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實驗,針對現行的英語考試和考試練習,比較研究開放式和選擇式完形填空試題,說明在編寫完形填空試題尤其是選擇式完形填空試題時,命題者必須充分考慮影響試題難度、區分度和效度的兩個極其重要的因素一一考點層次因素和推理因素。
關鍵詞:完型填空 策略 探究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題一直以來以其綜合性而著稱,它既考查考生宏觀上對文章結構及語篇材料的把握,也考查考生對微觀語境的聯系及行文邏輯的判斷。完形填空突出強調考生對語境及語句理解的精準度,突出對語篇材料的深度而非概要的理解。本文力求從新的視角來審視完形填空語料中詞語、語句和語篇間存在的隱形關系以及完形填空在選材上的人文性,以突破完形填空這一普遍制約考生的瓶頸。
第一,完形填空語篇材料在挖空前的特點是結構完整、前后連貫、意思通順。因此,關注句子中詞語間原本存在的范疇關系是判斷正確答案的有效途徑。
例1.From that day on, Simon hadsat up straighter,paid more attention,3more,and became happy.
A.slept B.smiled C.shouted D.quarreled
解析:句子中的短語“sat upstraighter,paid more attention”及“became happy”均屬于同一范疇,即描述從那天起Simon的積極表現,四個選項中只有smiled與上述短語互為同一范疇。故選B。
例2.In winter,Mr.Greenberg doesnot act like other New Yorkers He looksaround at 4.He stops when he 5 someonewithnogloves.
4.A.cars B.people C.street numbersD.trafficlights
5.A.helps B.chooses C.greets D.sees
解析:第4空填入的詞應與第5空后的“someone”一致,即表示人。故選B;第5空填入的動詞應與第4空前的
“looks around at”范疇一致,即表示“看”的行為。故選D。
第二,完形填空語境中的句子之間看似獨立,實則充滿了隱形聯系。語境中的句子間往往存在總分關系、并列關系、因果關系、轉折關系或遞進關系等。洞察句子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有助于提高判斷的準確性。
例3.In Simon’s case,the gradeswere awfully low.He couldn’t read hisown handwriting.6 he was a brightstudent.
A.or B.AndC.ButD.So
解析:空格前主要突出說明Simon的學習成績差,空格后又提及Simon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不難看出前后構成轉折關系。故選c。
例4.8 me,Simon had become adifferent person.Simon’s mother told mehow grateful she was for the self-respect Ihadnurtured(培養)inher son.
A.In spite of B.Apart from C.As forD.Because of
解析:第一個分句中,狀語和主系表之間存在因果關系:Simon變成了另一個人,這是“果”,“因”是我對他的影響。故選D。
例5.n runs in the 11.Michael’sfather always helped the poor as hebelieved it made everyone happier.Michael Greenberg feels the same.
A.city B.neighborhood C.companyD.family
解析:本句與下文構成總分關系,設空句子實為本段主題句。下文敘述了Michael的父親一直幫助窮人并以此為樂,Michael也有著同樣的感受。因此可知判斷,這是一個“家庭”的傳承。故選D。
第三,完形填空題語段材料間往往存在大跨度的語境聯系,考生只有在駕馭前后語篇聯系的基礎上方可作出正確判斷。這類設題往往跨度大,只有建立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才能選出正確答案。(為說明語境之間存在的大跨度,下面句子中保留了原試卷中的設題題號。)
例6.(第一段)My sister and Igrewup in a little village in England.Our fatherwas a struggling 36
(第三段)….“Richard,when 1 was23,
my dad suggested me to go into law.And I’ve 50 regretted it.1 wanted to be abiologist,…”
36.A.biologist B.manager C.1awyerD.gardener
50.A.always B.never C.seldom D.almost
解析:第36空需要填入表示職業的詞,根據文章第三段父親所言,父親本想成為一名生物學家,但對于祖父建議父親學習法律一事,父親雖然接納了,但卻后悔不已。因此,第36空應為c,第50空為A。
37.A.famous B.simple C.differentD.skilled
55.A.miss B.1ike C.wonder D.expect
解析:根據首句中兩個分句間存在的轉折關系可知,第37空應選c(different)。根據第一段中第二句“I amhappy that I am becoming a differentperson.”可知,作者對于自己的改變是高興的,因此,最后一段中第55空填入的詞應與“I am happy…”一致,因此應選B(like)。
第四,近年來完形填空選材凸顯人文性,彰顯人文關懷,尤其在文章結尾處針對材料中人物的經歷或所發生的事件進行升華,以教育或啟發讀者,令人回味,發人深省。針對這樣的選材,文章結尾處的設題往往需要填入具有升華意義的詞匯,以達到提升感悟的目的。這樣的選材往往具有較強的思想性。
例15.A pair of gloves may be a 35thing.butit canmake abigdifferenceinwinter
A.small B.useful C.delightful D.comforting
解析:小手套彰顯人間大愛。故選A。
例1 9.Sometimes one should considercrossing the line of convention(常規)and enjoy 55 to the lullest.
A.1ifeB.wineC.1unchD.time
解析:有時人們應該摒棄常規的生活模式方可盡情享受生活。故選A。
五、在完形填空語篇中,詞匯范疇、句子間的聯系及語篇跨度往往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要想較為出色地完成一篇完形填空的所有設題,需要靈活結合語篇用上述技巧來解決問題。下面以2014年全國卷(新課標I)完形填空的完整語篇來綜合分析本文所述的答題策略。
本文為議論文,講述不同年齡段的人都會憧憬自己所期盼的事情,但夢想成真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心里就會對這些事產生厭倦情緒。
全文20個設題中,有13個題直接涉及詞匯的范疇一致I!生,具體是41,42,43,44,46,50,52,53,56,57,58,59,60。這些設題均可依托上下文中的詞語范疇進行解答。48,51,54題所在設空的前后句子之間存在轉折關系,通過前后對比即可判斷處正確答案。45,47,49,55題屬語境跨度題,需要聯系上下文才能作出正確判斷。具體解析如下:
41.A。詞匯范疇題。根據首句中“Asa general rule,…”可判斷,41空填入的詞在語義上應和rule一致,故為principle(原則、規則)。
42.D。詞匯范疇題兼語篇跨度題。根據下文提到的幾類人children,adolescents,young people及people toretire可知,此處填入的詞應用于概括上述所列舉的詞,故為ages。
43.c。詞匯范疇題。根據后面的withtheir new toys,孩子們應該是“玩”玩具,故為playing。
44.B。詞匯范疇題。此次填入的詞應與上文的excited在范疇上保持一致,故為interest。
45.A。語境跨度題。這些被孩子們遺棄在地下室的玩具就是他們之前玩的玩具,故為same。
46.D。詞匯范疇題。根據并列連詞or可知,填入的詞應與unfinished一致,故為half-filled。
47.B。語境跨度題。此處待填內容應為曾經感興趣但現在不再有興趣的東西,即曾經的興趣(passl。ng i。nterest)。
48.c。句子關系題。根據下一句中的轉折詞however可知,剛開始時孩子們樂意照顧寵物,而短暫的一段時間后,照顧寵物就變成了一種負擔(burden),進而被推給了父母。
49.B。語境跨度題。解析見48題。
50.D。詞匯范疇題兼語境跨度題。根據43空前的“excited”可知,此處表示剛進入高中的青少年也激動不已,但很快他們就盼望著畢業離校(graduation)。
51.A。句子關系題。根據本句中的but可知,前后為轉折關系。解析見50題。
52.c。詞匯范疇題。根據上文中的the young adults及下文中的people toretire可知,此處的詞意范疇為成年人(adults)。
53.B。詞匯范疇題。與now complain(現在抱怨)形成對比的是最初拿到(obtain)駕照時的渴望(eagerly)。
54.B。句子關系題。解析見53題。
55.D。語境跨度題。根據上下文可知,這里表示他們在退休前計劃(plan)做的事。
56.A。詞匯范疇題。根據下文列舉的活動the golfing,the fishing,thereading以及the other pastimes可知,這里填入的詞應為描述休閑活動的詞,四個選項中,只有great與語境吻合。
57.A。詞匯范疇題。根據上文中的before及下文中的after可知,這里應為表示時間的詞。
58.D。詞匯范疇題兼語境跨度題。根據44空后的soon一詞可判斷出正確答案。
59.c。詞匯范疇題兼語境跨度題。此處填入的詞應與45空后的put away及49空后的is handed over to一致,故為left。
60.B。詞匯范疇題兼語境跨度題。根據45空后的toys一詞可判斷出正確答案。
本文主要從完形填空語段材料中詞匯的同一范疇性,句子間存在的隱性聯系、語篇的跨度聯系及選材的人文性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歷年典型高考試題為例進行論證。只要考生在備考過程中多關注完形填空語料中設空處待填詞與未設空詞語間的范疇關系、句子間存在的聯系、語境跨度及人文關懷,就可駕馭完形填空語篇并作出準確判斷。
英語完形填空考試講評策略
在明晰文章主旨大意之后,引導學生關注在理解段落邏輯關系、行文脈絡中發揮關鍵作用的詞語,逐段進行語篇分析,幫助學生在閱讀信息缺失的文本的過程中,通過捕捉關鍵信息點,理解語境,建構起銜接自然、語意連貫的完整語段,使補全后的語篇,成為邏輯合理、文脈通暢的有機整體。
“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文本展開心靈對話的過程”,閱讀信息缺失的文本的過程同樣如此。在補全信息時,讀者需要順著作者的思路,將自己融入文中的語境,結合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理解作者的感受,仔細揣摩、體會作者想表達的思想。在講評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整體理解語篇的基礎上,結合試題中文本的特點,圍繞已有的關鍵信息引導學生走人作者的心靈世界,設身處地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
一、展開語篇分析
在2013年卷完形填空題的講評教學中,筆者在指導學生通過探究解決上面幾個層次后,著力引導學生開展短文語篇分析,在分析語篇的過程中,感悟推理判斷的思維方法。
第一,圍繞whym詞,分析第一段內容結構。文章第一段圍繞關鍵詞why展開,闡述了“學習一門新語言”的兩種可能動機。…think aboutiswhy.1)…need it for a practical reason.such as yourjob or your studies.2)or perhapsyou’reinterested in the literature.films ofmusic…3)…how much it will help tohave a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即1)為了工作和學習的“實際”需要;2)為了達到了解異國文化的目的。最后一句總結點題,與句首呼應:掌握了這門外語知識,我們會受益匪淺。“why”一詞就將整段凝聚成一個整體。
在呈現上述分析過程時,筆者著力引導學生體會捕捉關鍵詞、聯系上下文推理分析的方法,與這個銜接鏈相關的37題、38題和39題的答案便不講自明。
第二,追尋methods—詞,分析第二段的行文邏輯。作者在文章第二段提到兩個方面:1)傳統課堂是學習一門新語言的理想開端。2)學習語言需要時間,使學習成為一種日常行為,至關重要。這兩個方面實質上是關于學好語言的方法的問題。
第三,抓住giveup短語,分析第三段的結構層次。文章第三段圍繞許多人“放棄”學習語言這一事實展開。一方面闡述“放棄”學習的理由:1)年紀太大,學不會新東西;2)害怕學習中常犯錯誤。另一方面提出作者本人的看法:1)研究表明任何年齡都可以學好英語,并且學習有利于大腦健康;2)保持輕松、樂觀的心態,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泰然處之。針對這兩方面的內容,講評中設置問題:(1)What do you thinkmakes people give up studying a language?(2)Whatarethe author’s attitudes?引導學生理解段落結構層次,學會歸納總結,形成以關鍵詞為中心尋找答案的思維方式,促進發散思維的發展。
第四,圍繞progress—詞,分析第四段的思想立意。本段首句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三段指出學習一門新語言的難度,第四段自然就過渡到“學習一門新語言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接著圍繞“努力和付出”取得“語言進步(progress)”為中心,進一步說明當自己能用該語言表達而受到別人肯定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此點明了文章主題。段首出現的progress一詞是理解作者思想立意的關鍵信息,是解題的突破口,最后good luck一詞鼓勵讀者努力學習語言,祝讀者學習幸運,作者的與讀者思想進行交流對話。作者與讀者通過閱讀材料交流對話后,相應的試題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二、歸納考點層次
完形填空題考查學生在對文章大意,主旨思想,層次結構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針對這一特點,學生需了解各選項的考點層次,才能確保所選答案的準確無誤。“完形填空考點的層次是指學生在決定選詞填補空缺時需要考慮的上下文的廣度,也就是這個詞的選擇受什么層次的語境的制約。”教師在講評完形填空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究彌補語言知識的不足,幫助學生處理選項所處語境層次的問題,為正確理解語篇、分析語篇層次奠定基礎。現以2013年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題為例,談談考點層次的問題。在掃除了詞匯知識障礙的的基礎上,筆者對這類試題給學生予以指導,提高認識。依據語義學中“互參規則”,第36題后面的iob、studies兩個詞匯要求空格部分與之照應,說明學習新語言的目的是從“實際的”原因出發;第45題選項routine和本句中的“regularly”體現了的“同義復現規則”;而第50題要依據生活常識,學習中犯錯誤必然讓人擔心(worry)。有了這樣的認識,筆者發現即使在缺失部分信息的情況下,學生仍能依據考點句子層次,憑借已有的詞匯知識和對當前句特定情境的理解,做出準確合理的判斷。故教師在評詳句子層次考點時,不必逐一詳解各選項,做到詳略得當。對句子層次的考查,學生不需要聯系上下文,僅僅運用詞匯知識和對當前句語境的理解便可做出選擇。但是,有些選項僅憑本句還不夠,要求學生了解選項前后兩、三句,甚至前后段才能正確選出答案。在講評時,筆者在學生自主感知的基礎上,呈現選項前后內容,引導學生探究意群,使句子意思明朗化。
由此可見,對段落層次考點的考查,學生必須要弄清該層次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把握該層次語篇結構,才能做出合理判斷。講評時,教師要立足語義,引導學生在理清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及語篇結構層次的基礎上探究語言內涵,幫助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彌補知識的不足,同時感知判斷推理的思維過程,從而達到提高解答完形填空題的能力的目的。
“詞的運用和涵義往往因人們國籍、人種、信仰、環境的不同有很大差異。”(王佐良,丁往道2005:67)完形填空中考查的部分詞匯,有著復雜的內涵、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一定的文化語境下帶有特定的感情色彩。這些詞匯是教師必須分析和講解的重點。例如2013卷第42題:
完形填空題信息量大,結尾往往夾敘夾議,升華主題。這無疑增加了理解的難度。因此在講評時,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短文發展的脈絡,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態度,對短文做出合理的情感猜測。例如:
三、歸納教學建議
《課程標準》指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運用語言的基礎;文化意識有利于正確理解和得體地使用語言”。(《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48)。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完形填空評講進行文化滲透、擴充學生的文化知識,比較中西文化的差異,提高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識。
[1]呂良環.試論英語完形填空講評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11)
[2]李筱菊.語言測試藝術與科學[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
[3]王佐良.丁往道英語文體學引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4]謝天振.譯介學[M].上外教育出版社2005
[5]HallidayHasan張德祿等(譯)英語的銜接[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6]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張彩霞 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