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水資源逐漸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各國戰略資源之一,合理利用水資源是每個國家的重要任務。通過水利、水電工程利用水資源是我國發展綜合經濟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經濟建設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施,是國家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我國作為農業生產大國,十分重視農業生產和科技發展,同時水利又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所以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保護好水資源,至關重要。隨著新農村的建設,農村迎來發展新形勢,我們要在新形勢下加強對小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與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將簡要分析目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現狀以及如何加強小型農村水利設施的建設與管理。
【關鍵詞】小型農村;新形勢;水利建設;管理
我國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歷史悠久,但現階段受制于傳統的水利設施影響,發展不完善且落后。如今建設新農村受到新形勢及經濟的影響,國家對小型農村水利建設的重視促使農村水利基本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使水利工程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和農村建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真正能夠為人們服務。
一、小型農村水利建設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新型水利工程建設不普遍
目前我國農村的絕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時間都比較早,大多建設于上世紀中期20 世紀五六十年代左右,建設水利工程設備受當時科技因素、經濟因素的影響,建設水平較低,現大多以往水利設施已老化。據有關統計研究顯示,現階段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平均完好率低于 50%,存在許多安全問題和使用問題,許多工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滲漏問題,一旦遭遇洪澇災害必然會威脅到下游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國小型農村的新型水利建設發展還并不普遍,群眾觀念不強,并不能積極的參與到新型水利建設中來。對于農村水利建設的宣傳也還處在初級階段,部分地區農民群眾還沒有產生對農村發展水利建設的重視思想,在利用水資源時隨意浪費,使用自己建設的水利設備,所以推廣新型的農村水利建設發展極為重要。
(二)水利工程保護措施不完善
現階段我國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逐漸增多,但在建設的同時忽視了對原有的水利工程的保護,原有的水利工程大多都出現了年久失修的情況,有的水利工程甚至停留在無人管理的狀態,連基本的管理設施和人員都缺乏,存在很多使用問題。并且在目前新型的水利建設中依然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并且在工程建設后維護檢修工作也不到位,影響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發揮。農田水利工程無人管理是一個大問題,農民群眾對水利設施的保護、維修意識不強,產權管理體制改革不完善,經常出現人為侵占、破壞水利設施的現象。在農村的發展建設中農村水利設施的保護愈發重要,由于缺乏明確的保護管理措施,水利工程的維修養護工作目前難以落實。
(三)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不徹底
我國政府為適應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對水利工程建設發展出謀劃策,發布了一系列的管理規定,目標旨在使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的工期、質量、安全和投資效益。這些規定同時適用于農村的水利發展,但在管理條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一些干部群眾對于農田水利基礎建設管理意識差,監督單位也沒有做到相應的監督職責并且管理技術人員缺乏創新意識,基層水利工作人員自身的技術層次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對基層農村水利建設管理缺乏具體認知,沒有相應方法提高水利建設的水平,使得農村水利項目的管理工作長期以來沒有辦法可以得到合理的改善,所以我國水利建設改革體制還是很不徹底的。
(四)資金投入不足
建設水利工程是對于小型農村而言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農田水利工程量很大,面廣,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除了建設資金,還需要建設后的維修與管護資金。我國的水利機構雖然頒布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方面的標準,但在實際中,根據我國中央政府方面的要求,基層水利設施的建設必須通過群眾自主負責的方式,政府只是在需要的時機對其進行合理的幫助,僅靠政府的幫助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個別地區小型農村水利建設經費依然不足,在資金投入方面仍然存在著極大的困難。導致了農村水利基本建設工程項目建設比較簡陋甚至被擱置,后期的水利建設維修管護也很困難。
二、加強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措施
(一)加快推進管理體制改革
加強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要從根本入手,治“標”治“本”,水利建設的管理體制就是根本。目前的水利管理措施實行并不順利,要結合小型農村的發展實際制定有利于推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政策和法規、工程建設規劃和指導性計劃(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胡金華),同時加強管理監督機制的運行,嚴格實施小型農村水利建設與管理體制。積極推行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培育和完善水利建設市場的管理機制是推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發展的重要措施。
(二)改變農民群眾觀念,宣傳水利建設發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農民群眾對于發展農村水利建設的思想意識還很薄弱,并不重視其發展。所以要改變農民群眾的觀念,宣傳農村水利建設的重要性。首先從水利部門管理人員做起,必須要積極轉變自身的觀念,認識到農村水利建設的重要性,并積極向區域內的廣大農戶推廣水利建設的作用,積極參與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之中,激發廣大農民參與熱情。同時加大對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確保水利工程的發展建設能夠持續健康進行。
(三)注重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促進區域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平衡。在積極建設農村水利建設中同時要保障農村的生態環境不被破壞,在大自然受到破壞最低的情況下進行施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證水資源不被濫用,保護生態環境,才能做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小型農村水利建設與管理的意義
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一直是我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之一。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建設與發展。水利工程是農村重要的水利設施,可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因此加快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在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發展經濟社會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是當今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語:
目前我國的小型農村水利建設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建設與管理的難度還比較大。因此我們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加強對農村水利建設工作的管理與監督。農村的水利基本建設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在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發展新形勢下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把農田水利基礎建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手段,合理開發新型農田水利工程,保證工程建設安全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斷加強小型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水平,提高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的利用率,促使我國新型農村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翟發林.淺談我國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現狀[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1)
[2]李普玉.農村水利現狀及農村飲水安全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33)
[3]劉虎山.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及策略[J].工程技術研究.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