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以崇仁縣為研究區域,分析了全縣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及經濟發展的趨勢,運用主成分分析法、相關性分析法和SPSS 軟件對 2010—2014 年崇仁縣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和區域的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綜合分析評價。研究結果表明:(1)崇仁縣耕地面積和建設用地面積大量增加,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縣域綜合實力在不斷加強;(2)第二、三產業發展快速,社會消費品總額不斷增加;(3)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影響該縣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的主要因素。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方針措施。
關鍵詞:土地利用變化;社會經濟發展;崇仁縣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8)11-0076-04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ongren County
HUANG Xiao-juan1,ZOU Zi-li2
(1. College of Survey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PRC; 2.Yangtze River Colleg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zhou 344100, PRC)
Abstract: Taking Chongre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are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and use change and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ongren County.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PSS softw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dynamic chang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ongren County from 2010 to 2014 wa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cultivated land area and construction land area of Chongren County hav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 social economy has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county has been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2)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nd the total amount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is increasing. (3)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urbanization level in Chongren County i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dynamic change of land use.
Key words: Chongren County; land use chang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土地利用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之一。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影響著自然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通過對區域土地利用的動態變化分析、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分析以及對二者之間關系的研究,合理調整土地的利用方式,充分考慮土地利用方式改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為土地利用提供措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證土地的持續高效利用。
以崇仁縣為研究區域,分析探討其土地利用變化趨勢與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并對兩者之間的約束機制和藕合關系進行探討,對提高崇仁縣土地利用效益、實現經濟平穩上升和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有重大意義。
1 研究區域概況
1.1 崇仁縣區域位置
崇仁縣位于江西省撫州市的西南部,地處27°24′29\"~27°57′29\" N,115°49′16\"~116°16′55\" E,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縣境南北長57 km,東西寬42 km,總面積為151 996.19 hm2。崇仁縣四至為東北方向接臨川區,東南方向毗鄰宜黃縣,西南方向接樂安縣,西北方向連豐城市;扼據贛撫平原,交通較為發達,土地利用類型主要為耕地、林地、居民點和工礦用地。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崇仁地區土地利用變化變得更加顯著。
1.2 崇仁縣社會經濟發展
通過崇仁縣統計年鑒數據(表1)可知,2005年崇仁縣的生產總值為224 236萬元,2014年為907 359萬元,比2005年增長了304.64個百分點,2014年人均GDP為24 030.59元,比2005年增長了244.44%。從三個產業的產值增長速度來看,崇仁縣第一、二、三產業都在逐年增長,其中第二產業產值增長速度明顯較第一、三產業更加快速,第一產業在2009—2011年增長速度加快,第三產業從2010年開始加速發展。從產業結構看,崇仁縣2014年第一產業為218 789萬元,第二產業為451 756萬元,第三產業為236 814萬元,
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232.25%、403.23%、245.14%,三產業的產值構成比例也從2005年的29∶40∶31發展到2014年的24∶50∶26。根據錢納里對工業化階段劃分標準,目前崇仁縣經濟發展總體還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在工業化中期階段,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和輕工業的發展,城市化、農業機械化和基礎設施建設都在大規模展開,資本需求的快速增加,因此改變了市場需求和生產的條件,從而自然形成以重工業為主導的“重型”產業結構。隨著重工業化的推進、社會科學技術的新發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使得恩格爾系數將大幅下降,改變人們的消費結構,導致服務需求的大量增長,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力過剩。
1.3 數據來源和指標選取
所用社會經濟數據來源于《崇仁縣統計年鑒 》(2005—2014年)、土地利用數據來源于《崇仁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2006—2020)。土地類型分為耕地、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采礦用地、其他獨立建設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設施用地、其他建設用地及其他土地(包括水域和自然保留地)13大類。選取人均GDP數據的變化來反映社會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
2 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分析
2.1 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的計算
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K是對某一研究區域一定時期某一土地利用類型的變化情況進行反映,其計算表達式為公式(1)。
K=(Ub-Ua)/(UaT)×100% (1)
其中,Ua、Ub分別為研究期初(2010年)及研究期末(2014年)某一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T為研究時段長。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得出崇仁縣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動態度如表2所示。
2.2 農用地變化分析 由表2可知,在農用地中,林地的面積增加最多,2014年崇仁縣耕地面積為34 973.33 hm2,比2010年減少了20.32 hm2,土地利用動態指數為-0.01。耕地的減少面積較少,其原因是崇仁縣通過大力實施造地增糧富民工程,對土地進行開發復墾增加耕地;林地面積降低幅度較大,2014年崇仁縣林地面積為92 227.05 hm2,比2010年減少3 059.46 hm2。此外,園地變化速度也比較快,土地利用動態指數達到-7.87。減少速度最快的為牧草地,土地利用動態指數高達-25.00。2010年,崇仁縣的牧草地面積少,只有2.43 hm2,到2014年已全部轉化為其他的土地利用類型。其他農用地面積變化不明顯,其土地利用動態指數僅為-0.15。
2.3 建設用地變化分析 由表2可知,隨著崇仁縣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建設用地的使用大量增加,2014年崇仁縣建設用地面積達10 053.33 hm2,相比2010年增加了3 204.45 hm2;其中城鎮用地增加的速最快,增幅高達144.76%,其土地利用動態指數也高達36.19。農村居民點用地和采礦用地面積變化較快,土地利用動態指數分別為12.92和17.89。近年來,隨著崇仁縣經濟快速發展,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于滯后,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因此崇仁縣進一步加快了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完善城市道路網,推進“暢通工程”的建設。2014年交通用地面積比2010年增加354.79 hm2,增幅高達113.15%,土地利用動態指數為28.29。水利設施用地增幅也較為明顯,其土地利用動態指數為11.40,其他建設用地面積減少速度較快,其土地利用動態指數達-20.75。
2.4 其他土地變化分析
由表2可知,崇仁縣其他土地面積變化較大。其中,2010年自然保留地面積為10 604.44 hm2,到2014年已經減少到5 161.99 hm2,其土地動態指數達-12.83。2010—2014年水域面積變化較小,期間增加了194.24 hm2。
3 研究方法
3.1 土地利用變化類型與經濟發展相關性分析
運用SPSS軟件提取對經濟發展影響顯著的土地利用主成分,即主要用地類型。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方差累計貢獻率達到了99.616%,即第一主成分包含這6個指標的99.616%的信息,因此能充分代表原信息量;由表4可知, 2010—2014年,崇仁縣耕地、林地、牧草地、城鎮建設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由于交通用地、水利設施用地和其他建設用地三個因子的影響百分比基本一致,為研究方便,將其合并分析)和其他土地變化是影響崇仁縣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人均GDP是確定經濟發展階段的最具參考意義也是最具綜合性的核心指標,因此筆者用人均GDP來代表崇仁縣經濟發展水平,通過SPSS軟件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地類分別和人均GDP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到各自擬合優度R2和相關系數R,對其進行顯著性檢驗分析(表5)。分析可以看出R2和R值從大到小依次為:耕地、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城鎮建設用地、林地、其他土地、牧草地。
結果表明,2010—2014年6種地類與人均GDP相關性中,耕地與人均GDP相關性最為顯著,其次為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設用地和城鎮用地。崇仁縣是個農業縣,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耕地的增加對其經濟發展有著促進作用,同時也進一步保障了糧食安全。交通用地的增加打通了崇仁縣城市外環,疏導內部微循環,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間,優化城市布局,拉動縣域經濟起著重要作用,城鎮用地的增加則集聚了大量經濟要素。大面積林地、其他土地轉變為耕地、
3.2 城鎮用地與經濟發展年際變化關系
經濟發展必將導致建設用地的增加,城鎮建設用地的增加也體現著城市化進程。但是對于建設用地
的增加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暫未定量考察,簡易分析城
市建設用地的年際變化與經濟效益的變化如表6所示。
從表6可以看出,2010—2014年崇仁縣的城鎮建設用地在持續增加,在2012年城鎮用地在大幅度增加;GDP也在持續增長,增長趨勢2010—2013年減緩,2014年開始變快。城鎮用地單位面積產生的GDP效益也是先減緩后加快,在2012年達到最低。2012年崇仁縣城鎮建設用地增加最多,但是單位面積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卻是最低,因此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不能一味地增加建設用地,也需要考慮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讓每一寸土地都有最大的經濟回報,可以更加節約集約、合理高效利用土地。
4 結 論
根據崇仁縣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和崇仁縣經濟發展數據,對2010年和2014年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年際變化及經濟發展狀況崇仁縣經濟的年際變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以下兩點。(1)崇仁縣2010—2014年土地利用年際變化較快,流向主要為耕地、其次為建設用地。土地利用變化主要表現為園地、林地、牧草地、其他農用地、其他獨立建設用地、其他建設用地、其他土地的減少,而耕地、城鎮用地、農村居民點用地、采礦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設施用地,分別呈增長態勢。耕地、林地、自然保留地面積變化較大,城鎮建設用地面積變化最快,交通用地和其他獨立面積變化也較快。耕地的增加主要是國家耕地保護政策的實施,為保障糧食安全,對耕地進行保護和對其他土地等進行開發復墾。(2)經濟發展方面,崇仁縣還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第二產業占主導地位,第三產業也正在加速發展。經濟發展研究表明:(1)崇仁縣耕地面積和建設用地面積大量增加,社會經濟快速增長,縣域綜合實力在不斷加強;(2)該縣第二、三產業發展快速,社會消費品總額不斷增加;(3)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是影響該縣土地利用動態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
通過分析崇仁縣土地利用數據和社會經濟發展數據之間的影響關系,發現二者之間的相關關系較為明顯,建議崇仁縣能夠充分考慮社會經濟發展來合理利用土地,達到既能發展社會經濟又能保證土地可持續利用。通過研究可以看出,崇仁縣將進入工業化加速發展階段,未來的城市化發展與土地利用結構的矛盾將會越來越尖銳,如何緩和解決這個矛盾成了今后工作重點。為了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崇仁縣的可持續發展,應進一步加強對于土地的科學管理,統籌安排各業用地,制定合理規劃,加強規劃的法律性;加大土地開發整理的力度,建立土地收購儲備制度,運用經濟杠桿提高城鎮擴張成本,盤活農村宅基地土地,提高現有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在投入建設用地使用時也要充分考慮其帶來的經濟價值,讓每一寸建設用地都能發揮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郭麗丹,張 磊,劉 云. 土地利用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6(1):84-89.
[2] 宋 杰. GIS支持下的萊州市土地利用變化與經濟發展關系研
究[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3] 任大光,薛思學,袁 媛,等. 哈爾濱市土地利用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耦合關系研究[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2(5):19-22.
[4] 張佰林,楊慶媛,魯春陽,等. 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區域土地利用變化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以重慶市40個區縣為例[J]. 經濟地理,2011,31(9):1539-1544.
[5] 張佰林,楊慶媛,馮應斌,等. 土地利用變化對重慶區域經濟發展
的影響[J].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3(4):151-155.
[6] 周忠學,任志遠. 陜北土地利用變化與經濟發展耦合關系研究[J].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0,24(7):58-61.
[7] 趙 麗,付梅臣,張蓬濤,等. 區域經濟發展對土地利用變化的響
應——以河北省永清縣為例[J]. 資源與產業,2009,11(6):99-104.
[8] 吳英杰. 城市土地利用與經濟發展的互動機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2010.
[9] 胡 明,馬繼東. 安塞縣土地利用變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182-185.
[10] 郭 營. 安仁縣土地利用變化對當地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
[11] 劉虹虹,易武英,周文龍. 平塘縣土地利用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J]. 貴州科學,2016,34(5):59-62.
[12] 米文佳. 西安市土地利用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關系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13] 張蓉珍,賀 晶,陳西蕊,等. 西安市土地利用動態變化與社會經
濟發展關系的研究[J]. 陜西農業科學,2012,58(2):204-206,234.
(責任編輯:肖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