學“生活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應當適當地融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我們將從數學學科應用的廣泛性入手,把枯燥無味的數字、符號、公式、法則、 圖形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從而產生親切感,產生學習興趣,激發求知的情感。作為一門實用性極強的自然學科,初中數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情境聯系極其密切,教師在課堂導入新知識、教授數學新知識和拋出問題時一定要注意有適當的生活實例,使學生更容易投入數學課堂教學的氛圍中,強化課堂的教學效率。這樣學生既親身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讓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認識三角形》時,可以抓住中學生追星的現象,針對中學生大都非常喜歡籃球明星姚明的現實,設計了問題情境。可以用多媒體投影給出了姚明的圖片,并用文字給出了姚明小檔案:身高226cm,體重125kg,臂展221cm,腿長141cm。提出問題:有人說,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嗎?說說你的理由。問題一提出,馬上吸引了學生。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說,認識了三角形后,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關知識說出理由的。學生帶著這種沖動,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認識三角形 》這一節的學習之中,不但關于姚明的問題解決了,更為重要的是,三條線段滿足一定條件才能構成三角形的知識難點被學生在興奮中突破了。
三、結語
數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是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很好的設計,教學方法更加科學地指導,這樣才能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使他們獲得數學知識,提高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孫祖剛.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5):114-115.
[2]黃燦.教材體現《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的編寫理念比較——以人教版和華師版初中數學教材為例[J].林區教學,2017(1):77-78.
[3]劉之兵,章蘋.初中數學教科書使用之“四忌”——以華師版初中數學教科書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6(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