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在小學教學中,小學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會影響學生基礎能力的提高,還會給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學生特點和個性的發展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些情況下,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在教學時存在著一些問題。雖然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語文教學的理念和方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小學語文教師也愈加認識到了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語文課堂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課堂愈加的精彩。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策略
語文對于學生而言,其不但承擔著文化傳承的重任,也是學生生活工作學習中重要的工具,所以我們必須真正的認識到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的那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給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這便要求教師教學中必須認識到這些問題,并進行反思,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僅受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影響,也受學生學習能力的影響,而如今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過分看重語文的學科地位,一味強調學科知識系統的嚴密性,注重學科知識傳承、統一和集中。在這種觀念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老師是孤立的,學生的學習也是被動的。而新課程改革貼近我們的生活,這就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來源于生活,那么就必須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二)教學內容與生活相聯系不緊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陶行知說:“教育可以是書本的,與生活隔絕的,其力量極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對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偉大,才不至于偏狹,我們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個的生活去解放偏狹的生活”。“生活即教育”,教育極其廣闊自由,如同一個鳥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將教育和生活關在學校大門里,如同一個鳥關在籠子里。小學語文課本很多課文都是與生活相聯系的,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把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我們要精心設疑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在教學理念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語文教學理念也更新了,但有些教師的教學理念仍沒有改變,所采用的仍是教師教、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僅忽略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要,也忽略了學生對語文學習內容的理解能力,大大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非常低。
二、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比較多,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便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和需要來改善當前存在的問題,讓小學生能夠在更好的環境中學習語文,切實提高其學習的效率和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
(一)教學方式上進行創新教育
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來說,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創新能力為主。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多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發現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強烈愿望以及運用已有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學習具有獨立性、自主性和主動性,這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的創新教育,是指教師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運用和積累語言文字,在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中,開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它的核心是讓學生能獨立自主地、主動地學習實踐,表現出有別于他人的各種能力。目前許多小學語文教師以課件代替板書,由于課件的畫面要經常變動,用課件呈現的板書也具有短暫性,不便于學生做筆記,不便于學生課后復習。筆者建議各位同仁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地書寫板書,方便學生做筆記,復習鞏固。
(二)加入師生交流的雙邊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教學《坐井觀天》時,利用多媒體呈現出一口井、青蛙、小鳥以及播放《井底之蛙》的配樂,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學生在配樂中展開想象,然后邊聽音樂邊用繪畫的形式,把聽到的情境描繪出來。配樂和繪畫結束后,教師可以進行巡視下學生的繪畫,然后挑選幾幅學生的作品,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討論交流,同時進行表演中,在表演中讓學生充當不同的角色,小鳥可以讓性格內向的女孩來表演,青蛙可以讓性格外向的男孩表演,說話流利的男孩表演敘述的作者,把這些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手段運用進來,合理的使用聲音、動畫或者是圖片,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對于這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往往比較感興趣,這樣學生也會更好的掌握知識。學生通過多個渠道來進行語文知識的獲取,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知識面,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并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學生的交流情況來看,學生能夠抓住每一次變化中的關鍵詞語來交流自己的感受體會,每一個學生都能投入到合作學習中來,暢所欲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小組合作學習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語文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在語文課堂中主動去探索新的知識。如,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設置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學問答環節,以吸引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興趣,而且在提問的環節中,也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要轉變。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探究,甚至跟學生一起參與問題的討論。這樣,學生的學習身份和學習方式也得到改變,由原來被動接受變為學習的主體。課堂教學應該創設好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有效吸收課堂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學生為教學的核心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語文,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賈振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J].學周刊, 2011(9):104-105.
[2]王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語文學刊,2012(11):138-139.
作者簡介:
胡緒模(1983.3-),男,漢族,職稱:一級教師?2002年7月畢業于重慶市綦江師范學校普師專業,取得中師學歷,2002年9月-2004年7月脫產進修遵義師范學院,取得大專文憑,2009年3月-2012年1月業余進修遵義師范學院,取得本科學歷?2002年8月參加工作,教齡: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