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地區抗澇排洪能力和蓄水灌溉功能是目前人們生活中生產、發展的基礎和必備的條件,這就要求我國必須進一步加強農村河道整治工作的進程,也加大了對農村河道整治的現狀及改善措施的要求。本文通過具體的分析了我國農村河道的現狀及其存在的突出性質的問題,再結合農村河道整治工作具體實例和經驗,闡提出我國農村河道整治的一系列改善措施。以達到改善農村河道整治的現狀及提高農村地區抗澇排洪能力和蓄水灌溉功能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河道;整治策略;現狀分析;改善措施
前言:
所有江河水系皆統稱為河道,其作為大自然體系的重要組成成分,能夠為人類生活中的防洪、抗旱、蓄水、灌溉、等眾多的重要方面發揮不可忽視的功能。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對自然河道和河道整治的認識也是越來越深刻了。河道自身作為一個相對完善的生態系統,其中最為關鍵的農村河道,根據其縱橫交錯的特點,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發展有更加密切的聯系,同時也是人們生產和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就目前的我國發展現狀來看,由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飛速進行,我國農村河道惡化嚴重、環境污染加劇。因此,人們迫切需要立刻從我國農村河道現狀和問題入手開始分析,就我國農村河道整治的現狀方向及相關技術的改善措施等方面,全面展開農村河道整治的工作。
一、農村河道整治工作的現狀
1.1河道擁堵、淤塞嚴重
我國的農村河道堆積、擁堵嚴重,甚至存在某地區部分河道的淤泥積累超過了農村河道本身的深度的三分之二,造成農村河道淤塞的主要因素除去農村河道中淤泥的沉積之外,人類生產、發展中的各類水上活動也是又一重要原因。自然淤積主要是指河水流動過程中由河水裹帶的沙土、泥石經過沉降形成淤泥堆積在河床的底部,才形成農村河道的淤積。
1.2 污染嚴重、水質降低
由于生產生活的節奏加快、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人們過分的發展經濟效益而對于壞境污染和對農村河道的保護置若罔聞。一座座生產、排污嚴重不達標的中小型工廠拔地而起,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源源不斷的流進農村河道,再有大面積的生活垃圾堆積在河床內外,使得農村河道中污染物的總量遠遠超出了水體自凈能力范圍之內,而無法對自身水體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農村河道污染愈演愈烈。
1.3管理缺乏、監管不強
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相繼開展了各類農村河道整治的相關工作。但是由于人們對農村河道整治的認識還不夠完善、對農村河道整治的監督管理力度不夠強大,同時也沒有形成相對健全的對應的法律規定體系。再加上基層工作人員的缺乏和責任落實不明確、基層農村群眾對于治理工作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從而大大影響了農村河道整治工作的進行。
二、農村河道治理改善措施
隨著環境惡化嚴重引發了大量的自然災害,使得人們對農村河道生態系統的保護意識逐漸加深,農村河道的主要治理改善措施除了包括清淤疏浚、加固河床、污染防治等工程措施以外還包括管理、監察等非工程措施。
2.1清淤疏浚、治理污染
清淤疏浚指的是通過對農村河道內阻水的淤泥、砂石、垃圾等沉積物進行清理、疏通,以達到恢復和加強水體流動能力、水體水質和防汛抗洪等基礎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還要有效處理農村河道的淤泥,以防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并根據不同地區農村河道的功能定位為標準來相應拓建河岸的高度和農村河道的寬度,令農村河道的眾多的基本功能得以廣泛的恢復。
2.2 修護加固、建設擴建
河岸加固工程由河岸整理、修護、擴建、加固、植被移植等具體工作組成。河岸加固工程是根據實際要求對河岸進行一系列防滲、加高、加寬等修護和擴建的措施。設計加固方案必須要考慮到安全、經濟、合理等各個方面,還要特別注意堤壩的薄弱地段著重加固施工,防止意外險情發生。此外,對河流周邊人類活動頻繁地區,應該注意保持河流的原始形態,杜絕人為篡改農村河道和污染農村河道,致力于凈化水質、維持農村河道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農村河道水生生物的物種多樣性、建設和保護河岸景觀等工作。
2.3加強管理、加強監督
相關單位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政府指示和規定,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健全整個農村河道修整、治理、監管制度體系,明確落實農村河道管理辦法和監管責任,加強農村河道管理單位和人員的建設,加強農村河道治理相關事宜的宣傳和教育。爭取早日完成起有著深厚群眾基礎的集專業化管理與群眾維護積極響應于一體的結合的農村河道治理與維護機制。
要根據不同地區農村河道不同的特點,加強管理和監督的職能,嚴格地根據相應條例來完成具體操作,充分利用其管理、制約的作用,形成有效的影響力,通過多種的手段和方法來加強對農村河道的整治工作,并通過監督制度來對其治理成果的進行維護,保證其避免再次遭到破壞。
結語:
農村河道的整治工作是一項由眾多單位、部門共同協力合作的系統性工程,不能僅僅只依靠水利部門的作用,不能夠徹底解決河道水質和生態這一核心問題,而是要加強各個部門、企業間的分工協作功能和組織管理能力,以此來保證整個治理、整治工程的順利進行。在這基礎上,更需要鼓勵本地區公眾積極參與到整個工作過程中來,積極地、自覺自愿地加入到農村河道整治之列。與此同時,發展和改善農村河道整治系列政策法規體系也是重中之重,還要加強環保教育的宣傳工作,為農村河道的整治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與農村生態和社會文明建設做出有力的支持,以確保河道整治的具體工作能夠完整、規范的進行。
參考文獻:
[1]姜謀余,龔淼.我國農村河道整治的現狀及問題[J].水資源保護,2015,31(01):41-47.
[2]王世孟.農村河道綜合整治措施探討[J].科技風,2016(17):249.
[3]徐敏.典型地區農村河道整治模式與經驗推廣[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4,42(12):219-220.
[4]陳樹華.我國農村河道整治的現狀分析及問題探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44(1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