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出現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其作用就是提升單位面積內水源的利用效率,在節水思想的大范圍鋪展開來,也促進了節水灌溉技術的不斷完善,并且在實際的運用中極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施工技術
1、節水灌溉技術
1.1 滴灌技術的應用
近幾年,新疆地區不斷探尋先進科學的節水灌溉技術,滴灌技術就是一種新型的節水灌溉技術。滴灌技術采用低壓管道,將灌溉水轉換成持續緩慢滲出的水滴,使其均勻地滲透到植株的根系部位,讓植株根系地區的土壤保持充足的水分。由于根系活躍區能夠始終保持著最優含水量,所以植株的根系可以得到充分發育,植株也能夠旺盛的生長。采用滴灌方式進行灌溉的灌溉水是逐漸滲入到土壤中的,所以土壤的結構不會被破壞,更不會產生地表徑流的現象。隨著近幾年對滴灌技術的不斷研究和完善,科研人員將覆膜技術和滴灌技術結合起來,形成了膜下滴灌技術。該技術在棉花作物的生產中得到了大力推廣和廣泛應用,膜下滴灌技術不僅可以保證土壤的水分含量,還可以減少化學肥料的施加,產生了很好的效益。
1.2 噴灌
噴灌技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節水灌溉技術,也是應用較早的一種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壓力作用將水運送到管道頂部的噴頭,然后通過噴頭的作用再將水均勻地噴灑到農作物上,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節水的目的。用噴灌技術灌溉的農田,均勻度非常高,通常可以達到 90%以上,灌溉效果特別好。相較于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噴灌可以節約用水量,同時還會節省大量的勞動力,降低勞動強度。噴灌設備的管道都埋在地下,不會影響地表植物的正常種植,所以噴灌技術還能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對農民來說是一個非常可行的灌溉模式。
1.3微灌技術
微灌技術與滴灌技術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都是通過管道進行水資源的輸送,對農作物根系的局部土壤進行濕潤。但是微灌技術是使用專業的微灌設備用最少的水量來滿足植物對水分的需求。是最大化利用水資源的技術手段之一。是一種精確灌溉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根據作物生長對水的需求,通過微灌水器將水和養分均勻、準確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微灌技術是一種較為新型的灌溉技術。從本質上來說,微灌技術是以滴管技術為基礎發展而來的,主要通過滴管、滲灌、微噴灌及小管涌流管等四種方式進行灌溉。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微灌技術的組成部分有水資源、輸水管網、罐區首部及灌水器。與其他節水灌溉技術相比,微灌技術的灌水流量小、灌溉時間長、灌水周期短,因此能夠很好地控制水量,從而節省更多的水資源。從實際使用中看,微灌技術能節約50%~80%的水資源,對一些需水量較少的農作物及滲水性較差的農田,建議采用此種節水技術。
2、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術要點
2.1水源井工程施工
作為節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基礎性工程,水源井工程施工內容包括井房建設與水源井建設。在建設水源井的過程中,要掌握地質構造狀況,了解施工現場周圍水資源分布情況。水源井分6節澆注,澆注第1節混凝土時,為方便立模,刃腳處采取土胎膜法施工,在井位處分層夯填土方,并根據設計刃腳尺寸,做成1個上小下大的圓形土臺,土臺側面鋪設防水油氈,在此基礎上直接進行混凝土澆注。土胎膜的挖除時間,需根據混凝土試件確定,強度達到85%以上方可進行,以免造成刃腳破壞。為防止節間施工縫出現滲水現象,于每節頂設置“凸”形接頭,澆注混凝土時于每節內外模處放置方木條。同時在下節澆注時其第1層混凝土采用同標號的砂漿或石子減半混凝土,以確保接頭處混凝土密實。
2.2地下管網施工
要根據設計的規格,認真做好實地放線,放線后才能進行管道開挖。對于管道開挖的深度與寬度,主要取決于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所處的地區氣候條件,施工過程中必須確保管道通暢,第一時間將管道中的雜物清理干凈,同時讓管道底處于水平狀態,避免出現漏水問題。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鈍邊、間隙,應符合規定且不得在對口間隙夾焊幫條或用加熱法縮小間隙施焊。在彎道施工的過程中,嚴格控制三通與彎頭的質量,在安裝管道的時候,選擇PVC材料,以先干管后支管的順序安裝。在粘接的時候,先均勻涂抹管子的接頭,并認真檢查止水圈的松緊度,可以涂上一些肥皂水,確保安裝能夠順利進行。
2.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節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從當前情況來看,容易一些大面積積水、施工縫處理不當,會導致出現滲漏問題。對此,要積極改進施工技術,控制好混凝土材料,從而避免對渠道造成破壞,防止出現坍塌等問題。在混凝土攪拌中,要制定科學的配合比例,根據比例與技術參數將材料用法與用量確定下來,要詳細規定配料的攪拌時間與順序,確保攪拌后的混凝土可以通過試驗審查。通常將渠道裝置、模板等固定好以后,才能澆筑混凝土,之后要對混凝土具體配料單進行核實,必須按照嚴格的配比、順序進行機械攪拌,保證混凝土質量安全。
3、節水灌溉技術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及建議
為了更好地發揮節水灌溉技術的節水作用,在推廣節水灌溉技術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方面的問題。首先,不同的農田其水土條件有所區別,而且種植的農作物不盡相同,因此應當根據實際的農田情況和農作物情況選擇應用不同的節水灌溉技術。例如,在灌溉產出效益不高的農作物時,就可以選擇以地表灌溉為主的節水灌溉技術。其次,一般而言,每個地區都會定期調整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每當進行一次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之后,都要重新選擇節水灌溉技術,以便更好地發揮節水灌溉技術的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是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契機,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日后的技術發展過程中,要不斷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技術的水平。針對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的技術特點,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保障工程施工的質量。相信在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節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能夠越來越完善。
參考文獻:
[1] 沈忱,諸傳華,吳仁水,等. 節水灌溉技術及發展對策探討———以蕭山區為例[J]. 農民致富之友,2017(06).
[2] 翁愛民. 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灌溉發展思路初探[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