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PPP模式主要內容,并對目前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闡述,最后分析了水利項目PPP模式下的工程咨詢管理在項目工程各個階段的影響,水利項目PPP模式對于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有著重要作用,希望相關人員能夠加強對PPP模式的重視,提高咨詢管理的準確性。
【關鍵詞】水利項目;PPP模式;工程咨詢管理;問題;影響
前言:
近年來,伴隨工程建設行業的發展,采用EPC總承包模式和PPP模式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傳統建設模式下的目標、計劃、控制都以參與單位個體為主要對象,項目管理的階段性和局部性割裂了項目的內在聯系,導致項目管理存在明顯的管理弊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 [2017] 19號)中“鼓勵投資咨詢、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等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方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政府投資工程應帶頭推行全過程工程咨詢,鼓勵非政府投資工程委托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使得近年來全過程工程咨詢在政府投資的EPC模式和PPP模式建設的項目中得到廣泛應用。
1、PPP模式概述
PPP模式主要指政府管理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為了相互合作開展相關項目,實現兩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門決定了合作的目標,私人組織主要負責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水利工程項目中加強對PPP模式的推廣力度,具有很大優點;其一,能夠有效緩解地方政府部門融資壓力。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到2014年末,地方政府總負債超過3萬億元,在水利項目中應用PPP模式,能夠對私營企業進行有效融資,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還能緩解政府融資壓力等問題,從而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其二,能夠加強對工程的管理力度。把PPP模式引入到工程中,能夠對整個工程進行有效管理,確保項目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有效操作,對于維護市場秩序有著重要作用。PPP模式要求社會資本全過程按照合同上的要求進行有效執行,面對風險雙方共同承擔,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工程社會效益,從而使社會良性循環發展。
2、目前水利項目PPP模式下咨詢管理存在的問題
2.1政府方管理水平與社會資本方的差距客觀存在
水利項目往往具有更多的社會效益,在采用PPP模式時不可避免的采用政府付費或者以政府付費為主的可行性缺口補貼的形式。為保證社會公眾利益,PPP模式建設的水利項目更需要全過程甚至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而PPP項目的合作期往往長達10至30年,政府方人員崗位穩定性在合作期內難以保證,不能形成與全過程管理相適應的技術力量。
2.2傳統管理方式無法適應PPP模式的要求
傳統建設工程的目標、計劃、控制都以參與單位個體為主要對象,以平行發包的模式為主,項目管理的階段性和局部性割裂了項目的內在聯系,導致項目管理存在明顯的管理弊端,這種模式已經與國際主流的建設管理模式脫軌。“專而不全”、“多小散”企業的參與,通常會導致項目信息溝通不暢和信息孤島現象,致使整個建設項目缺少統一的計劃和控制系統,業主無法得到完整的產品和完備的服務。采用PPP模式后,大部分對工程直接管理工作由政府方轉移給了PPP項目公司,政府更多的行使監管智能。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成立了PPP中心,對本級政府實施的PPP項目集中監管,PPP中心工作人員統籌管理本市各行業的PPP項目,相對缺乏與項目相適應的管理人才,采用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的模式,咨詢單位可以從項目策劃開始介入,并全過程參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前期PPP實施方案及項目合同編制,充分了解項目特點,在實施過程中重點監管。
3、水利項目PPP模式下的工程咨詢管理在項目工程各個階段的影響
3.1在設計階段的影響
水利項目PPP模式對工程咨詢管理有著重要影響,在設計階段,首先,全過程的咨詢工作能夠對工程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報告,這樣不但能夠增強企業領導對整個工程的了解,還能對工程進行有效評估,判斷工程是否會給帶來更多的利益。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咨詢管理人員做好幾個方面內容:其一,積累材料。工程咨詢管理需要對全過程進行有效評估,不僅要對現有的指標進行評估,還要以實際情況作為出發點,避免評估內容與實際實施工程不一致,給項目帶來較大的損失。其二,合理估算。在設計階段,咨詢人員要全面、合理估算工程潛在的風險和項目的收益,對于潛在的風險要提出相應的防護措施,在估算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確保估算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高估現象。
3.2在招投標階段的影響
在招投標階段,首先,全過程咨詢人員經前期咨詢的參與,對設計規模、內容、標準等掌握更為準確,了解項目的重點、難點、風險點。對招標計劃、合同條款等進行合理編制,把設計圖紙與施工方案緊密結合,并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劃分,這樣才能提高咨詢管理的準確性,對整個工程進行全面管理。
3.3在實施階段的影響
實施階段工程咨詢管理工作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其一,對使用資金進行合理規劃,按照實際情況對資金進行有效使用,避免有的人員出現資金浪費現象,影響工程經濟效益的提高。其二,工作人員要以合同內容作為參考依據,對工程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這樣一旦發生風險時,能夠最大限度內有效控制風險,減少經濟上的損失。其三,對工程變更進行有效控制,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天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工程出現變更,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及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減少工程變更給企業帶來的損失。
3.4在施工結算和后評價階段的影響
在施工結算階段和后評價階段,PPP模式下采用全過程咨詢更突顯其重要作用,能夠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分析,對已經完成的項目或規劃的目的、執行過程、效益、作用和影響所進行的系統的、全面的客觀的分析。通過對項目全過程的實踐的檢查總結,確定投資預期的目標是否達到,項目或規劃是否合理有效,項目的主要效益指標是否實現,通過分析評價找出成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并通過及時有效的信息反饋,更準確的為未來項目的決策和提高完善決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議,同時也為實施運營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從而達到提高投資管理效益的目的。。
結語:
水利項目PPP模式下的全過程工程咨詢管理對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PPP模式下更由必要推行全過程咨詢管理,使其在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朱緒琪,王翔,尹貽林. 面向PPP項目的全過程造價咨詢優化路徑初探[J]. 價值工程,2017,36(06):61-63.
[2]米洋,李愛玲. PPP模式下工程咨詢企業的發展問題探討[J]. 工程經濟,2017,27(0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