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訊猛發展以及高職高專課堂的改革,信息化教學因其獨特的優勢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技術迅速全面地應用于高職高專課堂之中,這種信息化手段服務教學,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師生的歡迎;但是隨著信息化教學手段在高職高專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也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呈現出來。本文結合高職高專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教學實際情況,對高職高專課堂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和弊端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高專課堂 "信息化教學""優勢與弊端
隨著信息技術的訊猛發展以及高職高專課堂的改革,信息化教學利用計算機處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多種媒體信息,把多媒體的各個要素先按課堂教學要求進行有機組合,通過屏幕和投影儀顯示出來。這種信息化教學教學因其自身的優勢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服務教學,該技術也迅速全面地應用于高職高專的課堂之中,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好評;信息化課堂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高專課堂中的積極作用: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職高專老師不僅能使用傳統的PPT介紹課堂內容,還加入了focusky軟件的動畫效果,在課堂的演示中展示超多動畫特效,3D縮放旋轉移動的鏡頭轉場特效,使用focusky這款容易操作的軟件,大量精美模板、動畫、圖片等素材應用到課件中,讓課堂內容的演示不僅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而且這些出彩的教學形式的運用,使學生的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得以大大改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信息化課堂教學可以采取教學課件、多媒體教室、互聯網等形式進行教學,把教學內容、知識圖表、輔助材料、課堂練習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直觀地顯現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聽作用,增加課堂活動,減少板書所占用的時間,克服傳統課堂教學板書的單一教學模式,加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教師提升視野,感受到信息化教學的魅力
隨著教學信息化的發展以及學習方式的變革需求,信息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高職高專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信息時代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并逐步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通過信息化教學的實際運用,感受到了先進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
四、教師更新觀念,全方位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技巧
教師在平時的課件制作中除了使用最常用最傳統的PPT,還可以使用如超星、藍墨云、智慧職教、云課堂等等多款實用的軟件和網絡平臺,更新了教師觀念,全方位多層次地提升了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
但是隨著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一些具有共性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呈現出來,信息化手段在教學中過度的運用在一定程度影響了教師的教學。
五、過度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影響教學效果
老師制作課件首先考慮的是把課件做的花哨,做的復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變化,不同程度地忽略對教材的重難點的分析,不可避免地在課件中插入大量與課堂內容無關的聲音、圖像等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演變成了精品課件的展示活動。下課后學生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有趣的動畫,學生精力不再集中在教學內容上,而是被漂亮的界面所吸引,忽略了課堂上傳授的知識,不再專心地了解和掌握課本的重難點,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學效果也被影響。
六、過度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弱化教師主導地位
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是為教學服務的,學生是主體,教師進行主導;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許多教師過于依賴現成的多媒體課件,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和主宰。教師將課文內容搬進電腦,整個課堂教學教師負責點擊鼠標,操作電腦,學生注意力全集中銀幕上,機械地觀賞顯示出來的畫面和文字。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電子化的黑板,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過度運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減少了教師與學生情感上的交流。
總之,信息化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效果,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同時,在高職高專教學中具有共性的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教師在運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應針對教學內容、目標和對象采取與之相應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合理、有效地運用包括傳統教學在內的各種教學媒體,使之真正物盡其用,使信息化技術服務教學,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為高職高專教學開創全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黃若妤.對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改革的探索[J].外語界,2000(1).
[3]馮國平.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的優勢、誤區及對策[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