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
【摘要】現今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的醫學生教育,因而醫德醫風教育顯得尤其重要。本文首先闡述了醫德醫風教育的重要性和應當遵循的原則,指出當下醫德醫風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最后對醫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作了綜合性分析。
【關鍵詞】醫德醫風教育;延安精神;重要性
一、在醫學生中開展醫德醫風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的高速發展,醫學行業中對從醫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加強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成為當代教育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首先,醫療行業本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得醫德醫風教育對于從業者十分重要;其次,擁有高尚的醫德、形成清廉的醫風更是從業者在技術層面得到提升的動因。
二、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應讓延安精神貫穿始終
醫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可以結合延安精神內涵,即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在醫學教育中應讓延安精神貫穿始終,解放學生的思想,使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新時代,應按照全面發展的戰略來培養醫學生。在醫學教育中要求學生遵守基本醫德規范,實事求是,真正讓學生在醫德醫風的教育中吸收精華;還要結合政治因素,專注時事熱點以及新的技術發展,進而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和醫德理論水平。
理論與實際結合,更是體現延安精神的重要形式。醫學不只是一門純學術的學科,它涵蓋了大量與社會互動的實踐活動,是一門服務于大眾的學科。在醫德醫風的培養過程中,更要注重實踐和服務在理論教學上的升華,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投身于實踐,在實踐中積極踐行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延安精神的宗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端正醫學生的心態,培養其耐力和意志。同時,加強情感相系的醫德醫風教育,讓醫學生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更要培養醫學生的服務意識,使病人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得到有效的照顧,做一名高尚的從醫工作者。
三、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的認識不到位。部分院校在辦學時只追求辦學效益,不注重醫德醫風教育。除此之外,部分學生和教師也存在對醫德醫風教育認識不到位的問題。部分教師著重于完成醫學理論的教育,而忽視了醫德醫風教育的滲透作用;而部分學生同樣也是只注重學好相關的醫學技術和理論,忽略了醫德醫風和技術相互影響和促進的關系。長此以往,醫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就難以改善,更會影響到醫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第二,在開展實習的過程中,對醫學生的醫德醫風教育重視程度不夠。醫學這門學科不同于普通理論學科,它更注重實踐,除了加強醫學技術的操作以外,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也至關重要。然而,如今到醫院實習的醫學生越來越多,給臨床帶教人員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致使他們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更缺乏精力和時間對醫學生進行醫德醫風教育。
四、加強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的建議
首先,要真正從思想上認識到培養醫學生醫德醫風的重要性。在道德體系中,醫德醫風的培養占據了很重要的一部分,醫學生作為日后的醫學工作者,醫德醫風是必須具備的素質,所以教師更應當在日常的核心工作中提高對醫德醫風教育的重視,注意在教授理論和技術的同時,從細節開始逐漸滲透醫德醫風教育,提高醫學生的思想意識。
其次,在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過程中,提升醫學生對醫德醫風教育的重視。醫院組織醫學生實習的時候,不僅要正確且全面地培養醫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要培養醫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此外,還要對他們進行人生教育,使他們能在社會中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這也是延安精神的體現。
五、結語
目前,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學生客觀的迫切需要,在此過程中可以幫助他們盡早地了解社會以及行業,實現實踐與理論的充分結合,為日后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礎。有了正確的培養模式和方向,醫德醫風教育得到足夠重視,才能真正對醫學生的教育起到實質性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孝林,張德新,李祥華. 新形勢下
加強醫學生倫理道德教育意義的調查分析[J].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醫學卷,2010,07(3):61-62.
[2]歐陽明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
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探析[J].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4):158-159.
(作者單位:陜西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