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中職學生要想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要進行職業生涯的合理規劃。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興趣和實際狀況出發,為學生構建多樣化的活動,更新學生的觀念,使學生能夠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和掌握專業技能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關鍵詞:中職""職業生涯 "規劃指導
大部分中職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都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他們對于創業和擇業的期望值過于理想化。并且,由于學生不客觀的自我定位和對社會的片面理解,就很容易造成學生面對職業選擇時,會出現困惑和彷徨的狀況。在這種時候,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而且,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的方向,它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念。也就是說,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科學合理的就業觀和擇業觀的過程。在中職教學中,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關鍵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和專業能力,并以此為基礎選擇合適的職業與崗位,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培養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力和基礎的職業素養。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經驗,對于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策略進行了以下幾點研究:
一、更新觀念,提高專業意識和能力
中職院校的教學理念就是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它是以學生的就業、創業和生存為主要目標的。并且,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它不僅能夠指導學生掌握選擇合適的職業的能力,促進學生思想上的發展,還能夠指導學生明確未來的規劃。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職業的更新越來越頻繁。因此,教師也要時刻更新自身的觀念和學生的觀念,以最為先進的理念指導學生,使學生掌握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和技巧。并且,教師要實現對“謀生手段”的超越,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基礎,使學生將“人生幸福和社會發展”作為自己追求的長期目標,使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能夠時時刻刻保持積極的態度。此外,教師就將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效結合起來,從而明確學生的長處,讓學生能夠清楚自身的特點,使學生走出擇業的誤區,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觀念。
二、重視問題,增強職業的期望教育
在人的一生中,對于職業的理解和人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的,相應的,職業期望也在不斷發展。中職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大部分人都還未滿十八歲,他們的身心都還在發育中,心理非常不成熟,但是,他們即將面臨就業,需要獨立面對整個社會,所以,對于中職學生來說,能夠客觀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學生形成了合理的職業期望,才能夠發揮學生自身的特點,使學生快速走上工作崗位,并且在社會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關注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進行針對性地指導,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可以為學生舉辦一些具有專題性質的講座或者是交流大會,讓學生能夠進行職業內容的咨詢,從而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優勢,讓學生明確自身的興趣所在,從而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
三、開展活動,激發學習技能的興趣
要想激發學生學習技能的興趣,就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教育內容上來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包括職業知識、技能和精神,從教育形式上分析,則是需要知識與素質的整合。所以,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興趣和特點,開展多層次、分階段的措施,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到職業技能的學習的重要性。首先,可以為學生組織“汽車修理大賽”“職業生涯設計比賽”等,從而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其次,還可以為學生組織“才藝展示”活動,使學生能夠快速地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來,并且,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撰寫符合自身情況的職業生涯規劃方案,從而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
總之,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進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從而使學生明確努力和前進的方向。并且,教師要時刻更新自身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專業意識和能力。同時,教師重視學生在心理方面的問題,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增強職業的期望教育,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讓學生能夠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此外,教師要注重活動的開展,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
參考文獻
[1]翟春蓮.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提升方法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9):246.
[2]謝志朝.基于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的研究[J].中國市場,2018(22):186-187.
[3]蒯玫.如何發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中職學生的引導作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