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縣農業局,湖南 安鄉 415600)
摘 要:為了篩選適合湘北湖區種植的優質雙季晚稻機插品種。采用大田隨機區組試驗,研究了6個品種在安鄉縣機插條件下的秧苗素質、生育期以及產量等性狀。結果表明,盛泰優018和泰優398產量較高,生育期適宜,綜合表現優異,適合在安鄉縣種植推廣。
關鍵詞:雙季晚稻;優質稻;機插;湘北湖區
中圖分類號:S51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8)11-0007-03
Selection of High Quality Machine-transplanted Double-season Late Rice
in Lake Area in Northern Hunan
ZHOU Jing-hua
(Anxiang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Anxiang 415600, PRC)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high-quality late rice suitable for machine-transplanted double cropping in lake area in northern Hunan , 6 varieties were studied on their seedling quality, growth period and yie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by using field random block test in Anxiang Coun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hengtaiyou 018 and Taiyou 398 both had high yields, suitable growth periods,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nd were suitable for being planted and popularized in Anxiang County.
Key words: 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 high quality rice; machine-transplanted rice; lake area in northern Hunan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糧食生產既要做到產量穩定,更要做到結構優化、品質改善、效益提升,糧食生產已經由量的增長轉向為質的提升為主,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糧食的消費需求[1]。安鄉縣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隅,是一個典型的湖區農業大縣,耕地面積6.3萬hm2,其中水稻播種面積5.1萬hm2,年產稻谷28.1萬t[2]。安鄉縣雙季稻生產光溫資源略顯不足,雙季主要以直播為主,且均為早稻品種,生產的稻谷品質差,且晚稻遭遇寒露風的概率大,糧食生產受災的風險極大。因此,筆者于2017年進行了大田試驗,比較了6個優質雙季晚稻品種機插栽培條件下的生育特征和產量表現,以期篩選出適合湘北湖區機插的雙季晚稻品種,為提高稻米品質,緩解農村勞動力,降低雙季稻生產風險,優化安鄉縣雙季稻品種和合理搭配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地點及材料
試驗設在安鄉縣下漁口鎮天星洲村,試驗田前作為水稻。供試品種共6個:隆香優130、盛泰優018、盛泰優9712、泰優390、泰優398、H優518(CK)。
1.2 試驗設計
大區設計,各品種隨機排列,機插面積300 m2,栽插規格為30 cm×16 cm。種子浸種前3~5 d選晴天曬種4~8 h,再用2 500倍咪鮮胺溶液浸種6~8 h,少浸多露至破胸露芽。播種前將芽谷用70%吡蟲啉拌種劑拌種芽谷。6月29日播種,塑料硬盤淤泥育秧,58 cm×28 cm規格秧盤每盤播種量雜交稻為90 g破胸芽谷。7月19日移栽,采用井關乘坐式高速插秧機移栽,移栽期秧齡期為21 d,每叢栽插2~3本。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定期記載各品種生育期,機插后每小區定株20株,記載基本苗數和分蘗動態。在成熟期五點取樣法收獲每小區5 m2稻谷用于產量測定,折算為14%含水量記為實際產量。同時每小區調查20叢計算有效穗數,取樣10 叢計算實粒數、空粒數和千粒重等。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秧苗素質
從表1可以看出,盛泰優9712和盛泰優018的大部分秧苗素質指標優于其他品種,尤其是單株莖基寬、白根數、單株地上部鮮重表現更為突出;隆香優130秧苗素質較差,其苗高、主莖葉齡、單株莖基寬、單株地上部鮮重均最低。
2.2 莖蘗動態及成穗率
從表2可以看出,單株分蘗能力高于對照的品種有盛泰優018、盛泰優9712,說明這2個品種的分蘗能力強于對照;其他品種的分蘗能力比對照差,以泰優390分蘗能力最弱。各品種的成穗率均高于對照。
2.3 生育期
由表3可以看出,在同一播種和移栽條件下,各品種全生育期為114~118 d之間,其中泰優398生育期最短,為114 d,比對照短4 d;盛泰優9712生育期最長,為118 d,與對照長相同;盛泰優018、泰優390和隆香優130生育期居中,均為116 d,比對照短2 d。
2.4 產量性狀比較
從表4可以看出,盛泰優018理論產量排第二,但實際產量最高,達456.0 kg/667m2,比對照高6.9%;其次是泰優398,理論產量最高,實際產量排第二,為429.0 kg/667m2,比對照高6.4%;泰優390實際產量最低,僅408.0 kg/667m2。
從產量結構看,每穗總粒數以泰優398最多,每穗為149.7粒,其次為隆香優130,每穗為145.4粒,最低為H優518(CK),每穗為98.2粒;結實率以盛泰優018最高,為73.7%,其余各品種間差異不大,在61.5%~67.6%之間;千粒重最重的是H優518 (CK),為25.9 g,其次為盛泰優018,為25.7 g,最輕的為泰優398,為22.2 g。
在株高方面,泰優390株高最高,為104.0 cm,其次為泰優398,為99.0 cm,其他各品種株高差異不大,在95.8~97.0 cm之間;在穗長方面,泰優390穗長最長,為24.7 cm,其次為隆香優130,為23.4 cm,最短的為泰優398,為22.2 cm。
2.5 農藝性狀綜合分析
通過對各參試品種秧苗素質、莖蘗動態及成穗率、生育期、產量及產量結構等進行綜合分析,盛泰優018和泰優398表現優異,適合作為湘北湖區優質雙季晚稻機插品種。安鄉縣在2017年9月下旬遭遇了連續5 d的寒露風天氣,只有泰優390出現了青枯死苗的情況,其余各品種表現正常。
3 討 論
俗話說,秧好一半谷,水稻機插品種育秧密度大,且在機插的過程中對根系的損傷大,使秧苗返青期長,導致生育期延長,培育多蘗壯秧能夠有效減少機插對秧苗的傷害,縮短秧苗的返青期,因此良好的秧苗素質是機插品種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試驗中盛泰優9712和盛泰優018的秧苗素質優于其他品種,緩苗期明顯短于其他品種[3-4]。安鄉縣屬于湘北洞庭湖區,雙季稻溫光資源略緊張,雙季晚稻要求在9月10日前安全齊穗,雙季晚稻機插秧秧齡又不能超過22 d,雙季早稻一般在7月15日左右收獲,因此雙季晚稻的播種期一般定在6月28—30日。這就要求晚稻全生育期一般不能超過116 d,目前推廣的大部分晚稻品種全生育期偏長,適合安鄉縣種植的品種太少,給當地雙季稻的發展和推廣帶來了一定的影響[5-6]。為了促進糧食生產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在發展糧食生產的過程中,既要提高質,也要保證量。早稻加晚優稻的雙季稻模式,既能滿足米粉、副食等加工的需要,又能為市場提供優質的大米,種糧的農戶效益也能大幅提高[7]。試驗中篩選的盛泰優018品種米質達到國標一級,該品種2017、2018年被列為湖南省做優做強湘米產業主推品種。
參考文獻:
[1] 曹放波,陳佳娜,謝小兵,等. 雙季晚稻機插品種篩選[J]. 中國稻米,2015,21(4):205-207.
[2] 張興懷,黎進明,周精華. 水田作物不同種植制度與栽培模式生產效益淺析[J]. 南方農業,2013,7(11):26-27.
[3] 顏 軍. 不同育秧基質對機插秧秧苗素質的影響[J]. 湖南農業科學,2017(11):14-16.
[4] 黃程寬. 機插條件下雙季稻不同品種和基本苗的產量形成特性研究[D]. 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4.
[5] 馬義虎,楊祥田,楊子峰,等. 機插連作晚稻品種篩選及其生育特性研究[J]. 江蘇農業科學,2015,43(2): 58-62.
[6] 舒時富,葉厚專,沈顯華,等. 丘陵山地區域雙季晚稻機械化種植品種篩選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2,28(3): 23-27.
[7] 吳同勝,黃國龍,丁秋凡,等. 湘東地區雙季晚稻機插品種篩選研究[J]. 雜交水稻,2016,31(3):46-49.
(責任編輯:張煥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