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工程部門協調不一致,工程勘察與設計不嚴謹,施工監管力度難以控制是當前的重要關注點。與此相對應的合理化建議包括加大水利工程資金技術投入力度,細化水利工程設計和加強質量監管,完善管理體系。這些都是各地爭相效仿的有效措施,同時對完善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引言
在當今水資源緊缺的國際背景下,急需建設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來節約供給,達到水資源的綜合利用。而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在設計,施工,配合,監管,完備等方面尚存嚴重不足。本文針對上文提到的不足,從建設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議方面入手,對初期勘探,圖紙設計,資金技術投入,部門協調等方面進行系統深入的論述,以提高對此項目的了解和認識。
1、農田水利工程節約型建設存在問題
1.1工程部門協調不一致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而言,工程部門協調統一,相互配合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出現部門糾紛,工期無限延長,部門權責不清,不同部門拘泥于同一工作等情況。這些問題不僅是市場經濟的盲目性和自發性所導致,也是初期計劃中缺乏統籌全局觀念,并未對各部門進行任務分配和落實的工作,以及在中后期建造和待完工階段,工程部門存在缺少溝通交流,做不到及時匯報各項內容,對全局進度難以知曉等問題導致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最首要措施就是做到各部門協調一致,對農田水利工程要有充分和全面的認識,合理分工,杜絕各部門同時進行同一工作的低級錯誤產生,既而從宏觀角度出發達到相互配合與統籌全局。
1.2工程勘察與設計不嚴謹
在項目開始之前,準備工作必不可少。作為其中之一的工程勘察,是需要對地形、地質及水文等狀況進行測繪、勘探測試,并提供相應成果和資料的工作。工程勘察是為了滿足后期對農田水利工程設計工作的需要,其存在和進行是為設計服務,只有做好工程勘察,才能在設計時盡量做到嚴密合理,減少錯誤產生。但是,工程建設往往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降低工程勘察成本,或縮短勘探時間,或減少科技投入,使得工程勘察并不嚴謹充分,無法對農田水利工程有充分的了解,無法及時發現水利工程急待解決的問題,無法做到適應環境的優質水利工程。因此在設計階段力不從心,很難做到事無巨細,造成一些漏洞難以發覺,設計預期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工程建設不能達到期望水平等問題。
1.3施工監管力度難以控制
施工監管力度在一定意義上決定著工程建設的優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全球化的遍及,我國的工程建設應該具備良好的水平,但我國卻頻頻出現豆腐渣工程,2010年09月28日,開通不到3個月的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白沙洲長江大橋又開展了40天的封閉維修工程,這是長江大橋通車10年來第24次大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兩次。
近年來,我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頗多,所以在監管方面大多顧此失彼,而監管力度也難以控制。一方面,如果監管過于苛刻,將會引起工人的憤怒和不滿,不免落得苛待工人,不知建造艱辛,只求早日完工的話柄。另一方面,如果監管過于松懈,就會出現上述的豆腐渣事件,設施質量差,使用壽命短,可能還會造成人員傷亡,更會使得工程隊名譽受損,百姓對政府失去信心等嚴重后果。因此,適當控制施工監管力度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2、建設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改進措施
2.1加大水利工程資金、技術投入力度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春秋”的建設活動。于人民而言,其是造福人民,提高農民耕作效率,降低農民工作難度的工程。于社會而言,其是順應社會發展,適合當前人口增長和糧食需求量大等局面的一項重要舉措。正因如此,才需要加大水利工程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力度,更好的為人民服務,以便更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盡快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在技術方面,不僅要修建新型的水利工程,還要對舊有的水利設施加以改造和升級,使得社會資源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在資金方面,應該大量尋求社會各界的資金援助,不僅是政府宏觀調控下的資金分配,還要吸納有志人士的入股和捐助,以求得更多收益。
2.2細化水利工程設計
前期設計工作的好與壞,對農田水利工程的成敗有重要影響。就前期設計而言,它不僅決定項目如何進展,還影響項目進展的好壞,其基礎地位和關鍵作用絕對不容忽視。在農田水利工程設計中,需要對每一個部分進行細致地勘察和了解。在設計圖紙時,不僅要擁有一個初期的全局觀,還要在每一步工程完結之后,對上一步工程進行反思,對下一步工程進行預想和完善。需要對每一個節點,每一步流程都有充分地思維構建。需要不斷充實現有資料的數量,及時獲取新鮮資訊和工地狀況,并提高一手資料,二手資料的質量,使得設計能夠細致入微,不差毫厘。需要在水利工程建造過程中,不間斷地加強和完善計劃設計,及時應對突發情況,降低出錯率,為各項問題尋找最優解,以及對下一步的作為懷有充足把握。
2.3加強質量監管,完善管理體系
質量是檢驗一個項目優與劣的重要標準。在建造農田水利設施時,更應該對質量嚴加把關。政府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起帶頭作用,政府應發揮其完善和創新管理體系的職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質量監管體系。這項管理體系,要做到事無巨細,防止官員及商業團隊有漏洞可鉆。有關部門更應上行下效,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監管,確保工程和人員安全,保障水利工程順利完工。而作為這個項目受益者的農民,更應熱情投身于監管體系中來,以主人翁的姿態對水利工程盡心竭力地監督,發揮其建設主體作用。
結語:
不論是前期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工作,還是施工階段各部門之間的協作配合,以及政府引導和有關部門的監督,這些都是建設此項目的可行性建議。引起關注的是,農民應在這個工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理念成為細化分工和加強監管的又一主要力量。而有關資金,技術引進方面的建議更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由此可見,建設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仍有許多建議需要提出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卞成林.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問題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03(15).
[2]鄧建芳.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08(30)
[3]李勇剛.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及管理維護的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