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偉
摘要:全成本管理對于醫院降低診療成本、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至關重要。然而,一些醫院目前雖然重視全成本管理,但是僅是將其停留在事后監督層面,對其有效降低醫院的醫護成本、加強成本分析顯得不是十分的實用。如果能夠嘗試過程控制視角下加強醫院內部的全成本管理,也許對其成本管理會起到一定的幫助。本文將從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現狀入手,進而提出過程控制對于醫院全成本管理的策略,希望通過文中的論述為醫院的全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過程控制;醫院;全成本管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醫院作為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不斷的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醫療業務技能的同時,也要為病患如何降低醫療費用,為廣大人民群眾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發揮其社會公益職能而努力。同時,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市場也相應的引入了競爭機制,醫院如果不能加強自身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最終也將會被市場所淘汰。但是,從目前來看,許多醫院對于成本的管控仍屬于事后管理,對于成本的事中控制乃至于事前預測,缺乏正因為此,醫院應改變原有的全成本管理模式,有效的引入過程控制方式,對于各類成本的發生給予全過程、實時控制,對于醫院降低各類成本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現狀
目前國內醫院成本核算管理的狀況從總體上來看,還是較為不錯的,但客觀地講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大體表現在信息管理程度不夠、精細程度不高、缺乏事中控制及事前預測等問題。因此,現將結合A研究所對某省60家醫院關于成本核算及其管理的調查問卷,圍繞上醫院成本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剖析。
(一)成本核算過程信息支持不夠
成本核算過程,其實質上是一個各類相關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匯總的過程。因而,如果成本核算信息管理水平不高,將影響會計主體對于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并最終影響到全成本管理工作。從該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到醫院的成本核算信息支撐分為三個部分,即HIS收入報表數據準確性、HIS醫療技術執行收入報表數據完整性、病案信息質量等三個部分。HIS收入報表準確性方面,盡管基本上是較為準確的,但是從數據的完整性方面,只有2%部分為很完整,其不完整性近3成,可以說數據的不完整性影響了成本核算信息的準確性,從而影響到未來的成本核算。另外,從病案信息質量一項來看,既規范又及時的比例僅29%,規范不及時及不規范不及時占了7成多,說明對于成本信息核算的支持還是遠遠不夠的。
(二)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程度亟待提升
精細化管理對于成本核算來說至關重要。精細化成本管理,可以將成本有效的細化至醫院的各個科(系)室乃至于每名醫護人員。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許多醫院的成本核算水平達不到精細化管理要求。具體體現在,現有醫院的成本核算模式是對于醫院的一級總成本費用和二級的科室成本費用進行核算,同時在一些調查數據上顯示超過40%的醫院沒有細化到醫院的三級成本核算體系,這是無法達到成本精細化管理要求的。究其原因,首先,由于長期我國國內的醫院屬于事業單位性質,一些內部成本核算管理依舊保留有計劃經濟體制印跡。其次,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我國的醫療資源仍舊較為缺失,使得各地的醫院經濟效益仍處于一個較高的水準,這樣一來使得許多醫院不注重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細致化。最后,從調查問卷中可以看到,成本核算的應用情況項下的調查可以清晰的看到,其用于績效考核的僅占8%、應用于預算管理的僅有4%、應用經營分析的好一些,但是也沒有超過半數,這說明醫院的成本核算在某種程度上對醫院全面的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等產生制約。
(三)成本管理缺乏事中控制、事前預測
傳統意義上的成本管理一個最大特點在于其屬事后監督過程,客觀地講這也是符合會計對已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并定期對外披露財務信息的要求。然而,現代企業制度下,傳統意義上的會計及成本管理已不能符合現代企業發展要求。對于醫院來說,從上述調查問卷的結果來看,成本事前管理及事后管理或是分析的開展僅有6%,說明醫院的成本管理過程中不具備事前預測的能力,并且對于已發生的成本也沒有事后管理、事后分析的過程,可見醫院對已發生的成本缺乏相應的考核甚至于將其列入個人及科室的績效考核過程。因此,醫院的成本核算無法全面、準確地對其成本情況進行概況,這在某種程度上無法滿足財務制度之下的成本核算要求。
二、過程控制對于醫院全成本管理的策略
過程控制原屬于工業生產的一個術語。過程控制也稱實時控制,是計算機及時的采集檢測數據,按最佳值迅速地對控制對象進行自動控制和自動調節,如數控機床和生產流水線的控制等。過程控制對于醫院的全成本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其可以在成本管理的事中控制乃至于事前預測中起到一個監督及測算的作用,不至于使得醫院的成本缺乏控制,從而在源頭上把控各類成本的支出。
(一)確定以過程控制為導向的醫院全成本管理框架
過程控制的全成本管理主要是要求醫院對于成本發生的事前預測及計劃、事中控制及監督、事后分析及考核的全方位成本管理模式有著一個很好的解讀,并著力建立起一系列較為完整的全成本管理體系,使其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另外,醫院應該將全部醫療成本分解至各職能科室,乃至于每名員工。從而努力實現醫院全成本管理的精細化、系統化、過程化的管理模式及框架。
(二)確立過程控制視角下醫院全成本管理層次結構
成本管理的框架搭建成功以后,醫院應該確定全成本管理的層次結構。同時,還應該將成本管理的事后監督提前至事中甚至是事前,從而使得成本管理變以往的被動為現在的主動。醫院的全成本管理層次一般來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院內總成本為一級、同時將其下劃至各科室(系)的二級成本、再由科室下分至院內員工的三級成本管理。并且,醫院成本層次結構的建立應該遵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原則。即院部在確定總成本的前提下,將成本層層分解,直至下達到每名員工,再由各基層對成本進行分析,提出意見后反饋至院部,從而形成成本管理的預算、執行、考核相結合的管理方式。
(三)確立面向過程控制的醫院全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導向
對于醫院的全成本管理體系來說,僅僅依靠建立管理框架及確定層次結構還遠未達到成本管理要求,其還需要將過程控制與醫院的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緊密結合,以形成確立面向過程控制的醫院全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導向。面向過程控制的全成本管理體系建設導向,可以有效地促使傳統的成本管理,在競爭環境過程當中為適應環境而做出一些必要的改革,這樣當前醫院的成本管理就開始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同時,其可以有效的對于醫院的成本價值鏈進行重新構建,能夠為醫院在競爭當中獲得成本優勢,也能夠實現出社會的效益和經濟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保證醫院公益化的最大化。
三、總結
過程控制對于醫院全成本管理確實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醫院節約各類診療成本,提升其經濟效益并有效降低患者的就醫費用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過程控制對于醫院來說還是一個較新的成本管理課題,其不僅是醫院財務部門本身的工作,還需要其他職能部門及科室給予相應的配合才能完成。因此,全成本管理需要的是醫院內部上下同心,將此項工作做好。
參考文獻:
[1]劉家鄉,武子雨,由寶劍.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會計之友,2015,06 (29):145-146.
[2]肖立萱,陳建.推進醫院財務一體化管理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15,05 (06):57-59.
[3]王旭.構建全成本核算管理系統的路徑探討[J].中國醫院,2016,22 (07):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