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財貿職業學院大位會計學院 安徽合肥230601)
(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需要。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目標定位有別于中職學校和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經過三年會計專業的培養,要能成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并掌握會計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能,能熟練地用手工和會計軟件處理日常會計業務,具備相應實踐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動手能力,畢業后能勝任企事業單位及基層政府部門、會計(稅務)中介機構的會計核算、財務管理、資產評估、稅務代理、管理咨詢等工作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定位和培養目標決定了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無法培養出會計合格人才的,必須走理實一體的道路,在課堂理論教學掌握會計專業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借助校內外的實習實訓基地,加強實踐技能的教學,培養學生會計業務實際動手能力,實現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會計專業特質的要求。會計專業不同于其他財經類專業,其崗位設置少,用人少,而且涉及企業單位的核心商業秘密,一般企業單位不愿接受實習學生。這給會計專業學生獲取實踐經驗、培養動手能力增添了很大困難,甚至成為會計專業發展的瓶頸。這一專業特質,要求會計專業人才實際技能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企業單位對口實習,必須建設校內的虛擬仿真和真賬真做相結合的專業實訓室,學生通過實訓室對虛擬仿真業務和企業真賬進行實際處理,提升對實際業務處理的動手能力。
(三)提升專業核心能力的核心課程教學的要求。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有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會計信息化、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會計、稅費申報與核算等,其中,基礎會計課程主要是認知會計,介紹會計基本原理、記賬方法和基本業務處理中賬戶的運用。企業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稅費申報與核算課程,是運用基礎會計所學的會計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處理以制造業企業為依據的實際經濟業務、成本計算和管理、涉稅籌劃和納稅申報,是會計專業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形成和提升的關鍵。會計信息化課程是利用財務軟件處理和管理工商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業務核算。財務管理課程是學習資金的時間價值管理,資金的預算、籌集、運營、決策等。傳統教學模式下,核心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以課堂教學或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學生畢業后到實際單位的專業崗位,動手能力差,既增加了學生就業的難度,也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因此,對于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必須要采用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專業核心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相應的校內階段性實訓,將理論知識通過實訓變為學生對實際業務的處理能力。
(一)專業認知實訓缺失。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普遍較多,加上會計專業自身特點,導致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校外專業實訓基地建立及維護的難度很大,而且,受各單位會計崗位人數的限制,校外實習基地一般無法大規模接收學生到企業進行現場專業認知。而校內的會計專業實訓室絕大多數都是以“電腦+財務軟件”為主的練習模式,無法讓學生感受到專業氛圍。會計專業新生入校后一般都是直接進入理論課堂學習會計基本原理,對會計專業的感受幾乎空白。由于專業認知缺失,學生學習目標的建立和職業生涯的規劃等缺乏專業支撐。
(二)實習實訓形式單一。目前各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校內實習實訓一般分為校內課程階段性實訓和專業綜合實訓兩種。由于實訓室規模和條件與龐大的學生數不對稱,導致課程階段性實訓和專業綜合實訓均是在教室利用實訓練習冊或企業仿真業務資料填記賬憑證、登記賬簿、填制報表,學生很難找到實習實訓的感覺,使實習實訓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實習內容單調。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校內實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單項實訓和綜合實訓。單項實訓內容主要是基礎會計的憑證填制、賬簿登記、報表編制,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的分段實訓,畢業前的仿真綜合實訓。單項實訓內容緊扣課程的課堂教學內容,綜合實訓是將制造業企業或商貿企業的各單項實訓的仿真資料統一在一個會計主體下,形成完整的業務鏈,讓學生從原始憑證的填制和審核開始,練習填制記賬憑證,再依據審核無誤的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最后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相關附表。整個校內實訓沒有涉及企業設立的工商、稅務等業務辦理,企業與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辦理,企業的涉稅業務辦理,企業合同訂立、項目預算、決策業務的辦理等,所有在校實訓內容只集中在會計核算的范圍內,導致學生盡管在校經歷了多項(次)實習實訓,但除了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等之外,對企業的業務過程仍很陌生,找不到會計在企業中的準確位置。
(四)虛多實少,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目前多數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實訓教學包括校內專業實訓和校外頂崗實習兩個階段。其中校內以仿真為主,一般分為會計手工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會計信息化(ERP)實訓等,三種實訓分別考核,實訓資料不能共享,實訓模式不連貫,沒有系統性,缺乏崗位真實感。校外頂崗實習,理論設計上為會計頂崗,但由于每年的會計專業畢業生人數眾多,各高職院校又缺乏有效組織,校外頂崗實習單位基本上都是學生自找。所以,頂崗實習的崗位對口會計專業的往往很少,加上管理松散,會計專業學生校外頂崗實習也是虛多實少,對大多數學生的會計專業核心能力來說,沒有實質性提升。
針對當前會計專業實習實訓存在的問題,必須加強校內實習基地的建設。統籌實習實訓內容,搭建校內虛實相融的四層次實訓平臺,建設虛實相融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
(一)層次一——專業認知實習。專業認知實習由入學專業教育、企業經營沙盤認知、企業實地專業認知等組成。入學專業教育一般在新生入學后的一周以內進行,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專業,盡快適應專業學習,進行合理科學的專業規劃。幾乎所有高職院校在學生剛入學即組織由專業教師擔任的專業教育,向學生介紹專業特點、專業核心課程、專業能力、專業學習方法、專業證書類型、專業技術職稱及考試路徑、就業面向崗位群等。企業經營沙盤認知,是借助企業經營沙盤,模擬企業實際運營狀況,通過直觀的企業沙盤游戲式的實訓,讓學生初步涉獵企業,理解企業的本質,直觀了解企業經營中的業務流程,親身感受企業的CEO、CFO、市場經理、生產經理和采購經理崗位特征。鍛煉學生語言表達、交往溝通等基本素質的同時,使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興趣。企業實地專業認知,是在新生入學后,安排學生到校內學生創辦的“三創中心”里的代理記賬公司或校外深度合作企業參觀、實習,讓學生見識企業的真實憑證和業務內容,增強學生對實際業務的認知能力,為學習專業奠定基礎。
(二)層次二——課程階段性實訓。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一般采用“2.25+0.75”或“2.5+0.5”的模式,學生在校專業學習時間只有4學期8周或者5學期。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分專業錄取后入學即按專業分班上課,并在第一學期開始學習專業基礎課——基礎會計課程,第二、第三、第四學期分別開設企業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費核算與申報、會計信息化等專業核心課程。課程的階段性實訓,必須緊密結合課程教學內容和進度進行階梯型實訓,采用仿真手工業務資料和基礎會計、企業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費核算與申報等課程教學軟件,分別進行手工線下實訓,形成紙質實訓結果和線上無紙化實訓。在此基礎上,利用初級信息化會計軟件對仿真業務資料進行電算化實訓,最終達到由淺入深、由專業基礎知識到專業核心技能、由線下到線上、由手工會計到信息化會計的多層階梯型實訓模式,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核心能力。
(三)層次三——分崗位仿真綜合實訓。分崗位仿真綜合實訓一般包括手工綜合實訓和“VBSE綜合實訓”兩種類型。手工綜合實訓是在學生學完企業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稅費核算與申報等專業核心課程后,在第四學期末停課兩周,利用校企合作編制的特定工業企業的典型月份仿真經濟業務資料——原始單據,讓學生手工填制和審核如增值稅專用發票、銀行支票、收款收據等典型業務的原始憑證,手工編制全部業務的記賬憑證,計算生產成本,填制科目匯總表等,設置并登記總分類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存貨明細賬、債權債務明細賬、多欄式增值稅、收入、成本、期間費用、利潤等明細賬,手工編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會計報表,填制銀行業務單據辦理銀行結算,填制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的納稅申報表,最終完成憑證裝訂等手工基本會計處理工作,使學生掌握一個完整企業會計手工賬的全部流程。
“VBSE綜合實訓”是利用“VBSE綜合實訓軟件”把“企業搬進校園”。基于VBSE綜合實訓平臺,以班級為單位按照完整工業企業架構對學生進行分組,營造高仿真的企業實訓環境。整個實訓環境的布置分為兩部分,一是企業主體的部門設置(行政部門、生產部門、采購部門、營銷部門、財務部門等),二是企業外部的服務機構(銀行、稅務、工商、社保、會計師事務所等)及上、下游企業。學生在其所在的公司能夠真實感受從行政管理到采購、生產、銷售、財務會計核算等全流程,完成企業設立、資金籌集、人員招聘、資產購置、材料采購、合同簽訂、生產組織、產品銷售到全流程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財務部門是實訓的核心部門,與傳統手工綜合模擬實訓比較,其不再是唯一的部門。實訓所用材料也是高仿真,如各種印章、鈔票、彩印套寫的發票、銀行票據等原始單據,各種票據、報表在企業外部各單位部門和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崗位之間的流轉等,均高度仿照企業單位真實環境,帶給學生不同崗位身臨其境的職業感受。
(四)層次四——借助“互聯網+”打造會計工廠,真賬真做。會計工廠是借助互聯網技術,利用校內學生在“三創中心”創辦的“代理記賬公司”及校外校企合作的上規模的“代理記賬公司”,共同開發適合小微企業代理記賬的,能將企業、財務人員、財務數據三方聯動在一起,便于企業查賬、財務人員做賬、管理人員管賬的智能化財務管理平臺,植入“ERP在線賬務處理系統”,將在代理記賬公司注冊登記、掃描上傳的代理記賬的小微企業的真實業務資料同步推送至智能化財務管理平臺,學生通過“ERP在線賬務處理系統”在實訓室面對企業真實的原始單據進行審核,并填制審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和納稅申報表,最終傳送給代理記賬公司的財務人員進行審核,確定準確無誤后,傳送給各小微企業,經小微企業法人代表或相關負責人審核后,在線進行納稅申報,最后傳送給各小微企業打印存檔。
通過以上四個層次的實訓平臺,能夠有效統籌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各階段實習實訓內容,保證實習實訓層次的多樣性、內容的系統性,從專業認知、課程階段性實訓、會計手工和“VBSE”仿真綜合實訓、互聯網+會計工廠,全方位、多層次地搭建起校內虛實相容的實訓架構,形成了虛實相容的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在校實習實訓的質量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