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關注基礎教育階段中的名校,即優質校在促進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詳細描述了教育公平視野下名校責任的深刻內含,全面闡釋了教育公平和名校責任的緊密關系,并就名校責任在促進教育公平過程中如何作為等問題提出了些許建議。
關鍵詞:教育公平;名校責任;協同發展
一、教育公平視野下的名校責任
1.名校責任是一種情懷
名校責任事實上就是一種情懷,一種真正敢于實現自我社會價值的情懷,一種敢于引導義務教育協同發展的情懷。名校責任不僅在于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青少年,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社會聲譽,以主動姿態、高聲呼吁整個社會共同解決社會存在的熱點問題,以共同維護教育公平的全面夙愿。
2.名校責任是一種擔當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地域差異導致了我國教育發展的不均衡性。如何改變這一局面,固然需要政府的努力,同樣需要名校的主動擔當,需要名校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學校,理應是一個有擔當和責任的教育集體,而名校更應該成為懂得擔當、敢于擔當的學校示范者。它不可能僅僅關注本校的發展,而將更多探究和承擔起整個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
3.名校責任是一種引領
實現教育公平,根本在于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的發展,而教育資源均衡發展需要一批引領者和開拓者,名校理所應當擔當起這個角色,成為引領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名校的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充分發揮名校的強大輻射作用,通過多種形式孵化出更多的名校,增強名校團隊的力量;二是充分發揮名校自身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認清各自優勢,以主動姿態服務于實際,帶動薄弱學校快速發展。
二、名校責任與教育公平辨析
1.教育公平需要名校責任
名校責任就是社會大聲疾呼教育公平的催生物,不但含有“歷史使命和責任”概念應有的內涵,又具有名校自身的鮮活特色與特征,成為教育公平的重要推進力。從系統論的角度講,名校責任和社會責任是一個有機系統,是一個多元要素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是一個責任擔當的共同體。在當今教育公平促成的大潮中,不可回避地面對擁有豐富資源的名校責任,以共同解決教育公平這道難題。
2.名校責任促進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實現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范圍廣、程度深、難度大,需要政府部門的頂層設計和現實支持,需要全社會的深切關注和傾力奉獻,更需要學校自身的奮起直追和切實努力。優質學校以敢于擔當的姿態投身于薄弱學校建設中,以無私的奉獻精神與薄弱學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以促進公平、共建和諧為目標,以實現城鄉教育協同發展為方向,促使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積極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
三、名校責任引領的基本方略
1.構建多位一體的幫扶新模式
(1)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
一對一結對幫扶是在名校確定幫扶目標的情況下,對薄弱學校進行科學分析與規劃,全方位對薄弱學校進行扶持的幫扶行動。優質學校對薄弱學校的幫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到幫扶有計劃、有目的、有結果。在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辦學力量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對辦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給予具體指導,促使一對一的幫扶活動取得實效。
(2)實行定期培訓交流。
建立優秀校長、教師培訓基地,對薄弱學校的校長、教師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集中、分散培訓,傳授其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教學理念,讓薄弱學校的教師在培訓交流中提升自身能力。定期培訓交流,要做到培訓交流有任務、培訓過程有考核、培訓結果有衡量,以促使培訓人員積極投入,保證培訓質量。
2.搭建多元合一的名師新課堂
(1)實行名校、名師送課上門。
優質學校計劃安排本校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名師深入薄弱學校,給薄弱學校的年輕教師提供學習機會,給學生提供與名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通過系列報告會、專題講座、公開課、評課及說課等多種形式,開展送課上門服務,并使此種活動常態化,持續性地對薄弱學校給予支持,為薄弱學校的發展帶來新思維和新動力。
(2)構建雙師教學新課堂。
網絡名師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名師課程的機會,但是也存在缺乏師生互動的弊端。為消除此種學習弊端,雙師教學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和選擇。這里的雙師教學指的是,薄弱學校的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學習名校、名師的網絡課程,同時白己學校的教師進行現場指導、答疑解惑、輔助教學。此種“雙師教學”形式,讓薄弱學校的學生擁有兩位教師,既可以共享名師資源,又可以得到本校教師的面對面指導。
3.構筑協同發展的教育新理念
(1)立足自身比較優勢,滿足薄弱學校需求。
對于薄弱學校的幫扶,必須要對其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其自身條件和發展特點,制定普遍的幫扶實施計劃。同時,優勢學校要立足各自的比較優勢,發揮其專長,采取形式多樣、手段各異的方式方法,對薄弱學校進行有效補給,通過雙方協同努力,有效推動薄弱學校實現跨越發展。
(2)立足合作共贏理念,推動雙方共進發展。
只有樹立合作共贏理念,才能實現同頻共振。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合作,無疑將對薄弱學校的發展產生全方位的影響,有助于提高薄弱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全力推動薄弱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同時,對于優質學校而言,將為優質學校的教師提供難得的教學實踐和科學研究的平臺,共同促進、實現教育公平。
參考文獻:
[1]楊麗華.發揮名師引領作用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J].基礎教育參考,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