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開設英語戲劇課,探索戲劇課的奧妙,創設情境,面向生活、注重體驗,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想象力和同理心,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交流溝通能力,增強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國外戲劇教學的課堂中,班級人數少,教師易于組織授課、表演、點評。在我國,相對來說班級學生人數較多,完全按照國外的戲劇課模式是不易操作的。筆者為了促進學生英語學科能力的發展,結合教學實際,力圖探索出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適合中國小學生的戲劇教學模式,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嘗試運用戲劇的形式完成英語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戲劇融入英語課堂的意義
英語戲劇,是指以英語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其表演形式多樣,包括歌劇、話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戲劇教學是將戲劇有效地融入教學中,通過戲劇的手段和形式完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對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文化知識點有求知欲,通過感知、體驗和實踐等方式樂于參與并能與他人合作,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在小學階段踐行英語戲劇教學,就是把英語閱讀、課堂和戲劇相結合,以英語語言為基礎,通過戲劇內容的開發、戲劇教學的組織及評價等方式,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科的能力。將戲劇融入英語課堂,學生不僅在英語學科方面習得語言,獲取知識,其綜合能力也會得到發展。英語戲劇課上,學生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間,通過主動思考、合作學習、有效配合,其語言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將會得到明顯提高。
戲劇融入英語課的教學實踐
筆者曾親身感受到加拿大戲劇教學的優勢,借鑒英語母語國家英語教學的成功案例,并把戲劇這一藝術形式運用于國內英語教學中,試圖探尋出中國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經過反復實踐,筆者構建出英語戲劇教學五部曲——“欣賞、學說、創編、表演、評價”,即:由欣賞到學說,模仿語言;由學說到創編,運用語言;由創編到表演,活化語言;由表演到評價,鞏固語言。
欣賞:感受經典,了解文化 欣賞是戲劇課的第一步。通過欣賞,讓學生在特殊的環境中習得英語,進而發展多種智能,培育心智。一是欣賞精彩的繪本故事。兒童的世界純真、絢爛,繪本故事容易與他們生活的情景發生鏈接,引發思考。在英語戲劇教學中,教師引領兒童從文本閱讀到戲劇體驗學習,改變了閱讀和戲劇分裂的狀態,將二者融為一體,從而使閱讀變得立體且易于操作,也使戲劇可以依托于既有的故事或繪本,讓學生后續學習的“創編”環節成為可能。二是欣賞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和經典戲劇。中高年級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基礎,可以欣賞國外的戲劇曲目,如《獅子王》《冰雪奇緣》等,讓學生深入感受英語語言的特點,在了解外國文學、戲劇的過程中體驗到英語文化,為作為非英語母語的學生學習語言降低難度。
學說:模仿發音,輸入語言 通過挑選優秀的繪本作品和經典曲目,讓學生體味原汁原味的地道發音,通過原聲視頻和音頻,學生模仿、學說,以經常的、日積月累的、大量的語言輸入,帶來語言輸出的規范和流暢。
創編:改編原創,應用語言 學生可以改編已經學習過的故事,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原創。戲劇形式不限,題材可以豐富多樣。內容可以是教材里的卡通故事,可以是學生喜愛的繪本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原創的英語小劇。學生在合作中互幫互助,很好地提高了小組學習的效率;改編或創編時的語言運用,感受語言的魅力,獲得成就感。學生的自主創編,使得學習更加適合學生的需求,形成以生為本的戲劇課程內容。
表演:情境展示,活化語言 在戲劇情境中,英語與學生的生活融為一體,豐富的肢體語言、夸張的表情、投入的情感都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他們在“自然和真實”的戲劇語言環境中反復體驗、生發、創造和感悟。在情感的表達和情緒的釋放中,潛移默化地吸收和運用語言知識,此時,語言的習得就變得自然而然。教師借助戲劇,只需與學生共同入戲,抓住契機出戲引導即可。另外,在表演中,小組合作學習得到凸顯,一個個項目化學習在合作表演中得到落實,自然的交流就是掌握語言的最好詮釋。
評價:取長補短,鞏固語言 表演展示環節后,學生們要進行自評和互評。師生共同制訂戲劇展示的評價表。小組間互評環節:要重展示過程、輕評價分數,引導學生發現其他同學展示的優點,適當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小組自評環節:積極發揮小組長的作用,給予每位組員以肯定;自評部分由組員自己填寫,真實地進行自我反思,提出改進的措施,逐漸完善本組的表演。其間,教師要注意及時引導,設定英語戲劇課成長記錄本,記錄學生在戲劇課的成長足跡。
結束語
英語戲劇課的開展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豐富的語言環境、鮮活的戲劇語言、聲情并茂的人物表演、豐富而真實的戲劇評價等,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世界提供平臺。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變為主動,聽說讀寫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得到提高,核心素養和實踐能力也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光榮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