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其勝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成為當前教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對于初中數學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在互動教學中提升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學生熟知的現實生活讓晦澀難懂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明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并在課堂教學中將多元化教學方法有效滲入教學環節,使學生懂得學以致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構建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灌輸教學知識點,往往無法自主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就會形成固定思維模式。在“一言堂”式教學影響下,學生往往不會質疑,也不敢質疑。由于數學具有很強的思維邏輯性,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對數學心生厭倦。根據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初中數學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為學生構建問題情境,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大膽質疑,勇于質疑,從而形成較好數學意識。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根據該班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教學方法,將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依照學生認知水平設置相關問題。教師提出問題以后,應予以學生充分思考時間,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豐富的圖形世界》一課時,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初步對圖形有所認知,為了檢驗學生圖形知識掌握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用語言為學生構建一個圖形世界,并以班級為切入點對學生提出有關圖形的問題。
這種教學方法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正確了解現實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圖形,繼而強化對知識點的記憶。
重視師生互動,調動學習積極性
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只注重教學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解題技巧的掌握,導致許多學生在答題時對教師有很強的依賴性,甚至有的學生離開教師的指導就不會解題的情形,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針對以上問題,當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其在互動教學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并在動手動腦中探究數學知識重難點。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應改變以往“刷題出高分”的觀念,加強作業的實踐性,為學生提供一些動手“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探索中明確某種數學解題思路的由來。例如,在學習《數學與我們同行》這一章節時,為了消除學生對數學的恐懼,教師可以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法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利用日歷以及小木棍等教學用具,讓學生探索數學解題思路,使其在動手實踐中積極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并在動手動腦中找到最佳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從而形成正確的數學認知。
借助生活場景,強化應用意識
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很多學生常常抱怨數學學科晦澀難懂,即便認真聽課,數學成績也不是十分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數學與現實生活太遠,無法靈活運用。其實,生活之中處處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借助學生較為熟知的生活場景為教學切入點,幫助學生理解較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強化數學應用意識。例如,在學習“函數”時,教師可以用電話費為例,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查詢各個通訊公司所推出的電話計費標準,并讓學生將移動、聯通、電信這三家的電話計費標準用已經學習過的函數方法進行對比,繼而判斷出哪種收費業務最省錢。由此可見,生活處處是數學。教師應培養學生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將數學知識與教學內容優化組合,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繼而強化學生應用意識。
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技術已成為教師在授課時不可缺少的教學手段。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既能為學生帶來新鮮感,又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深受教師和學生喜愛。由此可見,教師在授課時應巧妙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教學內容設置成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成畫面優美、音樂動聽的教學內容,給予學生美的享受。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課時,以往教師只能用教具對圖形的運動進行模擬,學生需要在觀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掌握教師描述的圖形運動軌跡,可是很多學生在想象過程中與教師所講述的內容不一致,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一頭霧水。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教學知識點,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巧妙運用動畫形式為學生直觀演示圖形運動軌跡,將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變得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束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好45分鐘教學時間,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將原本晦澀難懂的教學知識點變得生動有趣,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能夠學以致用,并把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這樣在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推動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有效進行和順利完成,推動青少年學生快速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德治.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02-103.
[2]陳巧珍.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08):30-34.
[3]余揚堅.淺談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11):40-41.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夢溪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