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應用世界范圍內不足十分之一的耕地資源養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毫無疑問農業是我國支柱型產業之一,也是國家得以發展的重要基礎,在農業種植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難以離開水利灌溉,可以說水利發展是農業得以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業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可以讓水資源得到科學合理的調度,因為我國水資源匱乏性比較強,為了促使我國逐漸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流域管理及水土保持監測工作都應當得到充分地重視。
【關鍵詞】塔西河;水土保持;監測;流域管理;辦法
1、問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農業水利灌溉是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性的一項重要因素,只有妥善完成農業水利灌溉工作,才可以讓農業用水向著規范化的方向轉變,讓水資源浪費問題發生幾率得到有效地控制,塔西河流域管理處實際運行的過程當中,不單單負責農業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也承擔起來了水土保持監測的重要職責,為了可以讓流域范圍內的各個地區逐漸走上一條穩定發展道路上,塔西河水土保持監測以及流域管理工作都應當得到充分地重視。
2、目前我國塔西河流域管理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2.1 政策宣傳力度不足
各項水利政策執行的過程當中,當地政府存在一定本位主義思想,水利政策宣傳力度不是很高,節水理念僅僅在某些水利部門當中存在,尤其是在農業灌溉用水當中執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政策的背景之下,人民群眾用水的過程當中自然會存在一些消極思想。
2.2 管理混亂性比較強
農村二輪土地承包面積詳細數據沒有辦法查證清楚,某些村落二輪土地承包使用證明并沒有能夠發放到農戶的手中,因此會對水資源在流域范圍內的調配情況造成一定影響。
2.3 農民用水協會在水務管理中的作用沒有辦法正常發揮出來
第一是末級渠系的維護費用的收取、管理以及應用透明度不夠,因此會對末級渠系維護費用正常收取造成一定影響。第二,末級渠系維護費用沒有辦法做到專項資金專用。第三,各個村落當中公用支渠破損問題十分嚴重,管理主體沒有辦法切實的履行自身的職責。第四,村級水管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不是很高,不會算水賬,難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將自身職責范圍內的各項事務妥善完成。第五是在整個小鎮當中水管人員工資考核發放指標不統一,因此難以將水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激發出來,從而想要將農民用水協會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2.4 某些條款的滯后性比較強
目前塔西河使用的綜合目標考核辦法當中的某些條款和目前的水利政策之間存在一定矛盾,例如將各個站所的農業灌溉引水量多少作為考核站所工作業績的依據,如果在實際運行的過程當中沒有辦法達成農業灌溉引水指標的話,那么就會對水管人員的工資水平造成一定影響,這其實不符合現階段水資源政策當中提出的要求,也會將末級渠系維護費用收繳情況作為考核過程中的依據,這其實是相當于將協會的工作職責納入到了站所職責當中,既沒有辦法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將水管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出來,也沒有辦法對流域管理水平做出保證。
3、未來一段時間中塔西河流域管理處工作思路
3.1 提升農業灌溉節水水平
水利行業如果想要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農業灌溉節水應當得到充分的重視,逐步從以往單一的農業節水向著多元節水的方向轉變。除此之外也影單更讓以往單一性比較強的農業供水模式發生一定變化,向我國社會各個行業當中開展水資源供給工作,促使供水渠道向著多元化的方向轉變,比方說可以向日常生活用水、生產用水以及工業用水的方向發展。工業以及其他各個行業也應當依據我國新施行的水資源消耗標準開展定額管理工作,在超出定額的情況之下就應當多繳納一定數量水費,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資源節約型社會構建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最終促使我國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3.2 切實完成水利政策水利法規宣傳工作
引導農民用水協會依據水價政策來為農戶提供服務,在村級稅管員核算水賬的過程當中妥善完成監督管理科工作,以便于可以讓農民用水協會將農村水務管理的職責妥善承擔起來,流域管理部門也應當將以往公益性及服務性崗位上的人力資源調度向經營性崗位上,從而也就可以讓我國服務性水利逐漸向著經營性水利的方向發展,最終也就可以推動我國水利事業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4、塔西河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因為管理處當中水土保持人才的數量不是十分充足,監測人員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也沒有能夠切實學習水土保持檢測專業技能,單單參與上級部門組織的短期性培訓,因此水樣采集工作的難度非常高,難以滿足現行技術規范當中提出的要求,日后學習培訓工作的力度應當進一步提升,并在閑暇時間提升自身的工作技能水平,以便于可以在實際工作的過程當中,對水土保持監測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做出一定保證。
提升執法工作的力度,增添一定數量執法人員,嚴厲的對水土保持監測設備破壞問題進行打擊,以便于讓水保區域當中各種監測設備的運行安全性及穩定性得到保證。提升宣傳工作的力度,讓塔西河流域內人民群眾能夠對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形成較為深入的認識,讓灌區內人民群眾養成一定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促使灌區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之間協調發展。從多個角度上對監測技術進行分析,配備比較先進的自動化儀器,簡化工作人員的操作流程,以便于可以讓監測工作的精準性得到保證。切實提升針對監測人員開展的培訓工作的力度,提升專業工作技能水平,將監測工作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出來,以免在灌區當中發生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促使流域范圍內水資源走上可持續應用道路上,與此同時可以讓灌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得到保證,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資源節約型社會構建工作進行的過程中,起到一定推動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葉麗珍.新疆林下經濟發展探析——以瑪納斯縣塔西河鄉為例[J].農業展望,2017,13(07):51-56.
[2]黃如夢,白祥.基于AHP的旅游社區增權評價研究——以羅布人村寨與塔西河鄉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17(05):97-101.
[3]丁文學.新疆塔西河水資源量年內變化與氣候因子非線性相關分析[J].新疆水利,2016(0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