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基于韋伯一致性分析模式基礎上,從知識種類、知識廣度、知識分布平衡性、知識深度四個方面對山東省濟南市2016年和2017年中考試卷與《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三學段(7~9年級)要求進行一致性研究。
關鍵詞:中考試題:課程標準:一致性
一、研究背景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具有指向性作用,教材的編寫、試題的命制、評價的原則都必須參考《標準》的要求,具體實施標準依照《標準》的準則。在義務教育階段,《標準》作為此階段的指導性文件,中考試題的命制與《標準》必須體現一致性。如果一致性程度不夠,考查目標要求過高或過低,則會打破教學規律,這樣不僅不會體現中考的雙重性質,更不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研究過程
1.研究對象
以山東省濟南市2016年和2017年中考數學試題為研究對象,與《標準》做一致性分析。
2.研究問題
以韋伯關于學業評價與《標準》一致性框架為基礎,從知識種類、知識廣度、知識分布平衡性、知識深度四個維度,對濟南市中考數學試題與《標準》一致性研究。因此,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研究分析:(1)知識種類與《標準》一致性分析;(2)知識廣度與《標準》一致性分析;(3)知識分布平衡性與《標準》一致性分析;(4)知識深度與《標準》一致性分析。
3.研究實施
(1)知識種類的一致性。
知識種類的一致性是中考數學試題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點種類與《標準》中所規定的學生學習的知識種類是否一致。若中考數學試題涉及到的知識點種類與《標準》的要求具有對應關系,則兩者具有一致性。
(2)知識廣度的一致性。
知識廣度一致性是中考試卷中試題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考查范圍與《標準》中要求學生學習的范圍是否一致,此研究中知識點的劃分依據是指一個教學事實或是概念,知識點明確而具體,此研究將初中數學課本知識點分為200個。
(3)知識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
知識分布平衡性是在中考試題中對于某些知識點的考查是否均衡。衡量知識分布平衡性運用平衡性指數公式。其中,O=被命中的某內容標準所包括的目標總數,Ik=命中目標的試題數,H=命中該內容標準的試題總數。
(4)知識深度的一致性。
知識深度的一致性是中考試卷中對每個知識點的考查深度與《標準》中要求學生學習的程度是否一致。知識深度指的是對不同的知識技能、學習要求達到的水平程度。根據《標準》中的結果目標將知識深度劃分為“了解”“理解”“掌握”“應用”四個水平。
三、研究結果
1.知識種類一致性分析結果
根據韋伯模式“學業評價中至少有6道測驗題目測量來自每個《標準》的內容,才能滿足知識種類一致性可接受水平的條件。2016年和2017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學試卷中數與式和圖形的性質兩個學習領域擊中相應《標準》要求的領域題目數量均遠遠大于6,其中圖形與坐標領域命中題目數量占學習領域知識點種類的80%,中考數學試題所涉及的題目命中學習領域數量均超過6。因此,2016年和2017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學試題與《標準》均可以接受,且一致性程度較高。
2.知識廣度一致性分析結果
知識廣度的一致性要求命中具體目標數至少占各種類知識點數量的50%。2016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學試題命中目標數均超過50%,函數領域的命中率高達86.4%,概率與統計領域命中率達到80%,故此地區對于函數、統計與概率兩個學習領域的考查較好,其他各領域的命中率均超過50%。2017年此地區的中考試題中,圖形的變化領域命中率高達100%,概率與統計達到80%,其他各領域的命中率也均超過50%。因此,此地區兩年中考試題知識廣度與《標準》一致性較好。
3.知識分布平衡性一致性分析結果
根據平衡指數公式得出,2016年和2017年中考數學試題中各學習領域的平衡指數,如果平衡指數≥0.7,則說明中考數學試題與《標準》要求的知識分布平衡性一致性較好。2016年和2017年濟南市兩年中考數學試題知識分布平衡性指數均超過0.7,且2017年圖形的變化領域平衡指數達到1.0。因此,此地區兩年中考數學試題知識分布平衡性與《標準》的一致性較好。
4.知識深度一致性分析結果
中考數學試題中所考查學生的知識深度要求與《標準》知識深度目標對應的測驗題目至少要有50%符合此目標的知識深度水平。2016年濟南市中考數學試卷中各題目知識點的考查深度要求占《標準》的深度要求比例均超過50%,最高的是概率與統計,達到80%;2017年中考數學試題中函數領域高達92.9%,與《標準》的一致性程度較高。因此,這兩年此地區的中考數學試題知識深度與《標準》的一致性達到可接受水平。
參考文獻:
[1]馮啟磊,王志國.初中數學課程標準與中考數學試卷的一致性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