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于每個孩子而言,從出生開始就伴隨成長,直至成人,這種教育是學校及整個社會教育的基礎.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成功與否,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虎媽狼爸在網絡上的躥紅,在社會上引起一片討論聲,社會各界均對此家庭教育方式持不同的觀點,本文從家庭教育方式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出發來討論此種教育方式的弊端,進而對其進行否定。
一、“虎式教育”現象
該書重點講述了蔡美兒是如何以高度期待與嚴格的“虎式教育”方式教導兩個女兒的,在與孩子“斗智斗勇”的嚴格管教和精心培養下,兩個女兒秉承了華人的優秀傳統,在音樂、學業、言談舉止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并在當地被譽為音樂神童。當然,教育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焦點在于教育孩子究竟是該采用西方式“放養”還是東方式“圈養”的教育方式,大家都將蔡美兒的“虎式教育”方式默認為中國式的嚴教。但有趣的是,對中國母親的調查表明,可見蔡美兒的教育與中國當下的教育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既然“虎式教育”在國外被標上中國式教育的標簽,但是它又與當今中國的教育方式不相吻合,本文將重點分析二者的同與異,以期對“虎式教育”合理定位,讓世人對“虎式教育”有更加全面而準確的理解。
二、“虎式教育”與魏晉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異同分析
在古代學校教育不夠發達和普及度低,教育集中在上流統治階層,以及“家本位”思想主導社會的大背景下,家族教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不言而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族教育堪稱中國古代家族教育的典范,其宏大的規模、體系化的教育思想、培養出的精英人才,均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從產生背景、教育性質、教育目的、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族教育都有著積極而廣泛的可比性。
(1)教育性質的異同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族教育是封建社會壟斷朝廷和政權的門閥世族,為了維護家族利益和個人權勢,期冀門第永葆不衰,努力向家族子孫傳遞繼承發揚家族門第的觀念,嚴格要求子孫奮發圖強讀書學習的一種家族式的教育方式。
“虎式教育”是一種美國華裔家庭精英式的家庭教育,具有跨文化、多元化的特點;強調家族榮譽感,于“富不過三代”的危機感之中堅持嚴格苛刻的早教。
二者的相同之處都是要通過家庭教育激勵子孫刻苦讀書,提高自身素質,以此來維護大家庭的利益;都帶有深深的憂患意識,一旦子孫墮落,將對家風的延續產生嚴重的破壞后果,因此家教極其嚴格;都屬于維護小集體利益的自保性質的狹隘的教育理念。
前者的范圍廣大,家族系統龐大,后者只是蔡氏一支,力量薄弱,規模和影響均比不上魏晉南北朝的家族教育,帶有更多的個人教育色彩,缺乏成體系的家教規范。
(2)教育目的的異同
魏晉南北朝時期朝代的更迭太頻繁,但是舊族仍然可以在新朝供職,最重要的是士大夫要謹言慎行,同時努力維護家族內部的團結,防止家族內訌。因此,這個時期的家族教育,不同于其他時代,它的特殊性在于不關注改朝換代和民族興廢,只關注門第的鞏固,家族利益和家族地位的維護。培養合格的家族人物,也是為了進一步鞏固門第,這才是家族教育的根本目的。
“虎式教育”一直在強調“富不過三代”的憂患意識,要求子女一定要優秀,要出人頭地,維護蔡姓家族的海外地位。但是從本質上講,“虎式教育”更看重的每一個家族個體成員的成功,光耀門楣、保存蔡氏家族的壓力只不過是推動個體更加優秀的動力而已。
(3)教育形式的異同
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教育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世代相授的家學”、“由延師發展為‘家館’的教育形式”和“以家誡、家訓等形式進行學識禮法的垂范式教育”。
“虎式教育”主要采用家庭教育的形式,由父母共同教育子女,其中母親起著重要的家庭教師的作用;蔡美兒為了嚴格規范女兒,除了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孩子們還參加正規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同步進行。
不同之處在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家族教育還聘請教師到家中設塾置館教學,這是因為當時學校教育(官學)衰微。蔡美兒在家庭教育之余,規范嚴格系統化,蔡美兒的“十不準”更隨意化、簡單化、個性化。
(4)教育原則與方法的異同
方法和原則:顏之推非常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他認為兒童教育應該從胎教開始,越早越好。因為幼兒心地純潔,可塑性強;,可以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第二,家庭教育要處理好嚴與慈的關系,教育本身就是愛子女的一種表現。第三,要注意環境洗染對子女的影響,父母要引導子女慎重地選擇子女,與善人交流,防止誤入歧途。第四,在學習態度上,要勤學、虛心、惜時。
“虎式教育”強調要用嚴厲苛刻的家庭教育管理子女,因為孩子通常不會主動去努力,家長必須要嚴格督促子女,對子女進行“挫折教育”;孩子的前途很重要,家長必須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主動為他們做出“對的選擇”,當孩子在被動地接受中慢慢取得成功時,就會漸漸愛上他們討厭的事情;蔡美兒也非常重視讓女兒接觸優秀人士,她會全家出動,帶女兒奔赴外地拜謁著名的音樂大師來提高女兒的音樂修養。
“虎式教育”和“顏氏教育”都強調要加強對重視環境的習染作用;要求子女要勤奮刻苦地學習。不同之處在于,“顏氏教育”對于叛逆的二女兒,她明知女兒的興趣所在,還逼迫女兒練琴,致使女兒叛逆情緒日益嚴重,自己和女兒身心俱疲,這種教育方式就走向了極端。
(5)教育內容的異同
儒學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后,漸漸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成熟的正統思想,社會上層人士都以研習儒學為主。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又盛行,這就使當時儒學為宗的家族教育摻進了部分玄學的內容。
江喆 天津市武清區庸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