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討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的英語讀寫備考,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英語教學;思維導圖;讀寫素養
高中英語的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按照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體四層四翼的要求,英語學科要培養學生具備以下的核心素養: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這些核心素養要逐步融入到高考英語試題中,尤其是閱讀理解和寫作部分。在傳統的高考備考中,教師和學生的重心都落在詞匯和語法的備考上,較少去關注讀寫素養的提升。因此,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進行英語讀寫備考至關重要。
一、高考英語讀寫素養的內涵
近年來的新課標全國卷落實核心素養,關注對學生作為合格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核心價值的考查。試題內容廣泛、題材時代性強,充分體現了注重立德樹人、突出文化品格、彰顯文化自信的核心內涵,融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閱讀理解和寫作部分體現尤其明顯。
1.高考閱讀理解部分核心素養的內涵及體現
英語閱讀理解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閱讀能力包括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解碼能力,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語言知識的識別,以及理解文章體現的文化意識;閱讀品格包括學生平時的閱讀習慣和課外閱讀體驗。2017年全國卷閱讀理解題目很好地體現了核心素養考查的要求,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滲透對學生的文化底蘊、學科思維品質、語言交際能力、學科批判精神等學科素養的要求。
例如,2017年全國課標I卷中的閱讀理解A篇。此篇文章介紹了太平洋科學中心的幾個功能區,以及給予該中心支持的緣由和方式。文章最后一段通過介紹該中心的作用和貢獻,說明了為社會捐助的重要性。高考閱讀理解題目的文章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和滲透力,從深層次傳遞優秀的文化品格,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2.高考書面表達部分核心素養的內涵及體現
2017年全國課標I卷的書面表達,要求學生根據設定的情境進行書寫。例如,假設一名學生在幫助外國朋友學習漢語,需要寫一封英文郵件說明下次的上課計劃。此書面表達以中外人際交流為切入口,要求學生作為文化交流的使者,承擔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任,旨在培養學生具備熱愛、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和文化白信的意識。
二、思維導圖在讀寫備考中的應用策略
思維導圖是一種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既簡單又有效。在高中英語讀寫教學中,教師應用思維導圖,能夠清晰、直觀地展示文章的基本框架,生動、形象地描述文章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凸顯關鍵詞,放射狀呈現知識節點,總結重要信息。尤其是遇到內容復雜的文章,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邊讀、邊記、邊總結、邊梳理,幫助學生整理信息,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在英語讀寫備考中,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思維導圖在閱讀備考中的應用
(1)教師備考。
以提高英語閱讀素養為目的的高考閱讀備考,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據落實核心素養的目標要求,針對本年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2018年考試說明和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教師應該利用思維導圖對整個閱讀理解的單元教學的備考進行整體構建。
(2)學生備考。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把文章的具體內容用關鍵詞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整體水平,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閱讀的習慣,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備考時,要利用思維導圖做出規劃,做到目的明確。
在回歸教材文章閱讀的復習時,可以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來梳理文章框架結構,對閱讀文章進行重新認識,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和熱情。另外,教師還要利用思維導圖,重視文章的深層次挖掘和文化的延伸與拓展,發展學生閱讀的技能和策略,促進其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思維導圖在寫作備考中的應用
培養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必須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寫作的基本要求是切題、準確、完整、連貫。內容要完整,要求作文要覆蓋各個內容要點,學生在寫作時應該根據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必要時適當增加合理的情節,使內容更加充實、行文更加順暢。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將內容要點加以梳理,表述要層次分明。
例如,假如你是某健康專欄的顧問David,收到李華的來信,詢問如何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嘗試給他回信并提出相應的建議。一方面,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思路,采用三段式構建文章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通過思維導圖寫全作文要點。
利用思維導圖可以使文章內容更有條理、表達更加清晰、邏輯性更強,可以增強學生的整體篇章意識,加深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教師在讀、寫備考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學會利用思維導圖整理信息,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周巧玲.巧用思維導圖提升思維品質: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