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婕
摘要:財務報銷審批是財務核算的基礎工作,現今的財務報銷審批制度過多的注重審批權限,忽視了全面預算的指標控制,以及職能部門責任的落實。在新的形勢下,會計核算進一步細化,繁瑣的報銷程序增加了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并給報銷人帶來多次往返的不便,從而引發矛盾。應深入改革推進“最多跑一次”服務理念,應用信息化技術優化醫院財務審批制度,并對預算內費用的報銷簡化程序,使費用控制信息化,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進一步健全內部監督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費用控制信息化;公立醫院;財務報銷審批
財務報銷審批是財務核算的基礎工作,是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控制點,而預算管理則是財務核算的核心之一,財務審批應該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它決定著財務報表數據是否能真實、合理、準確的反映財務活動。財務報銷審批信息化可以減少財務審核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及時、便捷的反映預算執行情況,加強醫院內部控制管理。目前醫院傳統財務報銷審批流程為:
(1)報銷人整理并提供相關的票據
(2)填寫相應的報銷單經職能部門負責人審批
(3)持報銷單與原始票據待分管領導、總會計師等簽批
(4)至財務處進行原始憑證審核
(5)進行會計憑證處理,經復核后執行付款
一筆財務報銷審批至少經過五步的逐級審批方可支付;審批后如有錯誤需退回重新修改。這種報銷審批流程的設計,使得報銷時間長、涉及審批環節多、手續繁雜瑣碎。而且過于依附這種審批制度,在操作中貌似嚴謹,實則過多的注重審批權限的簽字而忽視了對費用支出真實性、合理性的審查。如何應用信息化技術優化醫院財務審批制度,發揮各職能部門專業性、主觀能動性,突出審批的關注點為經濟事項本身的合規性、與預算的相關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同時,推進“最多跑一次”服務理念,是當前財務管理工作所需探討的。
一、傳統的財務報銷審批流程已不適用于當前形勢
隨著業務的擴張,財務核算的精細化,傳統的手工報銷審批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前業務發展和財務管理的需要,其弊端主要體現在:
(一)財務報銷審批流程無法突破,報銷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改善
財務報銷審批制度更新宣傳不及時,報銷憑證正確填列等告知不細致,都可能導致報銷人員由于票據不完善、手續不健全、超過標準等原因,多次折返于財務部門與職能部門之間,加劇了報銷人員與財務審核人員之間的矛盾。財務人員既要對問題做出全面解釋又要重復檢查票據,嚴重影響了審批效率。這與推進“最多跑一次”服務理念相背離。
(二)對財務審核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過高、責任過大
醫院一般由相關職能部門牽頭制定制度,如果這些職能部門只是制定制度,而不是事前審批經濟事項是否符合相關預算,是否違背現行國家政策或醫院制度,僅靠事后財務審核人員根據政策和制度審批,檢查是否根據合同約定的條款履行,以及審批流程簽字的完整性,純屬亡羊補牢。一般財務人員用其專業知識很難對各部門的各個環節經濟活動的合理性進行準確的判斷和有效的監督,遠遠超出《會計法》的要求。
(三)預算控制形同虛設,預算調整流于形式
預算在前,報銷在后,當某項預算資金實際支付超額后,部門負責人由于已經開支而去調整預算并報銷審批。預算控制形同虛設,預算調整流于形式,嚴重影響預算的合規性、準確性。
(四)貨幣資金的結算支付嚴重滯后于業務發生
在傳統報銷審批流程中,資金的結算支付時間受報銷審批時間、銀行受理速度的影響,嚴重滯后于實際業務發生日期,不能及時反應經濟活動,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
二、新形勢下,優化財務報銷審批的相應措施
(一)費用控制信息化,有效提高審批速度和預算監控效果
在信息化的浪潮中,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對傳統財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醫院財務管理向數字化管理方向發展成為一種趨勢,合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安全性、流暢性、宣傳性建立信息化的費用控制系統。通過費用控制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報銷人員填制報銷憑證準確性、職能部門的審批效率,節約財務審批時間、費用結算時間,更有利于內部長遠健康的協調發展。
費用控制信息化的優點:
(1)真正實現了大數據時代信息化
報銷人員只需進入系統,根據提示要求填列報銷內容,掃描原始單據并根據提示加以歸類,系統將自動根據業務涉及的內容依次傳遞到相應職能部門,職能部門負責人是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熟悉具體業務的各項政策、制度,職能部門負責人簽批報銷事項的真實性、合規性、相關性后系統自動遞交至財務審核人員,財務審核人員審批報銷票據的合法性、準確性后,系統自動遞交至各級領導簽批,審核無誤后報銷人員提交原始憑證至財務審核人員,審批完畢后將報銷款通過網上銀行直接付款。報銷人員可以隨時在線咨詢報銷審批業務,查看報銷審批執行進度,不再為報銷的不規范和簽字的不完整而反復奔波,真正實行“最多跑一次”的服務理念,各級領導通過待辦事項了解還有多少尚未處理,隨時隨地利用數字簽名的方式進行報銷簽批,有效杜絕了冒充簽名的風險。
(2)規范了財務審批流程
費用控制信息化系統按要求設定各部門預算額度、各事項審批流程、各崗位審批權限等內部控制關鍵點,而且固化了各部門預算使用額度,提示預算使用范圍、顯示預算使用時間,規范了財務報銷的審批權限,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有效的規避了資金風險。費用控制信息化系統通過其內部的預設流程,使得每筆報銷審批有章可循,并按正規流程傳遞,避免了遺漏審批、超級審批。
(3)改善會計信息及時性
費用控制信息化系統自動對支出中超預算、超標準的、超合同價的項目做出提示,從而實現預算管理的事前控制,降低了各環節的財務審核時間,減輕財務報銷審核負擔,減少了報銷人員與財務審核人員之間的矛盾。各職能部門負責人更能實時查詢預算發生的數據明細和執行情況,真正實現事后動態評價分析。
(4)結算方式實現了無貨幣化
與銀行系統連接后,資金通過銀行轉賬直接支付,報銷人員能及時查詢報銷是否已經辦理結算,減少了財務人員進行現金支付的工作量。
(二)財務報銷審批信息化與職能部門履責相結合
醫院的各項財務支出往往與各職能部門密切聯系,而職能部門就是財務支出的具體控制者,因此在財務報銷審批中讓這些職能部門負起責任,完善各事前審批流程是非常必要的。
(1)近年來,事業單位的“三公經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等經費均被列為嚴控項目,應由院務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完善事前審批程序,與費用控制信息化系統共享,使報銷人填列報銷單時可直接篩選,簡化報銷流程。
(2)經濟合同管理是醫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遍存在著重簽訂,輕執行的現象。經濟合同從制定、執行到完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監督力度不足,執行效率偏低。應完善費用控制信息化系統與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對接,使經濟合同的審批、履行、完成有效執行,法務辦公室對合同執行情況實時監督。
(3)藥品、庫存物資、固定資產等物資購置支出應由醫院的采購處、后勤保障處根據購置、使用及庫存情況完善申購、采購、入庫、領用出庫登記手續信息化,并與費用控制信息化系統相關聯。
(三)加強財務隊伍力量的建設,提高財務部門人員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
醫院財務部門一人多崗的情形較為普遍,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對業務知識非常熟練,對政策制度更新實時了解,工作方法能夠不斷跟進、推陳出新,能夠有效地解決疑難問題。財務工作效率的高低影響著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與有效進行,各單位應提高認識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的重要性,包括政策性文件和制度解讀、研習法律法規以及合同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升業務素質和管理能力。
財務支出報銷審批程序不是固化的模式而是一個動態優化的過程,傳統的報賬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財務管理的要求,作為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應以人為本,加強“最多跑一次”的服務理念,逐步優化財務報銷審批信息化系統以及與各職能部門事前審批的有效銜接,反饋預算執行情況以加強事后監督,提高內部控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為從核算型會計模式向管理型會計模式轉變做鋪墊,實現向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最終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