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曉
摘 要:現如今,我國大多數小學學校都開始重視關于學生藝術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對于學生的美術教育教學。從認識理解和了解美術這一角度出發,要實現小學生在美術教學課堂中創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首先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增強知覺感知以及感覺感知。因為想要引導小學生探尋到大自然的魅力的話,就要求教師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創新意識,開展創新性教學課堂,鼓勵學生在大自然中學習和探索,從而進一步親近和了解大自然的美麗和色彩,從而根據大自然的色彩將其應用到美術的線條和畫面的構建當中來,從而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因此,在探究我國現階段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的不足之上,探究如何利用大自然以及其他輔助性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能力;教學策略;措施及建議;教育教學
新課標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教育部門正在大力推動綜合素質教育的發展,期望以此鼓勵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由于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也只是純粹、片面地重視語文和數學這兩科,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國民文化素養的美術教育卻沒有一片自己的天地。跟體育一樣,美術教育成為了擺設,素質教育也只做了表面功夫。尤其是類似于體育和美術教育這種在考試的階段中要求不高的科目來講始終得不到教育部門的重視。美術教育更是無法引起學校管理部門的重視。這就導致了學生長期以來無法得到全面、有效的發展,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因此,探究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并且有意義的。
一、現階段我國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我國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教育觀念落后。現階段我國教師由于教學條件落后,例如教學設備的局限性以及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對于美術教育和美術學科的探索性還是不夠。在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學生應該更注重對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但是通常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還是存在著一些落后的思想情況,他們的教學模式還是基于陳舊的美術技巧技能,在授課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傳授,而幾乎忽略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以及美術理論知識的教授。教學地點往往局限于教室,美術學習通常需要室外寫生以及對美術學習工具的高要求。這些都導致學生不太重視美術學習,沒有真正體會到美術學習的樂趣,在對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教材依舊是學生學習的唯一來源,使用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只是簡單地照葫蘆畫瓢,無法真正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對美術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性,從而阻礙了他們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
首先,想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教師可以多多籌備多彩的藝術活動。在對美術的學習過程中,課堂以外、學校以外的藝術活動都是學校藝術教育的核心構成要素。在籌備這些多彩藝術活動時應該充分考慮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并且要結合學校教育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以學生為中心,人情化遵循學生的主體性以及自主選擇性的特點,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各式各樣的校外藝術活動。學校在開展這些藝術活動時應該做到有計劃、有具體措施、有師資力量、有安全保證。除此以外,學校還可以籌劃一些興趣社團部門,例如,繪畫興趣團、聲樂興趣團、舞蹈興趣團等社團組織,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藝術社團活動,舉辦各種表演、比賽和展覽等。以多彩多樣的社團活動帶動學生的參與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彰顯學生的個性,使得學生能夠有機會、有空間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展現自己的藝術才華。
另外,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教師還應該增設多元化評價方式。增設對美術課程學習的多元化評價是美術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評價學生的作品十分重要。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多樣性,應該要擯棄以往的采取統一標準來衡量多元物品的行為。在對學生美術科目學習的質量評估時應該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不同表達方式以及個體差異性,不能將所有學生的評價標準以及作品一概而論。具體而言可以采取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的方法。通過生生互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評價過程中由于教師的主觀性而導致的評價過程中的單一、籠統等問題。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給學生之間增加溝通交流的機會,還能培養學生的學習和表達能力,使美術教育能夠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是以座談的方式進行評價。座談的對象是學生和教師。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雙方評價,雙方都可以發表對彼此的看法,使教師和學生能夠共同進步。
小學美術教學是一門藝術,而小學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想象和創新能力,只是有待老師進行開發。因此,教師通過籌備多彩藝術活動、增設多元化評價方式等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激發自身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蘭靈.小學美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淺談[J].美術教育研究,2017(2):140.
[2]杜琴君.試析小學美術教學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7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