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狄
摘 要:小學英語是學生形成英語語言能力與跨國際思維能力的基本,但前提是要讓小學生建立完善的、便于靈活調用的英語知識結構,使其將零散、多樣的英語知識重新整合為一個有相互關系的知識結構。對此,教師可以以思維導圖為主,以思維導圖教學促使英語知識越來越顯化、清晰,使小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英語知識的相互關系與系統脈絡。從教師提供設計思維導圖的范本與模板、鼓勵小學生自行設計思維導圖、鼓勵小學生以合作交流完善思維導圖三個角度分析以思維導圖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導圖;組織策略
為了跟上教學計劃,擴充一節課的知識容量,多數教師都會以“灌輸式”教育組織英語知識理論教學,或多或少地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發展,導致小學生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存在碎片化、不連貫等特點。思維導圖是以圖文并重的方式,將與關鍵詞有關的各個知識點用層次分明的箭頭、文字、曲線等標注知識的隸屬關系,使學生根據英語知識的關系建立記憶鏈接,充分調動自己的智力學習英語知識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實際上是通過模擬人類左右腦的工作機理而發明出來的一種思維工具,能夠切實改善小學生的記憶效果,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能力與學習能力。
一、教師提供設計思維導圖的范本與模板
小學生是一群善于模仿與創造的學生群體,教師的所作所為與解題思路都是小學生模仿的主要對象。在思維導圖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提供思維導圖的設計范本與模板,在課堂小結、知識總結等多個教學環節設計思維導圖,以便讓小學生了解設計思維導圖的步驟與要求,使其模仿教師的教學行為展開積極練習。
思維導圖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樹狀圖、圓圈圖、氣泡圖、流程圖等,且制作思維導圖的信息軟件也很豐富。在課堂教學中,我會用多媒體演示自己常常使用的思維導圖軟件,即Mindmanager,Xmind,iMindMap等。在英語教學中,我會專門抽出一節課時間講解這些思維導圖制作軟件的操作技巧,講解各個思維導圖類型的常用領域,訓練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對思維導圖有初步的認識。當然,在課堂上,我也會結合具體的英語內容展示完善的思維導圖,向學生表述我在使用各個思維導圖時的思路與設計依據,希望學生可以潛移默化地意識到思維導圖對學好英語的重要性。
二、鼓勵小學生自行設計思維導圖
鼓勵小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設計思維導圖是突出小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基本表現,便于發揮小學生的知識建構能力與繪圖能力。小學英語教師也應該以此為基礎,通過小學生所設計的思維導圖分析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了解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與不足,以便確定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計劃。
就如在“A new student”一課中,筆者便鼓勵小學生按照本課英語詞匯設計思維導圖,希望他們可以了解本課詞匯的內在含義與知識聯系。通過分析,小學生認為本課所學詞匯的關鍵詞為“school building”,然后匯總了本課單詞。下面,筆者將展示本節課的思維導圖:
三、鼓勵小學生以合作交流完善思維導圖
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智力水平與繪圖能力存在客觀差異,他們對某類英語知識的理解程度也決定著他們所繪制思維導圖最終的呈現結果,所以可能會出現針對一個主題,小學生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卻多種多樣的問題。對此,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合作、多交流,在探討與集體分析中總結出各個思維導圖的缺陷與優點,以便小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完善思維導圖的內容與結構形式。
一般情況下,每當小學生設計完個人思維導圖之后,我鼓勵選擇同一思維導圖類型的小學生組成合作小組,使其在組內對比各個組員所設計的思維導圖。小學生可通過集體討論分析自己所設計的思維導圖存在的內容不完善、結構混亂等問題,展示自己的理解思路,然后在同伴的幫助下完善各個小學生所設計的思維導圖。然后,選擇不同思維導圖類型的小學生便可在講臺上展示自己所設計的思維導圖,說明這種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
總而言之,以思維導圖組織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更符合小學生喜歡形象化、直觀化知識的認知特點,便于小學生摸索出學好英語的客觀規律,穩步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能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便應就思維導圖操作技術展開技術培訓,鼓勵小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充分發揮小學生的學習才能。
參考文獻:
[1]劉青青.有關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基礎教育研究,2015(7):66-68.
[2]李雅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6):146-14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