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波
摘 要:教育事業不能只注重對知識的傳播,更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也是當前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初中生正值身體成長、心靈塑造的關鍵時期,需要教師從旁指導以培養其良好的心理素質,體育教學作為增強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課程,理應發揮作用幫助學生成為身心健康和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有鑒于此,針對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良好心理素質;措施
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體育教學在現代教育教學中愈發受到重視,它以實踐參與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觀察、思維鍛煉、模仿操作等有利于成長的舞臺。在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只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巧等方面的訓練,忽視了學生心理方面的變化,沒有發揮出體育課程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綜合性培養價值,不利于學生良好意志品格與心理健康的塑造。
一、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作用
(一)有利于學生培養健康的心態
初中體育教學主要通過活動肢體和筋骨來完成相應的體育訓練,這一過程能夠使學生的身體關節變得更加靈活與協調,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直覺判斷力,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運動的同時養成陽光健康的心理狀態。
(二)有利于學生調節心理變化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特殊時期,無論是身體上的變化還是心性上的起伏不定,都有可能引起學生心理發生變化。而適當的體育運動甚至競技比賽都是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的有效方式,并且可以促進學生的溝通交流與團隊協作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消除負面情緒
樂觀的精神面貌和積極向上的態度是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身體可以得到鍛煉、心理可以得到放松、意志可以得到磨礪,尤其是團隊活動有助于學生互幫互助并加深友誼,從而幫助學生釋放由學業壓力或其他因素而引起的負面情緒。
二、初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措施
(一)利用因材施教,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初中生個體上的差異客觀存在,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對別人的看法較為在意,而自身卻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情況,與學生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運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分門別類地開展體育訓練,以幫助學生樹立強大的自信心。舉例來說,對于性格內向、靦腆的學生,教師可將其分為一組并盡量安排一些簡易的體育運動,比如跳繩、短跑、踢毽子等;對于性格急躁、易緊張的學生,教師可將其分為一組并安排一些難度較大、技巧性較強的體育項目,比如跨欄、投擲鉛球等。這樣的分層教學能夠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學生在練習中也能獲得成就感,從而逐漸增強自信心,避免性格缺陷。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應重視對學生的正面激勵,針對初中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鼓勵這一心理需求,采用并堅持積極正面的教育評價方式,用表揚和寬容代替批評與苛責,密切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找準切入點進行激勵,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養成大膽、自信的心理素質。
(二)巧用挫折教育,幫助學生鍛煉意志
挫折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對學生意志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巧妙利用挫折教育,可以增強學生抵抗壓力、承受逆境的意志,進而提高學生適應社會與外界環境的能力。具體來說,首先要強化動作技能訓練。對初中生而言,為熟練掌握某種運動技巧,往往需要幾十次的反復練習以進行鞏固。學生在達成訓練目標的過程中,容易因頻繁失敗而產生悲觀失望的消極情緒。此時教師應及時進行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身并超越自我,最終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挫折;其次,要適當地磨礪學生的意志。教師可以在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利用惡劣天氣等外在環境來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比如組織學生在下雪天開展打雪仗的團隊活動,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又能夠增強學生抵抗嚴寒的意志品質,有助于學生構建堅強的心理素質。
(三)組織體育比賽,鼓勵學生勇于競爭
現代社會競爭極其激烈,缺乏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的人必然會被社會所淘汰,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全面轉型的重要時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而體育教學就是一個最佳的培養途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因勢利導、順勢而為,組織開展各種體育比賽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體育比賽一般較為激烈,學生為獲取成功往往會調動自身潛能、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在與人競爭的過程中會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之間的差距,從而增強奮起直追的拼搏進取精神。另一方面,激烈的體育比賽能夠促使學生為取得成功而克服種種阻礙,突破自身限制,以必勝的信念勇往直前。舉例來說,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接力賽跑,鼓勵學生大膽參與以克服懦弱怯場的不良心理,刺激學生全力以赴超越他人,這種競技精神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意義重大,也是其良好心理素質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初中體育教學并不是文化課程的調劑品,它以獨特的、綜合性的教育價值來鍛煉學生的體魄、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對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構建至關重要。教師要善于運用因材施教、挫折教育以及體育比賽等教學方法或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堅強不屈的品質、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參考文獻:
[1]周勇.中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新課程學習(中),2014(2).
[2]萬叢靈.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心理素質鍛煉的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
[3]代峰.淺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學園,2013(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