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海
(福建省中通通信物流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7)
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帶動國內通信市場發展的同時,也給電信企業帶來更多契機。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通信市場需求基本飽和,且技術不斷成熟,加之各大運營商之間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致與之相關的電信業務收入出現一定降低表現。因此,應看到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中背景下不斷對經營模式進行轉變,促進戰略轉型,并對內部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發展協同物流配送機制,為企業實行減精細化管理提供更多助力。文章就電信企業協同物流配送體系構建問題提出看法,為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對于電信企業來說,關于物流服務工作,無論是自營配送,還是外包配送模式,均有個子的優勢和劣勢,但是在新時期背景下,兩種方式均無法更好的適應電信企業商務環境下物流配送的實際需求。但是,構建協同物流配送體系,是現階段該領域的主要發展趨勢,與傳統物流模式相比,協同物流配送模式能夠有效利用供應鏈管理價值,并與實體企業之間形成良好的溝通,從而對配送資源進行橫向及縱向整合,最大程度促進物流配送的科學性及合理性。
電信企業與一般意義上的工業、商業企業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物流配送系統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主要體現在需求依托市場營銷情況,同時通信網絡建設的程度也會對其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通信網絡建設:需要大量物資,包括通信工程主要設備、配套設備、生產設備等。網絡運維物資:線纜、儀表、管線等材料則主要是電信網絡運維的物資。市場營銷物資:包括上網卡、業務終端、儲值卡等。上述這些物資本身的流通,是電信企業物流配送的核心。
通過對電信企業長期的觀察與研究發現,其內部物流系統問題比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門協調性差。不同部門負責管理不同種類的物資,其物流需要雖然一定差異,如果這些部門之間無法對各自的職能及權限進行有效劃分,且部門之間各自為政,就會導致整個物流配送缺乏協同意識,也不能在統一的物流配送體系下開展相關工作。
2.物流成本大。由于電信企業通信設備的種類較多且復雜,電信運營商一般采用單獨送貨的方式開展物流工作,這個過程通常由不同來完成,這樣不僅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拼貨模式,也會顯著增加物流配送的成本,并且物流配送的效率比較低下,使得工程投入使用時間無法得到準確控制。
3.增加總體成本。一般情況下,電信企業為有效應對通信建設過程及生產過程中對多種物資的需求,并減少庫存不足所帶來的影響,如重新補貨、工程延誤等,企業往往存在超額訂貨方現象,因此占用很多庫存資金,對企業總體成本管控帶來較大難度。而很多工程項目不需要過多物資,則會造成浪費。
4.粗放管理問題普遍。由于電信運營商沒有對多種進行有效區分,導致很多物資配送無法達到最大化效益,且無統一、合理的信息系統作為支撐,導致物流成本增加。一旦發生供應鏈斷裂現象,則會增加大量交易成本,使資源無法發揮協同效應。由于粗放管理問題普遍,缺乏精細化管理,導致很多物質無法實現回收再利用,處理過程也帶來較多問題。
電信企業在開展物流管理時,對協同物流配送體系構建問題進行關注,并采取一定措施進行強化,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從物流倉儲協同、配送協同、信息協同三個面向入手,對協同物流體系構建進行的分析,并加以實踐,可在保證技術水平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不斷擴大物流配送規模,形成更為良好的物流管理模式,為電信企業減少和控制物流成本提供幫助,促進其產生更大的規模經濟效應。
1.統一采購模式。逐漸形成集中統一的采購模式,并在此種模式的帶動下,建立省級和市級物流管理中心,重點對采購設備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對其使用方式、時間和具體使用要求進行明確,從而使倉儲管理更具針對性,使其能夠有效、準確得到對應解決。
2.整合內部資源。對于集中采購管理而言,應對其內部資源整合和優化,統一采購部門,并對具體環節工作進行分析,找出各個環節中所存在的關聯,從而正確對設備供應商進行選擇,并對其做出客觀評價,有效發揮協同管理效果。
3.物資集中管理。推行物資集中管理,加強倉庫建設,并逐漸形成與集中采購、統一管理相適應的倉儲體系。及時對倉庫進行標準化改造,明確集中倉儲體系建設規劃內容,提高倉儲管理水平,為倉儲協同管理及規范化建設提供必要保障。
4.倉儲資源調查。由省公司相關部門制定倉儲資源調查表,并下發到市級及縣級等公司,要求各下屬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并加以反饋。組織公司資源開展現場調研,了解倉儲資源管理狀況,歸納出物資保障方面存在的問題,為倉儲集約化管理提供依據。
5.倉儲管理主要舉措。明確各個配送中心的業務職能,并對其倉儲管理范圍進行劃定,對倉儲功能進行細致劃分,包括集貨、備貨、配貨、存儲、加工等。完善分屯庫功能,使其具備臨時存儲功能的同時,也發揮一定中轉職能,對自有、逆向回收及應急響應等物資進行集中管理。與此同時,對集中倉儲體系建設進行深入推進,使橫向、縱向及多個面向的集中倉儲模式得到深化,建立聯動機制,充分調動多個部門的管理積極性,使電信物質管理具有良好的儲備集約度。
現階段,我國通信網絡(C網)所涉及到的物資管理,并未采用第三方物流系統,因此配電費用與物資采購、工程建設相互掛鉤,這種情況必然導致大量成本呈現隱性化特點,不僅對配送成本管理及控制產生較大影響,同時也會顯著增加配送次數,加大了配送成本。與此同時,很多經驗顯示,C網物資到貨時間、頻率不同步,若按照物資類型領取,則缺乏能動性,很難提高配送效率。
基于此,建議電信企業結合自身物流配送的主要特征,對其進行規模化、規范化改改造,從而達到物流配送集約化管理目標,也進一步擺脫傳統配送形式所產生的限制。例如,某電信企業省級單位建立“大配送”模式,根據站點對配送工作進行有效集成,具體配送流程見圖1。
圖1 站點集成配送模式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使協同物流配送模式推廣的更加順利,并使體系構建更加順暢,應先采用“部分試點”的模式,逐漸鋪開網絡,然后再“全面推廣”,從而對物流管理體系進行逐步完善。為此電信企業應保證各個部門之間信息交流的通暢性,保證資源無障礙交流和分享,建立更加完善的互動平臺,對物流工作進行統一部署,使信息系統建設逐漸向著制度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并使其更加規范,從而提供更為高效的物流服務。與此同時,逐步實現信息共享,相關人員根據企業實際經營及運行狀況,逐步實現統一網絡服務,不斷增加業務覆蓋范圍。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電信企業而言,其物流配送現狀比較差,且存在一定問題,應在實際工作中對上述問題加以關注,并采取有力措施進行集中整改,利用新型協同物流配送理念,構建更加合理的物流配送體系。在開展相關工作時,有關人員也要善于發現問題,針對物資、倉庫等進行集中管理,并嚴格按照站點集成配送相關技術,建立更加符合現實需要的共享信息平臺,從而進一步整合企業物流資源,提高管理水平,有效減少運行成本。只有不斷對各個環節協同效果進行強化,才能發揮更大的資源協同管理效果,為企業發展提供有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