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龍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很大的幫助。對小學生來講,數學的學習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積極轉變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針對小學生特點,數形結合可以將相對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優化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進行。數形結合是指將較為復雜的問題,通過轉化的形式,用圖形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種方式可以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將抽象問題變得形象、具體。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一、運用數形結合教學方式的意義
數形結合的方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深化對數學的了解和認知。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數學的內涵,將問題中隱性的知識點挖掘出來,幫助學生有效解決數學問題。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無形中向學生傳遞著一種解題思想,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使小學數學教學得到更好的優化。數形結合是教師在講課過程中經常會運用到的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不僅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便利,也方便了教師進行知識的講授。有很多相對抽象的問題依靠教師單純的講解,作用并不大,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將教師要教授的內容,以及講授中的重點和難點很好地體現出來,節省了教師占用的課堂時間,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運用數形結合的教學策略
(一)運用數形結合方式,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觀看圖形的情況下,更好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將圖形和問題有效地結合起來,發現二者之間的聯系,這種教學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將問題轉換成圖形的形式使抽象問題變得直觀、形象,學生在利用數形結合解題方式的同時鍛煉了自身的解題能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活躍,而不是固定在一個模式之中[2]。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課程相遇問題時,由于學生對題目的認知比較模糊,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樣尋找問題的突破點,這時教師就可以將數形結合的方法引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畫圖中更好地理解問題內容,對類似問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理清自己的解題思路,逐漸增強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解題水平。
(二)在運算中強化學生對數形結合教學方式的認知
在向學生講授運算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數形結合的思想應用到其中,讓學生產生最直觀的感受,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也可以將數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學生學習小學乘法時,教師就可以將直觀的形象引入數學課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乘坐的公交車有幾個車輪?學生會回答四個,教師接下來再問,那如果是兩輛呢?以此進行類推,讓學生對乘法產生一定的認知,自己可以主動加入到課堂學習中,這種方式相對于直接講授知識點有明顯的優勢,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有對比和想象的對象,可以使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三)在數形結合的模式下發現數學規律
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很多知識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存在一定的規律,單純地依靠教師進行講授,很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不夠深刻,利用數形結合的方式可以發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存在的規律。例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第四單元“垂直與平行”時,學生對教師講解的概念和定義無法很好地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和垂直、平行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播放出來,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垂直、平行的規律和特點,加深對垂直與平行的理解和認識。運用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學習的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很好開發。
(四)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多數學生認為學習數學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數學知識的解答也是圍繞數學的定義、定理、公式進行運用和計算,缺乏實際的學習樂趣。通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轉變學生的這種想法,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新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可以在數形結合的教學模式下逐漸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解決,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會有抵觸情緒,而是以一個相對放松的心態去學習。
總而言之,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將數學中原本抽象的問題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使小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對知識的認識更加深刻,促進了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運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