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維臻
摘 要: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還是學習另外一種文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需要切換兩種語言進行教學,學生往往在這一過程中學到的是另外的一種語言表達模式,畢竟英語的語法和發音與中文完全不同,同時語言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播紐帶,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也會體會到要運用另外的一種思考方式來理解同一個問題的樂趣。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培養出學生的各項科學素養來,這些科學素養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也往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科學素質;能力培養;具體方法
學生學習英語不僅僅是背誦單詞、學習發音和語法,作為我們中國人的母語——漢語,在學習過程中會詳細地學習中華文化,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往往也或多或少地在學習著外國的各種思想。語言是用來進行人與人之間交流,并且帶有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一門藝術現如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英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所以掌握好英語才能更好地與世界進行交流,但同時英語的學習也培養出來相應的科學素質。
一、語言表達能力
雖說語言是用來表達思維的工具,但是通過學習這一新的語言,往往會在這一過程中解讀另外一種思維以及鍛煉我們的表達能力。初中階段,英語老師會著重講解語法和時態使學生能夠做到用英語來表達漢語的意思,對于將漢語作為母語的中國初中生來說,用另外的一種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是比較難的,因為兩種語言在語法和時態上完全是不同的。英語的學習是講究方法的,學習一類時態往往接著會推斷出另外的幾種時態,尤其是還有固定的句式。感覺英語的學習像是學習一新套語言公式,往往將英文進一步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單詞翻譯的順序會發生變化,不再是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而是需要根據相應的語法和所謂的句式來進行進一步翻譯的,需要學生在翻譯過程中熟練地掌握語法并且掌握足夠大的英語詞庫,符合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是某一情境,最終才能將英語句子進一步生動地表達出來。因此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好語法句式等英語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不斷地擴展漢語的詞庫和漢語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在聽英語、說英語、讀英語、寫英語的過程中使其得到鍛煉。學生想要鍛煉英語表達能力需要其積累相應的英語詞庫和漢語詞庫。
二、思維能力
什么是思維能力,初中階段是思維能力發展進入一個最佳階段的時期,人們往往會說:“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角度對待同一個問題時,往往會有不同的發現。”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另外一種思維,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兩種思維模式在腦海之中碰撞,使得學生的思想能夠不斷地變通,使得思維更加靈活,英語不僅僅因為是國際通用語言才需要我們去學習和掌握。還是因為將其作為母語的國家都是發達國家以及文明度較高的國家,像是英國、美國等,這一類國家實力強大同時具有獨有的文明以及文化,而通過語言學習才可以進一步地了解這些大國發達的原因。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變得更加理智和包容,通過學習另外一種語言來接納一種文明,在初中階段需要初中生轉換思維去思考問題,畢竟想要進行交流,需要對對方的想法進行進一步的理解。
三、理解能力
語言是思想的表達工具和信息的傳播工具,人們將語言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好的文章往往承載好的思想、具有好的內容。在初中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英語文章來鍛煉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英語閱讀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這是學習英語所培養的科學素質中最重要的一種。在現代化的社會中,文明之間的碰撞時時刻刻在發生,初中生在學習英語這一門學科時,往往不了解學習英語的意義在哪里。因為中國雖說全民掀起了英語熱,英語作為三大主課在教育中不斷得到重視,但是現在的英語教學往往停留在教授英語知識,而非教授另外一種文化,讓學生理解和讀懂另外的一種文明。所以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具有相應的科學素質,也就是對外國文化的理解和學習要更加深刻。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英語閱讀,可以是歷史故事,也可以是時事新聞,對待外國發生的大事件,老師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理解和探討。老師不要僅僅停留在書本的教學上,還要做到帶領學生去體會和理解另外的一種
文明。
英語的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素質不應該被忽視,而是應該加以運用和培養。初中階段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學習英語基本的語法和時態等英語知識的同時,培養和鍛煉初中生的各項能力。所以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地學習好以及掌握到英語這一門新的語言,在將來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一門語言。
參考文獻:
[1]張凱.中學德育隊伍建設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11).
[2]嚴彥,向明,陳揚,王磊.法制視野下學生會參與高校管理的理性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24(1):66-68.
編輯 郝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