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適應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新常態的迫切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充分發揮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先進水平的優勢,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文章就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淺談一些措施與方法,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措施與方法
一、改進備課理念,優化課堂結構
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教學四維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研究學生知識掌握的差異程度,詮釋學生求知的心理特征,進行有層次的課堂教學設計,從而優化課堂結構。
要想優化課堂結構,教師要完整地把握學生的認知過程,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原則,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兼顧優等生和學困生。落實教學目標,恰當地把各部分知識進行搭配與排列,突出優化課堂各環節層次巧妙地組合,充分利用教師課件設計的主觀能動性,優化課堂情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要的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并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實施分層遞進教學。在教學中采取“低起點,多層次”的教學方法,立足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實際,建立完整的學生個案,適當進行“低、中、高”學力分層教學,注重學習過程的評估,促進各層次學生的交織互幫,形成班級聯動,從而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效果。
二、激發主動參與,誘導學生樂學
1.創設和諧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課堂教學中,要凸顯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師生教與學的過程變成科學探索的過程,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創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情境,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做到教師和學生平等,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使學生樂于和教師在課堂上交流,主動學習;其次,要努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態度對待學生之外,還應在課外多接觸學生;最后,要理解、尊重、關愛每名學生,爭做學生的亦師亦友。
2.巧妙運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樂學
信息時代的學校教育教學情況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基礎支撐與創新動力。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許多現代化教學設備進入了初中教學課堂,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現代教學手段與常規教學手段相比,有其獨特優勢,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好大與小、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借助多媒體生動、形象地展示思維的演化過程,直觀地把探究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展現出來,這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迪學生的思維,創建和探索問題的科學方法,誘導學生樂學。
三、精心設計模塊,精細探究過程
1.基礎模塊的設置是構建知識體系的前提
掌握基礎知識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第一目標,也是最基礎的目標,這一目標是緊密結合在第二目標過程與方法中,也為第三目標數學思考與數學基本思想的領悟做好鋪墊。因此,基礎模塊的精細設置是科學構建知識體系的前提,細化、分步實現基礎性問題的理解,是數學教學過程中情境設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基礎模塊設置讓學生經歷過程與方法的實踐活動,對新知識點理解到位、體會深入,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考。
2.時效性模塊的設置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明燈
時效性模塊的設置是立足教材且高于教材的教師主觀能動性的智慧體現。在實際教學中包含兩層含義:(1)新章節或新知識點,針對性設置、配置訓練題組,這與教材的鞏固訓練同旨互補;(2)凸顯時代精神,展現時代氣色,中、高考各地命題緊跟時代精神發展的創新信息問題。這樣的命題給教學以提示:運用數學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是數學素養價值的體現,同時也是踐行第四目標、滲透思想教育的素材。
3.變式性模塊的設置是提升思維能力的手段
設置變式性模塊,要突出思維層次的演化過程,突出數學思考梯度演化的過程,逐步揭開綜合性問題的神秘面紗。這樣能提升學生對中考綜合問題解決的能力,既是數學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又是提升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
4.應用模塊的設置是綜合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
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數學應用是最終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善于指導本地區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從如下幾方面進行應用綜合能力培養探索。(1)從學生直接生活體驗中提煉數學情境,優化課堂情境引入;(2)創新校園實踐活動的設計方案;(3)嘗試園林藝術設計方案,運用幾何圖形,參與美學觀點,嘗試小區模型圖的規劃設計;(4)運用統計學知識,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調研,增強教育的時代精神。
通過以上各模塊的訓練,讓學生深刻感受和體會數學素養是一個人的必需素養,運用數學知識指導生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教師要在教學中深化學生的數學學科情結,科學優化課堂結構,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創新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鼓勵他們敢于想象、勇于創新。
參考文獻:
[1]石艷民.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J].學周刊,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