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黃土與桃花:當美詩詞遇上妙經方

2018-12-31 00:00:00陳清華
南腔北調 2018年9期

11.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宋代詞人李之儀有相思病,當屬中醫上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癥”。

先看李白的《秋風詞》: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李白這首《秋風詞》,意思是說,秋風如此凄清,秋月如此明亮。落葉聚了還離散,樹上棲息的寒鴉驚飛而去。想當初我們激情相聚,現在各自在天涯,不知何日再相聚。這一夜,回憶在一起的時光,其情何堪,刻骨銘心。一旦入了相思門,就知相思苦。長相思啊那是永久的惆悵,相思雖短憂傷卻無窮。愛情、離別、相思,早知相思如此讓人糾結、羈絆,倒不如當初就不要相識。

李白的《秋風詞》最后一句相當豁達,人生短暫如白駒過隙,干嘛要悲秋傷情耗身體?

非如此不可嗎?沒有什么事情值得永遠牽絆。

這種感覺,和寫《幽蘭操》時的韓愈不同。我們來看一下韓愈寫的《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大意是說,空谷中的幽蘭啊,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在空谷獨自芬芳,無人采摘無人佩戴,于那蘭花有何傷!

道路不通,我被驅逐歸,究竟為何會這樣!

十四年來,我周游列國,四處漂泊,年年憂心,日日恓惶。

天寒地凍霜雪重重,薺麥生長卻郁郁蔥蔥!

如果不是你受到如此傷害,我不會邂逅你。

薺麥的耐寒茂盛,這是它的本性固有之。

正如君子的傷痛和操守,也是求仁得仁!

韓愈寫的《幽蘭操》主要是感嘆孔子的生不逢時,成了最不幸的懷才不遇之人。

孔子周游列國,屢屢碰壁,啞然失笑。想起自己懷才不遇的一生、顛沛流離的一生,如今無奈再回故土。在返魯的途中,孔子經過山谷,看到生于幽谷中的蘭花,喟然苦嘆。他說:蘭花本來是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于是,他修剪好自己過分入世的旁枝,忘卻不能實現的夢想,返魯講學、潛心修書。

“短操誰彈,月冷瑤琴。”傳說此《幽蘭》琴操為孔圣人作曲,瑤琴以奏。“幽蘭”還不夠,還要伯牙子期的“瑤琴”。后世對這首琴曲的解讀關鍵詞為:“自傷”。蔡邕在《琴操》中寫道:“孔子歷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反魯,過隱谷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嘆曰:‘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乃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逢時,托辭于薌蘭云”。

后來,王菲唱的歌曲《幽蘭操》,歌詞是被改編過的: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眾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蘭何傷?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夢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孫之昌。

這歌詞改得啊,有點望文生義了吧,“揚揚其香”被改成了“眾香拱之”。幽蘭的本性,就是晦形隱跡,隨宜度人,自帶光華,不需張揚也能從眾香中分辨出來的王者之香。何況是空谷中的幽蘭。那是一種沒有任何自憐自惜的恬淡安然,不為情“傷”,也不為世“傷”。如果非要說成是懷才不遇的話,那么,懷才不遇早已經成了幽蘭的家常菜。吃多了星級賓館里的飯菜,最后你會發現,還是老婆做的家常菜養人。一盤家常菜,沒有高鹽,沒有高湯,平平淡淡,卻無病無災,怎么能說是厄運呢?好事啊,求之不得的境界啊。自我安慰也不錯啊,捫心自問,擁有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暴富和暴斃的機會一樣渺茫,這已經是上天最豐盈的饋贈了。行色匆匆地奔走在紅塵里,還可以坦然地活下去、并且活得面不改色心不跳,過得小心翼翼,活得假裝淡定。喜歡畫蘭的鄭板橋曾借蘭花自喻說:“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這正是吃家常菜吃出滋味的感慨啊。

和李白的《秋風詞》對比,李之儀的《卜算子》就沒那么豁達了。

北宋詞人李之儀,名氣似乎不大,但他卻留下了幾句婦孺皆知的名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夜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

在上彊村民編的《宋詞三百首》里選了他兩首詞,其中一首就是被人傳誦千古的名作《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夜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哥哥呀哥哥呀,我好喜歡你。妹愛你,這不是傳說。小女子心中思情泛濫呢。

妹住長江的源頭,哥住長江之尾。日夜思念哥卻總不能見哥,盡管和哥哥共飲一江水。

李之儀的這句詩是化用前人的句子而來。唐人姚合有詩《送薛二十三郎中赴婺州》云:“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東。日日心來往,不畏江東風”。

這江水啥時候停止流淌呢?這幽怨何時不再?惟愿哥心像妹的心那般情比石堅,妹絕對不會辜負相思的情意。

同在江畔住,卻空有思念意,相思情,只見江水而不能見人。江水悠悠如刀,情絲脈脈如水,不能斷思念。

有首流行歌曲唱道:“女孩的心思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女孩的心,天上的云。男孩的心又何嘗不是呢?歷史上始亂終棄的故事都已經老套到不能引起人的關注興趣了。什么山盟海誓、海枯石爛,古今中外的癡情女子負心漢的故事一直在重復上演。“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比山盟海誓還狠,可縱然有這樣的誓言,女子也不能保證不恐懼不擔憂。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真的,這位相思女子最樸實的愿望就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憶君心似長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謝東在《笑臉》中不是唱了嗎?“聽說過許多山盟海誓的表演/突然想看看你曾經純真的笑臉……書上說有情人千里能共蟬娟,可是我只想把你手兒牽”。人的感情世界原本就復雜,愛情反復無常的事情更是司空見慣,有時候,愛得越深,傷得越重,憂得也越深。

愛很幸福,有時候也很折磨甚至很傷人。無愛的婚姻,很苦;有愛的傷害,也同樣苦,靈魂受盡了反復的折磨,那滋味不好受的。人世間,再驚濤駭浪的愛情最終都要歸于平淡的婚姻吧,而婚姻無非柴米油鹽。日日深情、魂牽夢縈、朝朝暮暮相思的是愛情,尚未走進婚姻的愛情,帶著憧憬,帶著期待,總是很美很美,這就是為什么所有童話故事的結局都是:王子與公主歷經千辛萬苦終于走到了一起,從此開始了幸福的生活。至于走進婚姻的王子還是不是那個王子,公主還是不是那個公主,那由讀者自己去想好了。

這首愛情小詞吸取了民歌寫作的營養,寫得淺顯易懂,廣為人們所喜愛,是宋詞中的名篇。一個住在江頭,一個住在江尾,相思一定會通過長江之水傳遞給對方。在這首詞里,兩個相愛的人,雖然不能彼此擁抱、傾聽對方的心跳,但看到江水就像看到了對方,江水成了他們愛情的明證。江水悠悠,思戀不停。長江之水中漾著一個女子千年不息的相思。女子對著江水發誓要永遠忠誠于愛情。

李之儀已經出神了,想姑娘想到出神。為什么會出神呢?

人的肚子里面有兩個“太陽”,一個是足太陽膀胱經,這個足太陽膀胱經走的是后背,從腰背、腘窩到腳后跟。還有一個“太陽”,叫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陽小腸經,走的是肩背。很多人有頸肩綜合癥,肩膀、脖子老是酸疼。各人的情況不同,根據循行的經絡,疼的部位在頸肩,那多半是小腸受寒了,就是說手太陽小腸經這個“太陽”被陰寒的東西蒙蔽住了。小腸受寒的一個典型的跡象就是小魚際那里發青發黑。

頸肩綜合癥的根源在于小腸受寒,如果任其發展下去,不管它,肚子里面這個受傷的“太陽”就會往里面發展——傷心。就是說,本來,正常人把心里面這個神封藏得好好的,包裹起來,不讓寒心。結果呢,現在被人看見了,心神外越,跑出來了。心神外越,就是出神,人就變得特別敏感,正常人感覺不到的東西,他能感覺到。平時聽不到的聲音,現在全都能聽到。沒有把心藏好,神出來了。心扉那里本來有一扇門,現在敞開了。敞開心扉,就會怎么樣?漏氣,漏神,出神,大家都有心跳吧,但是你能感覺到心跳嗎?感覺不到。估計很多年輕人都看了最近流行的國產網劇《我叫黃國盛》,豆瓣評分高達8.2分。有人戲稱這是一部“不現象級”佳作。就是說,在當時的網劇播放量排行中都差不多要墊底了。但驚奇的是,這部劇的口碑卻倒掛明顯,豆瓣評分8.2,79.4%的觀眾給了四星以上的評價。這部國產網劇中有一個細節:老師在非常嚴肅地批評他的時候,他忽然抬頭看到墻上的一張大熊貓照片,出神了,任憑老師怎么批評,他都無動于衷、沒有表情了,他的腦子正在產生一個“以吃養保”的所謂靈感。這個人,一旦出神,他就會對眼前的事情漠不關心,甚至視若無物。

你看那個胸口正中間是不是膻中穴啊?膻中穴的左側、肋骨間隙那兒有三個穴,從上往下依次為:神藏、靈墟、神封。這三個穴都是封藏人的心神的。你看這名字,神藏、靈墟、神封,那都是要你封藏的,你沒事老跟人敞開心扉干嘛呀。你怎么知道別人聽了你的話是嘲笑還是在意啊?你那么暴露心神,不怕傷心啊。該藏的藏,所以,古人叫神藏、神封,就是說,你得把他們封藏起來,別讓人輕易看到。看到了會怎么樣呢?出神。出神會怎么樣呢?睡眠不好。有人說,不是我想敏感啊,我管不住那個心神啊,它要跑出來,我也痛苦啊。所以,治療頸肩綜合癥,你得先想辦法關上心扉,不讓神出來。已經出來了,漏神了,怎么樣?只能補上了。用什么補?用“膠”粘上。中藥里面的“膠”類很多,阿膠、龜板膠、驢角膠、黃明膠、魚膘膠等等。膠類的藥,像阿膠,是用驢皮熬成的,都是血肉有情之品。這些“膠”能把心和血脈里邊的那些漏神的窟隆補上,起到神藏、神封的作用。繁體的“藥”字,下面是一個樂字,就是說,古人已經意識到,角、征、宮、商、羽,都入五臟,音樂能撥動人的心弦,是心神最好的藥。

《靈樞·天年》中說: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楯(闌干),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也就是說:當時的人已經知道,壽命長短與父母雙方的遺傳因素有關。

這個“神”,是白天的叫法,晚上就叫“魂”。不讓神出來的根源在哪?在于保護好人的肚子里面那兩個“太陽”——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神道。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面,從上面大椎往下走,依次為:陶道、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神道這個穴無疑和神藏、靈墟、神封一樣,都是藏神的地方。

關于穴位問題,我曾經專門請教過我的中醫老師李一翔,他擅長針灸,對穴位頗有研究。我問,有個學者說,穴位是屬靈的,所以,解剖的話,根本找不到,因為它不在肉身上面。

李老師說,這么說也可以。“也可以”怎么理解?我問。李老師說:什么叫絡?橫的叫絡。最早出土文物研究發現,人體早期是11條正經,不是現在說的12正經。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它不對稱啊。后來,演變成現在還在使用的12正經。經絡也好,穴位也好,你沒有病,它就不存在。這就像大海中的航線。在船不開的時候,它存在嗎?你看不到這條線,因為它并不是實體的存在。但是,一旦船要航行,你就得按照這個航線航行。那是多少年船航行的安全道路,不按照這個航線行走,就有可能發生觸礁。經絡、穴位也是這樣,它是抽象的,不是實體的存在。你看不見。

《黃帝內經》中有一段話:“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七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聲音;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臟;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人有衛氣;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腘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相應也”。這段話,就是今天常說的“天人合一”理論的具體體現,或者說,暗合了宇宙全息理論。

“地有九州,人有七竅”,其實應該是九竅,除了眼耳鼻口外,還有下半身的神雀(肚臍)和谷道(肛門)呢。“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節”,這個“人有三百六十五節”,指的是人體骨骼有三百六十五塊。《淮南子·精神訓》中說:“天有四時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臟九竅三百六十六節”。我們的老祖宗《黃帝內經》說三百六十五節,只少了一節,相當精確了。人體的穴位共有多少個呢?三百六十五個。

關于穴位,古人流傳有12首中醫經絡古詩詞:

1.漁翁——詠手太陰肺經五穴

少商湖海一漁翁,魚際太淵任轉篷,

漫道經渠不可測,還教尺澤起蛟龍。

2.夜色——詠手陽明大腸經六穴

商陽茅屋二三間,合谷陽溪第幾彎,

九曲池邊云影淡,滿天星斗浴波瀾。

3.秋風——詠足陽明胃經六穴

秋風厲兌內庭西,陷谷沖陽過解溪,

三里未知何日到,幾番翹首欲思齊。

4.野寺——詠足太陰脾經五穴

隱白云中一老僧,大都離俗少人憎,

幾回太白商丘過,汲飲陰陵泉幾升。

5.班師——詠手少陰心經五穴

少沖少府把師班,兵馬神門得勝還,

靈道戰書前日發,而今少海已歸山。

6.觀漲——詠手太陽小腸經六穴

浮萍少澤任東西,前谷淵源繞后溪,

腕骨又通陽谷澗,交流小海欲傾堤。

7.茅亭——詠足太陽膀胱經六穴

茅亭結起至陰邊,通谷浮云四望煙,

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侖遙與委中連。

8.遠眺——詠足少陰腎經五穴

秋高閑眺涌泉邊,然谷太溪豁眼簾,

復溜一帆陰谷去,江山攬勝碧連天。

9.秋雁——詠手厥陰心包絡五穴

中沖孤雁徹云霄,幾度勞宮破寂寥,

轉過大陵來間使,深淵曲澤莫招搖。

10.詠蝶——詠手少陽三焦經六穴

關沖桃李液門栽,中渚陽池次第開,

花落支溝香滿澗,一天井字蝶飛來。

11.別恨——詠足少陽膽經六穴

竅陰別后恨相牽,幾俠溪臨泣杜鵑,

懷抱丘墟情未畢,煩君陽輔寄陵泉。

12.春游——詠足厥陰肝經五穴

云霞煙鎖大敦峰,忘卻行間轉太沖,

坐望中封無路入,曲泉流水聽淙淙。

說完了穴位、經絡,咱接著說李之儀的《卜算子》。

你看李之儀在《卜算子》里寫的,“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夜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暴露心神了吧,出神了,隔著一條江,人家怎么樣他都感覺到。這在中醫上叫“葛根湯癥”。用葛根湯加上阿膠、龜板膠、驢角膠、黃明膠、魚膘膠等膠類的藥,就能把漏神的窟隆補上。

江蘇省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煌在《我臨床最常用的16首經方》(見《名師經方講錄》,主編 李賽美)中說:葛根湯是治療風寒感冒的一個好方。感受風寒以后,鼻塞流涕,頭昏腦脹,關節酸痛。可以趁熱服用葛根湯,汗一出就好了。

現在有很多人經常白天打瞌睡,沒精神,晚上又有睡眠障礙,黑白顛倒,我干脆給他用葛根湯或者麻黃附子細辛湯,讓他白天充分的興奮。因為沒有充分的興奮,就不會有充分的抑制,這是一個矛盾,興奮了以后,到晚上就能充分的休息了。

我有時還用麻黃跟溫膽湯合用,治療一些精神病人吃鎮靜藥后的副作用,像流口水,無力講話,眼神呆滯,就是用溫膽湯加麻黃興奮一下,療效立竿見影,所以麻黃的作用很值得我們研究。

我推測,當年張仲景可能是用葛根湯治療醉酒的,喝醉酒以后,爛醉如泥,張仲景就用葛根湯。吐的厲害了就加半夏,有的第二天腹瀉,就用葛根芩連湯。

葛根湯可能對大腦起作用,所以可以考慮用葛根湯來治療腦梗,治療一些腦供血不足、頸椎病等等。葛根湯還能治療面癱,效果也是不錯的。很多人面癱用牽正散沒效,用葛根湯就有效。

從這句“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來看,李之儀又有比較嚴重的相思病,當屬中醫上的“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又名桂枝龍骨牡蠣湯)癥”。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中說:“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組成與用法是:桂枝、芍藥、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龍骨、牡蠣各三兩。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其功效為調和陰陽、固精安神。

失寐也好,夢交也好,是不是心病?是。所以說,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療的也是心病,就是讓你的心神收斂。

前些天有個西醫朋友問我關于孫思邈的《存神煉氣銘》問題。《存神煉氣銘》是道家辟谷術的上乘之作,講的就是斂氣存神。佛家把過耗精神稱為六賊,眼、耳、鼻、舌、身、意,過用則皆能耗散氣血,使精神蕭索,故“心猿歸正,則六賊無蹤”。孫思邈說:修道的人,開始有“五時”即五個階段。心動多而靜少啦、心靜少而動多啦、心動和靜各自一半啦、心靜多而動少啦,到第五個階段,心一直純粹地安靜,做不做事情,都不受外界環境改變,心不為所動。守住了神以后,自然就會有“七侯”即七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六欲”消失,心安住在“道”,就是得道啦。第二階段,看上去像兒童,選擇合適的地方安居,不讓他人知道自己原來是誰。第三階段,成了“仙人”,自由自在。第四階段,煉身化氣,稱作“真人”,隨意地存在或消失,身體光明自然明亮。第五階段,煉氣為神,稱作“神人”,變化神通、自由自在。第六階段,煉神與物合一,稱作“至人”,神已經通靈,物質與形體沒有固定,可以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了,通了,隨意地變出外形。第七階段,身體超越世界,離開平常的生命形式,與“大道”共同居住在靈妙的境界,通達靈性,物理世界無不通達,修行到這種程度,才到了“道”,不需要迎合誰,這就是“究竟”了。

名中醫蒲輔周先生年老的時候自知有結代脈,但他堅持不服藥,目的就是求其自然、平素堅持斂氣存神的修煉,最終87歲高齡而終。蒲輔周先生的心得是:《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對于精神的損益,“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則目耳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求其自然,佛稱觀自在菩薩。只要心神內守不亂,默默守住丹田就好,若故意憋氣,往往憋出病來。若能長期意守丹田,真正入凈,就能起到由弱轉強,達到任何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治療作用。我在早年,身體就差,多年來斂氣、存神,所以能活到上壽。正氣內存,氣血不亂,何病之有?心神不安,只存軀殼,神魂飛越,定不永壽。在臨床治療上,切勿輕視精神治療,切勿忘記精神作用。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就是調心神的名方,它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龍骨和牡蠣兩味藥物;而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是在桂枝甘草湯的基礎上加龍骨和牡蠣。雖然兩方均含有桂枝、炙甘草、龍骨、牡蠣,可溫心陽,鎮攝收斂,而后者還有白芍養陰,生姜、大棗調補脾胃,這是兩方不同的地方。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是治療“男子失精,女子夢交”的方劑,其方義為調和營衛、收斂固澀。方中桂枝湯對外感癥能解肌去邪,對內傷能調和榮衛。

盜汗,就是現在人說的老出虛汗。這個虛汗在《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稱為“寢汗”。中醫素有“汗血同源”之稱。出汗多就會奪精液。《靈樞·五禁》中說“大汗出之后,是三奪也”,將汗出列為五奪之一。《素問·痹論》曰:“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其中的“陽氣少,陰氣盛”,實即陰陽營衛不調。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桂枝湯調營衛。

我們知道,桂枝湯是治療風寒表虛證的,麻黃湯是治療表實證的。沒有汗的用桂枝湯,出汗多的(自汗、盜汗)也用桂枝湯。桂枝湯“在不同機能狀態下,能發汗也能止汗,起到雙向調節作用”(見《中醫方劑現代研究》,謝鳴主編,學苑出版社,1997年出版)。

桂枝湯加龍骨、牡蠣,使其雙向調節作用更偏向于收斂固澀,能治療下腹抽筋或小腿抽筋。《萬病回春》中治療自汗盜汗的白龍湯,其實就是桂枝湯。現在藥店里面出售的龍牡壯骨沖劑,說是能治療骨質疏松癥,其實,這個道理就是桂枝湯加龍骨、牡蠣雙向調節作用。

《張仲景方劑實驗研究》(彭鑫、王洪蓓主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年出版)認為,桂枝湯對于戊巴比妥鈉閾下劑量,能促進入睡率的提高,對催眠劑量,能延長睡眠時間,并呈明顯的量效關系。既然桂枝湯具有上述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鎮靜安眠作用自不待言了,并且已經被證實。當然它是針對心陽不足、痰飲上凌的失寐、心悸等癥的,而非陰虛內熱的失眠。以桂枝、甘草溫通心陽以行水,芍藥斂陰,生姜、大棗健脾和中,龍骨、牡蠣重鎮安神,加磁石、菖蒲、遠志以重鎮安神。值得一提的是《靈樞·邪客》的半夏湯,文中稱:“衛氣行于陽,陽氣滿,不得入于陰,陰氣虛,故目不得瞑。治法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既通,其臥立至”。此方僅有半夏、秫米兩味,方中半夏和胃化痰,秫米化濁,其所治即《素問·逆調論》的“胃不和則臥不安”,是治療失寐的良方。婦科名醫錢伯煊則經常以此方治療妊娠惡阻,甚至單獨運用。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是由桂枝湯派生而成。大家知道,《傷寒論》第一張方子是桂枝湯。有學者認為第一張“經方”是桂枝湯。桂枝湯滋陰和陽,為群方之魁。所以,當以桂枝湯為蒿矢。

《傷寒論》中關于桂枝湯的條文很多,如“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傷寒論》13)。“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傷寒論》 12)。“太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傷寒論》15)。“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傷寒論》16)。“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傷寒論》17)。“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傷寒論》19)。“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傷寒論》24)。“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傷寒論》25)。“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傷寒論》42)。“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傷寒論》44)。“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傷寒論》45)。“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傷寒論》53)。“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傷寒論》54)。“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傷寒論》56)。“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傷寒論》57)。“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傷寒論》95)。“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傷寒論》234)。“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傷寒論》240)。“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傷寒論》276)。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傷寒論》387)。“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于法六十日當有此癥,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產后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證續在耳,可與陽旦湯”(《金匱要略·婦人產后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桂枝湯的組成與用法如下: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暖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

仲景在“方后注”特別交代了發汗的原則和方法。“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其中提到了服桂枝湯發汗的各種方法,既要 “發汗”又要“惜汗”,驅邪與扶正兩個方面都要兼顧到。

桂枝湯的功效為解肌發表、調和營衛。舉個例子,有的人,總覺得自己年輕,不會得病。夏天貪圖涼快,睡在地板上,結果自己成了“清濕地氣之中人”(《靈樞·小針解》中的話),出現“全身發冷,溶溶如坐水中”。年紀大了之后呢,腰疼,無法直立,夜寐寒冷,出現《素問·脈解》中講的“灑灑振寒”現象。如果不是外感,當屬營衛不調,衛氣虛而內有郁熱。《靈樞·本藏》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也”。

這個時候,就用桂枝湯解肌、益衛氣、調和營衛,用苓桂術甘湯健脾利濕,用甘姜苓術湯溫脾勝濕。方證相符,識證確鑿,效果怎么可能差呢?有是證便用是方,還慮忌什么呢?

由于方證相符,其效如響。該案所用三方均系溫熱之劑。王孟英曰:“胎前產后,非確有虛寒脈證者,皆勿妄投熱劑,暑月尤宜慎之。”然只要識證確鑿,則有是證便用是方,無須慮忌。

桂枝湯這個治療范圍其實非常大。《靈樞·本神》云:“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對于《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中桂枝湯的條文,尤在涇注解曰:“桂枝湯外證得之為解肌和榮衛,內證得之為化氣調陰陽”。魏念庭注解此文時曰:“主之以桂枝湯,意在升陽於胃則思食”。小建中湯是仲景為數不多的補益方劑之一。它具有溫中健脾、調補氣血的作用。正是由于桂枝湯本身的補益作用,故倍芍藥加飴糖之后,才具備如此功效。由此可見,桂枝湯對外不但可以用于風寒表虛證,對內還能“補虛弱,調氣血”(《金匱要略語譯》,中醫研究院編)、“健運脾胃,振奮中焦”、“不僅能緩解妊娠反應癥狀,又利于胎兒的生長發育”(《中醫方劑現代研究》)。

有人認為,桂枝湯加黃芩一味,為桂枝湯證出現內熱者設。

桂枝湯是治療風寒表虛證的代表方劑。桂枝湯就像一個母親,這個母親生了眾多的孩子,如桂枝加桂湯、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加黃芪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桂枝去芍藥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等,以及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等,所有這些以桂枝湯加味的方劑,都是桂枝湯這個“母親”派生的孩子。

在《卜算子》里,李之儀看似淡淡的敘述,卻藏著深情,李之儀說,這叫“意盡而情不盡”。

巴爾扎克說:“婚姻產生人生,愛情產生快樂,快樂消滅了,婚姻依舊存在,且誕生了比男女結合更可寶貴的價值。所以,想獲得美滿的婚姻,只需具有那種對于人類的缺點加以寬恕的友誼便夠。”言外之意,不要想太多,幸福需要釋放焦慮,在愛情里勇敢和直率一些。

李之儀是勇敢的,也是直率的。他的《卜算子》寫的真好,情真意切,除了作者的非凡才華之外,很大程度上還因為李之儀本人正是詞中的讓女子牽戀的情郎,也就是說,這是他本人的愛情故事,難怪。有個善解人意的紅顏知己如此思念自己,能不幸福到心疼嗎?

那么,有人一定和我一樣好奇了,到底《卜算子》里的發誓要永遠忠誠于愛情的女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這個女子叫楊姝,是一名歌妓,而且,他們的愛情是一見鐘情。

這么說,有人更好奇了,歌妓?一見鐘情?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情是這樣的。李之儀是個文人,詞人。文人和騷客是同義詞吧,李之儀也比較騷,很多情的。這方面多少有點像那個喜歡暴露自己苦悶的郁達夫,雖然口頭上說“曾因酒醉鞭名馬,也恐情多累美人”。但,多情是命,改不了的。李之儀本來和歌妓董九相戀,難舍難分,結果最終還是黃了,在最苦惱的時候,遇到更漂亮更有才華的歌妓楊姝,從而一見鐘情。

有人說,你這么說,有沒證據?有。證據是蘇東坡的詩《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其中有這么兩句:“須知李居士,重說后三三”。

古人寫文章很簡潔的,叫惜墨如金。蘇東坡詩里的“三三”是什么意思?三三,就是九,說的正是李之儀在貴州相識的一位營妓,名字就叫董九。李之儀和董九的緋聞當時鬧得滿城風雨,尋死覓活的,蘇東坡自然也聽說了的。

李之儀受到蘇東坡一黨的牽連,也被貶到當涂,政治上遭遇排擠,和董九的事又剛剛分手,痛苦不堪,寂寞難耐,于是,就經常到姑溪河邊散步,借以緩解心中的憂郁和煩惱。

也許李之儀太多情,也許是他命中總有女人緣,就在姑溪河邊,她遇到一個更美的歌妓——絕色女子楊姝。

原來,黃庭堅和一幫文人在喝酒,讓楊姝來唱《履霜歌》助興。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江西詩派的鼻祖,李之儀早就想認識,如今有緣相見,自然喝了不少酒。雖然半醉,他還是注意到了楊姝,楊姝也注意到了他,目光對視的一剎那,兩個人都沒有自己。

李之儀與楊姝一見鐘情。從此,忘記了煩惱,天天和楊姝一起散步,作詩,繪畫,唱曲。楊姝很解風情,在一個微風吹得人心癢的傍晚,楊姝深情為李之儀彈起這《履霜歌》,李之儀聽后,興奮得幾乎暈倒,揮毫作了小詞《清平樂》:

殷勤仙友。勸我千年酒。一曲履霜誰與奏。邂逅麻姑妙手。

坐來休嘆塵勞。相逢難似今朝。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

“邂逅麻姑妙手”,這個“妙手”大約就是纖手、纖纖玉手。李白在《月夜聽盧子順彈琴》描寫女士的這種手:

閑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

忽聞悲風調,宛若寒松吟。

白雪亂纖手,綠水清虛心。

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

纖纖玉手,說明這女士氣血好,健康,像一朵盛開的茉莉花,有春天的氣息。氣血好的女士,就連頭發都像古代的詞牌名——“滿庭芳”,像茉莉花一般,滿庭院的馥郁芳香。你讀讀柳永的《滿庭芳·茉莉花》,開頭就說:“環佩青衣,盈盈素靨,臨風無限清幽。出塵標格,和月最溫柔”。茉莉花潔凈出塵,“冰花舍己芳菲予,雪魄香魂盡入茶”。香氣滿庭,能沁到夢中,在皎潔的月光下最是溫柔。《南方草木狀》中說:“那悉茗花與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憐其芳香,竟植之”。漢代《南越行記》則有這樣的記載:“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彩線穿心,以為首飾”。平常茶非常道。有關茉莉花,還有一句虛名的禪詩:“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難怪,孤清高冷的美女作家張愛玲,對很多人際交往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但她對喝茶卻是“有所謂”的,她酷愛喝茉莉花茶,她要講一段香港傳奇時,因為擔心故事過于悲苦,所以先品一杯“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溶合在一起,讓時光氤氳著茉莉花的香。

和纖纖玉手相反的,是有的女士年紀輕輕,但是,一伸出手來,皮膚干裂、粗燥,像枯萎的玫瑰,自己也感覺手掌煩熱。這種手,在中醫上叫“溫經湯手”。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中說:“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溫經湯的組成與用法為:吳茱萸三兩,當歸、川芎、芍藥、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皮、生姜甘草各二兩,半夏半升,麥門冬一升。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過多及至期不來。

功效為:溫經散寒,祛瘀養血。

徐靈胎稱溫經湯為調經總方,就是說以調治月經病為多,還適用于“婦人年五十所”的更年期功血而屬于寒熱虛實錯雜者。像即《素問·陰陽別論》所謂的“女子不月”,用溫經湯原方溫沖調經,加益母草、炙大黃、川牛膝,或加丹參、益母草、桃仁以催經,引血下行,或以當歸芍藥散合四逆散加味和氣血益沖任,就很有效。婦女帶多經年不愈,以溫經湯加健脾燥濕的蒼術水煎內服,效果相當好。

從溫經湯的組方看,既有溫藥吳茱萸、桂枝、生姜,又有涼藥牡丹皮、麥門。既有活血藥當歸、川芎,又有補益氣血藥芍藥、人參、阿膠,以及調和胃氣藥甘草、半夏。

大家都知道溫經湯治月經不調,溫經湯為什么能治不孕癥呢?《素問·骨空論》說:“此(督脈)生病,從少腹上沖心而痛,不得前后,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素問·上古天真論》說:“陰陽和,故能有子”。溫經湯就是這樣一張調和陰陽寒熱的方劑。

民間所說的“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是中醫理論中的疾病名稱。中醫認為百病起于寒,“宮寒”簡單來講就是“寒凝胞宮”。中醫學稱子宮為“胞宮”,但是中醫講的胞宮,不是指解剖學意義上的子宮,而是一個籠統的生殖結構。

“宮寒”其實是中醫上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總結。中醫學認為:“宮寒”多是由于腎陽虛引起,具體表現為:形寒肢冷、四肢不溫、小腹冷痛、腰膝酸軟、夜尿清長、大便溏泄、月經周期延后,以及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閉經不行等等。

今年1月底,我的中醫老師李一翔曾看了一個21歲的女患者。這個女患者閉經7個月,和她減肥、運動量過大都有關系。她還手腳冰涼,一時半會難好。李醫生四診合參之后,為她開了溫經湯加減:當歸10克,赤芍10克,桂枝10克,生地黃15克,丹皮15克,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麥冬10克,桃仁10克,牛膝15克,茯苓10克,艾葉8克,紫石英10克,菟絲子8克。4付。患者吃藥后反饋,感覺好多了。

西方文化中對愛情和婚姻有個說法,說上帝把人一劈兩半,然后扔到人群里,意思就是說,生命的意義就是要去尋找你的另一半。找到了的,自然就幸福了;還沒有找到的,得繼續尋找。幸運的是,李之儀認為自己找到了另一半。他談真愛的感覺時說:“不待親移玉指,自然癢處都消”,愛情就像一副神奇的藥,手到之處,病馬上解除。

沐浴在愛河里的李之儀,從此淡出政治斗爭的旋渦,在《浣溪沙》中他這樣寫道:“道骨仙風云外侶,煙環霧鬢月邊人,何妨沉醉到如今。”

12.日日花前長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這在中醫上叫“梔子豉湯癥”。

馮延巳,五代南唐人,字正中,可見這個人比較中庸,中規中矩。在南唐中主李璟的時候,官至宰相。為人能不“正中”么?

據夏承燾《馮正中年譜》記載,馮延巳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工書喜詞,而且還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之一,可謂多才多藝;二十多歲以布衣見吳國宰相李昇,授秘書郎,并侍陪其長子李璟在廬山讀書游處;至南唐代吳后,以駕部郎中為齊王李璟元帥府掌書記。李璟即位后,頗受寵信,不久便被拜為宰相。

馮延巳當宰相,仿佛是一生下來就注定的。為什么這么說呢?馮延巳的父親在南唐官至吏部尚書,相當于今天的人事部部長吧。馮延巳從小就跟著父親,可以經常在宮廷里玩耍。南唐第一個君主李昇就對馮延巳說,你多和我兒子李璟來往,你比他大十多歲,可以多幫幫他。這個時候,馮延巳的內心世界說:“不辭鏡里朱顏瘦”。后來,兩個人相處得還挺好呢。

李璟做了太子,自然想起馮延巳,兩個人從小就是好朋友。等到李璟即位之后,迫不及待地要找馮延巳,他要馮延巳來做宰相。

馮延巳的主公李璟,本身就有一種憂郁的詞人氣質,李璟的性格就像《詩經》里說的那樣“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李璟對臣子始終禮遇待之,不像君王,更像君子。中主李璟的詞“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王國維對這兩句特別賞識,說這兩句詞有眾芳蕪穢、美人遲暮之感。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經這樣批評馮延巳的詞:“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與二后主詞皆在《花間集》范圍之外。”

意思是說,馮延巳的詞表面看起來,雖然沒有失掉五代詞的風格,也傷春,也怨別,可是,它的堂廡特別大——正廳和廂房特別大。但是他的詞在《花間集》范圍之外。

當然,王國維還贊揚馮延巳的詞為“和淚試嚴妝”。

“你是誰,讀者?在一百年后,正讀著我的詩?”這是泰戈爾《園丁集》中的句子。光陰苒苒,年華似水,百年之后,有多少人可以不被忘記?又有多少詩詞歌賦,還在被人讀著?

而馮延巳的詞距離今天一千多年了。

上千年來的詩詞歌賦,其數量之多可謂浩如煙海、汗牛充棟,然而正如胡適在《中國文藝復興》中所說,它們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死了的文學”,一類是“活著的文學”。馮延巳的詞無疑是屬于后者,它們廣泛存在于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和中國人那種與生俱來的性情共生。

我們來看看馮延巳的一首最負盛名的詞《鵲踏枝》: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長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

辛棄疾說,“閑愁最苦”。閑即閑情,閑情是什么情呢?不知道,有點莫名其妙。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天天上班,忙賺錢,忙養家糊口,反而充實,沒有時間胡思亂想,可是一旦閑下來,反而有點小小的失落,有一種愁或者哀傷,不知道從哪里就爬出來,無端地涌上心頭,讓人惆悵,讓人憂郁,總之有點小壓抑。心事重起來。所以,有時候工作輕松,閑的時候很多,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天天忙,也不一定是壞事。總之,太忙肯定不好,完全沒事,也不好。賈寶玉有一種愁叫無事愁。沒事干,瞎愁。

愁,是所有詩人詞人共有的情緒,早在東周初年這種情緒就有詩人記載了,比如在《詩經》中有一首《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黍離》描寫的是國破家亡、昨是今非的那種凄涼、悲痛,現在“黍離之悲”就是形容這種情緒的詞。有人認為姜夔的《揚州慢》就有“黍離之悲”。

姜夔在《揚州慢》這樣寫道:“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泠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日子真的經不起過啊,轉眼間,離開揚州很多年了,但揚州還是那么熟悉,怎么忘記“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叫吹簫”呢?“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這種孤獨啊令人惆悵。

馮延巳的詞中有“黍離之悲”嗎?看不出來。他說,誰說閑情可以擺脫掉,不可能的,今天拋擲了,明年春天又回來了,“惆悵還依舊”。新愁舊恨,總在糾結,始終縈繞著。

關于惆悵,葉嘉瑩先生曾這樣解析:“惆悵者,是仿佛如同有所追求,仿佛又如同有所失落,是一種精神上沒有依傍的一種落空的感受”。

我看花飲酒。這么美的花,豈能沒有美酒?怎么忍心它零落呢?喝酒到病、到醉了,但是,我推辭,還喝,掙扎著喝,即使鏡子自己的朱顏憔悴,也在所不惜。

馮延巳當時的地位,當然算得上是富貴閑人,他才在那里擔憂“無可奈何花落去”。愁情很朦朧,似有似無,卻總是揮之不去。新月升起來了,與眼前的樹林相平。行人歸去之后,馮延巳獨立小橋,一任夜風吹滿袖。

曹章慶先生曾經這樣分析說:這首詞,往往被人們理解為表現了馮延巳執著的精神,其實,這是不正確的。我們認為,執著精神是一種理性的精神,它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巨大的熱情,果敢的行動,百折不回的意志,甚至像屈原那樣,為了實現自己的美政理想而上下求索,歷盡挫折艱辛,雖九死猶未悔。而這些都是馮詞所缺乏的。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這種連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其妙的復雜情緒,正是郁悒倘恍、危苦煩亂的焦慮表現。雖然詞人也表明“敢辭鏡里朱顏瘦”,但這種纏綿執著的情緒,卻被“日日花前常病酒”的頹廢行為消蝕殆盡了。

馮延巳的詞讓人想起《紅樓夢》中寶玉唱的那首《紅豆曲》: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后,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里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是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盡的綠水悠悠。紅豆,又名相思子,雖可入藥,卻醫不了馮延巳的相思與愁緒。

根據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論的解析,真正的焦慮癥是“對于外界危險或意料中傷的知覺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就情境而言,不問對象”。“枕簟微涼,輾轉渾無味”、“繚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鵲踏枝》)、“驚覺玉籠鸚鵡,一夜萬般情緒”(《應長天》)等等,都是一種倀觸無端,剪不斷,理還亂的焦慮情結的形象表述。

“日日花前長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其實就是煩惱,莫名其妙地煩惱。這在中醫上叫“梔子豉湯癥”。

《傷寒論》曰:“發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惱。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證是面色紅潤、寸脈大,屬陽明胃經有熱,是由于胃部發酵不正常,腐氣刺激,胃脘那里不舒服,煩躁。這個“心中”,是指胃脘。

當然,一個人愁、煩,也有多種原因,如果是因為脾約導致的煩,當屬“麻子仁丸癥”;如果是因為氣不順導致的煩,當屬“麥門冬湯癥”。

什么是“麻子仁丸癥”?《傷寒論》(247)中說:“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強,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也有類似的文字。

麻子仁丸的組成與用法為:麻子仁二升、芍藥半斤、枳實半斤、大黃一斤、厚樸一升、杏仁一升。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其功效為運脾瀉熱通便。分析麻子仁丸的組成,它是由小承氣湯(藥味相同,藥物比率不同)、枳實芍藥散加火麻仁、杏仁和蜂蜜組成,小承氣湯合麻仁、杏仁潤腸通便,枳實芍藥散行氣止痛。

比方說,一個人經常大便干結、尿路感染、小腹疼痛、痛經,中醫認為這是脾被約了,需要運脾通便。這叫脾約癥。《靈樞·邪客》中說:“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這是古人的看法。什么叫脾約呢?就是說胃強脾弱,脾為胃所約,致脾失轉輸精氣津液之功。糟粕、津液、宗氣這三隧不分。津液獨走膀胱,故小便數。《素問·靈蘭秘典》中說大腸為“傳道之官”。一旦津液不入大腸,那么大便就會干結。麻子仁丸專治脾約癥,故又名脾約丸。麻子仁可以潤腸通便治脾約,可以使胃氣下而腸燥潤,脾氣旺而津歸其道。

這個麻子仁丸是治脾約癥,如果屬于脾大,那就得考慮用鱉甲煎丸了。胡希恕說:“鱉甲煎丸這個藥現配很麻煩,以前在藥店有成藥。現在大概在武昌、漢口有這種藥生產,在北京也有這種藥生產,但是藥廠把這個方子的藥味減少了,所以它就不好使了。在杭州生產的這個藥,挺好使的。我用這個藥治過肝炎的脾大,的確有效果,因為這個脾大,它是有瘀血,不能求急治,用猛攻的方法是不行的,用這種丸藥就比較好。現在一般用大黃蟲丸,也挺好使。”《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胡希恕》中,記錄有用鱉甲煎丸治肝硬化脾大的費某醫案。

如果是肺胃陰虛,那就屬于《金匱要略》里面講的“麥門冬湯癥”了。

什么是“麥門冬湯癥”?這個《金匱要略》里面的“麥門冬湯癥”和前文說的獨自一味麥門冬,不是一回事。前面提到的“麥門冬湯癥”來自《成方切用》,其中云:“一身洪腫者,麥門冬湯主之”。《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中則說:“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金匱要略》里面的“麥門冬湯癥”,是治療肺胃陰虛引起“大氣逆上,咽喉不利、干燥”的方劑。麥門冬湯的組成與用法為: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三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其功效為滋養肺胃、降逆和中。臨床上,常用麥門冬湯合橘皮湯(麥門冬12克,半夏6克,黨參12克,甘草6克,粳米30克,大棗6個,橘皮10克,生姜3片)治療患者的惡心、噯氣、咽喉不舒適、脾陰不足的口干喜涼飲、多寐、苔膩等癥。方中麥門冬生津潤燥,人參、甘草、大棗、粳米滋補脾胃,半夏降逆和中,化痰行滯。

麥門冬湯和竹葉石膏湯均可治療脾胃陰虧的惡阻,因后者有竹葉和石膏,清瀉胃火之力更強。

現在說回馮延巳。他貴為宰相,又和皇上的私人感情這么好,他還焦慮什么呢?為什么痛苦呢?一是黨爭讓他防不勝防,煩惱不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在古代的官場,哪有不勾心斗角的?在政治斗爭中,馮延巳曾經先后三次被罷相,心里沒有恐懼和煩惱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當時的政局不穩,在周圍虎視眈眈下,南唐小王朝能夠保全多久,誰心里也沒有數。國家隨時有滅亡的可能,個人的未來又在哪兒呢?內心的恐懼又怎么能消除呢?

馮延巳在《憶江南》一詞里就表達了這種焦慮與不安、擔驚受怕的悲涼心境。

憶江南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發人離別。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大家看,馮延巳在《憶江南》一詞中所流露出來的,是一種“只怕明年花發人離別”的愁。他說,今天我們相逢的時候,花還沒有開。但擔心明年花開時節,人要離別了。到時候,東風彈淚都沒有人知道。他這種愁是一種個人的愁,你說悲慘嗎?不悲慘,絕對沒有那種“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陳陶《隴西行》那種凄慘。但你要說閑愁也不是,至少不是柳永的那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閑愁。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用今天西醫的話來講,這癥狀像是甲亢。

馮延巳的這種愁緒,有點像納蘭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為什么不忘當初的相遇?是因為當初的相遇特別簡單。詞也很簡單,但正因為簡單,所以最打動人。你再看看納蘭性德的另外一首詞:“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說,想當初,我和妻子生活在一起,煮飯縫衣而已,非常簡單的日子,“當時只道是尋常”,如今,她離我而去了,過去簡單的生活,如今,轉眼成了回憶,所有的平常都在一瞬間變得不尋常……

臺灣作家張曉風在一篇散文中寫道:“客居歲月,暮色里歸來,看見有人當街親熱,竟也熟視無睹,但看到一對人手牽手提著一把青菜、一條魚從菜場里出來,一顆心就忍不住惻惻的痛起來……一蔬一飯里的天長地久,原是如此的難舍啊!”

馮延巳描寫自己愁苦和擔憂心情的詞,看上去也很簡單。除了《憶江南》,還有不少,比如《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斗鴨欄桿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淡泊之中滋味長。再比如馮延巳的另一首《長相思》:

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閑庭花影移。憶歸期,數歸期,夢見雖多相見稀,相逢知幾時。

沒有證據表明馮延巳也是個酒鬼,但是,馮延巳對酒情有獨鐘,確是事實。這從他的詞里可以看出來,比如《金錯刀》:“歌婉轉,醉模糊,高燒銀燭臥流蘇,只銷幾覺懵騰睡,身外功名任有無”。還有《薄命妾》:“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簾幕里,青苔地,誰信閑愁如醉。”——從馮延巳的詞可以看出,馮延巳也是經常喝醉的。借酒消愁,卻是愁上加愁。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美人遲暮,物是人非”,其情何以堪?

馮延巳的詞寫的真好。清代張惠言說馮延巳的詞有“忠愛纏綿”的思想;近代,俞陛云說馮詞有“憂危之念”;現代,劉永濟先生在《唐五代兩宋詞簡析》中則說,馮延巳“詞中表達之情極復雜。有猜疑者,有希冀者,有留戀者,有怨恨者,有放蕩者,而皆能隨意寫出,藝術甚高”。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馮正中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就是說,后來的晏殊從馮延巳的詞中學到了“俊”的美,歐陽修則學到其中的“深”。

但詞寫的好,不等于治國才能好。事實上,馮延巳的政治才能很一般。從他說的一段話中可以看出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先主李昇喪師數千人,就吃不下飯,嘆息十天半月,一個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當今主上(李璟),數萬軍隊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樣不停地宴樂、擊鞠,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據馬令《南唐書·馮延巳傳》) 。

公元960年,趙匡胤的大軍快打到家門口了,南唐即將消失、滅亡,這個時候,馮延巳和李璟這君臣二人還在以詩對話,李璟笑著對馮延巳說,“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馮延巳端正地坐著,回答皇上曰:未若陛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如此馬屁一拍,皇帝竟然忘記了馬上要亡國的事了,龍顏大悅。

這一對君臣啊,你說該批評他們呢還是該羨慕呢?不過話說回來,李璟實在不是當皇帝的料,馮延巳也不該去當什么宰相。他們都缺乏治國之才。

最后,我們來看一首馮延巳的《南鄉子》: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煙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幸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俞陛云在《唐宋五代兩宋詞選釋》中說:“起兩句情景并美,下闕夢與楊花迷離一片。結句何幽怨乃爾”。

俗話說,人生如潮,總會潮起潮落,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帆風順的人生,那是童話。既然人生本苦,何必再給自己“添堵”,不如順其自然,笑對人生。

幸福就是模糊。

順其自然,是老子在《道德經》里為我們開出的一個妙方。只是,后人愚鈍,未能知曉其意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亚洲侵犯无码网址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91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男同|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日本a∨在线观看|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深爱婷婷激情网|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成无码网WWW|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亚洲香蕉伊综合在人在线|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无码丝袜人妻|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主播喷水|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看片网| 色网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五月激情综合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的一页|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久久9966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啪啪网| 国产99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毛片|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 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婷婷|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女人18毛片水真多国产|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欧美黄色a| 精品99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免费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亚卅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天堂亚洲网| 黄色一级视频欧美| 性欧美精品xxxx| 亚洲精品片911|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一区|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四虎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欧美无专区|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国产精品网拍在线|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日本爱爱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啪啪网|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啪啪网|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欧美成人区|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