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東旺
【摘要】詩歌是人類文學的一種表達形式,能夠很藝術化的將作者的情感以一種優美的形式表達出來,相較于其他文學作品的表達形式而言,詩歌更具有濃烈的個人主義色彩,語文教學中現代詩歌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詩歌由于思維大多天馬行空,學生閱讀的時候常常并不清楚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情感,因此,現代語文教學中現代詩歌的教學不應當抓住某一個問題不放,而應該著手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學鑒賞能力,提升學生們的文學素養,本文就淺談語文教學中現代詩歌的教學新方法展開討論。
【關鍵詞】語文教學 ?現代詩歌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2-0192-02
引言
現代詩歌相較于古典的詩歌更自由奔放,自由奔放的現代詩歌盡管能夠更自由的表達作者的情感,但是也讓讀者閱讀的難度加大,像中國古典的詩詞所要表達的請感無非是懷才不遇、忠君報國、憂國憂民之類的題材,但是現代詩歌題材太過廣泛,抒發情感的方式更加自由,豪邁奔放的現代詩歌賦予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現代語文的教學要求學生能夠準確把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學生有著較強的文學鑒賞能力。
一、開放的教學方式
要想提升學生們對現代詩歌的鑒賞能力,首先必須要增加學生們的閱讀量,特別是對現代名著或者其他文學作品的閱讀,這些文化底蘊的培養對于提升一個學生現代詩歌鑒賞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摒棄傳統的講題式的閱讀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去閱讀課外書籍,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不要把學生擋在圖書館的門口,拼命地把課本知識往學生的腦子里灌輸,實際上別的科目或許課外書籍幫不上什么忙,但是語文閱讀卻真的很需要學生去閱讀一些課外書籍,當然,課外書籍的選擇也是有原則的,言情小說、玄幻除了荼毒學生心靈以外沒有益處,老師可以指向性的指定一本中外名著,鼓勵學生們去閱讀它,并就本名著的某一點提提自己的理解,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這些名著的閱讀對于孩子們文學鑒賞能力的提升來說意義深遠,并且這些名著的閱讀理解難度相對較小,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如果直接從現代詩歌開始教授學生們如何答題,只能教會學生們一類題目的答題套路,但是現代詩歌太過于繁雜,如果用這種教學方式,一旦遇到一些全新題材的詩歌,學生們就會無從下手,束手無策。
(二)活躍課堂氣氛
要想提高現代詩歌教學的效率,首先就要從活躍課堂氣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開始入手,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回答問題,而不是傳統的提問式師生互動,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提問式的師生互動是教學方式里最失敗的一種,這是中國應試教育的不幸,產生了“點名回答”這種損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1]。當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是那么輕易就能被增加的,老師對于自己提問的每一個問題要仔細斟酌,盡量選擇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并且不要去批評回答的不好的同學,對于內向羞澀的學生,老師可以鼓勵他主動回答問題,盡量讓他去討論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不是強迫他去理解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當課堂教學氣氛活躍起來以后,學生們就會按照老師的指引去學習閱讀、去閱讀名著,這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最佳途徑,也是最基本的教學要求。
(三)課堂外的培養計劃
在課堂上的時間實際上只占到學生學習時間很少的一部分,要提升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靠課堂的四十五分鐘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有效的利用學生豐富的課余時間,激發學生課下主動學習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學習活動需要老師藝術的教學方法,比如在班級開展閱讀小比賽,評獎標準就是學生的閱讀心得,結果展示最好是以在班級進行PPT匯報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比賽方式相較于傳統的投稿式比賽更為科學,通過學生的匯報情況也更能反映學生閱讀名著的認真程度和收獲心得。
除了閱讀小比賽,課下培養閱讀能力的方式還有很多,諸如在班級建造圖書角,這是一些現代化的學校采用的教學方法,在班級的墻角放置一個書架,每位學生都將家里的圖書貢獻出來,每一本加入圖書角的書籍都要經過老師審核,必須要是思想積極向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幫助的書籍才可以加入圖書角,防止不良書籍在班級的流通損害了孩子們的思想,反而適得其反[2]。對于被允許放置在圖書角的書架上的書籍,需要在班級設置一名同學為管理員,對每一本加入圖書角的書籍進行登記,每位學生都可以借閱圖書角的書籍,但是必須要從管理員那登記,還書的時候也要在管理員那里登記,學生們通過在圖書角不斷的借閱書籍將會極大的增加閱讀量,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二、提升學生現代詩歌鑒賞能力
在經過大量的古典名著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文學的鑒賞能力已經有了質的提升,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針對性的增加學生們對現代詩歌的鑒賞能力。
(一)發散性思維和逆向思維的培養
閱讀講究的是博覽群書,廣泛的接受百家的思想、文化,只有用開放的、兼容并包的眼光去看待閱讀內容,我們才能得到一個客觀的答案。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實際上也是“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形成的前提,如果學生都是定向思維,對閱讀完全不知變通,那老師的教學也會顯得異常艱難。因此,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是極其重要的,老師需要鼓勵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發散性的思考,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向正確答案靠攏,一味地追求正確答案這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所追求的,現代化的新型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不提倡這樣的思維方式。
除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外,我們還需對學生的逆向思維著重培養,逆向思維的培養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以及老師的正確引導。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對任何事物的批判、反駁,諸如文章本身的觀點是否正確,參考答案給的解析是否正確,學生都可以反駁,但是反駁必須要提出自己的觀點,每個人都有陳述自己觀點的欲望,為了陳述出自己的觀點,學生們就會努力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去思考,去尋找論據,這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方法。
(二)因材施教
對于外向的學生,我們鼓勵他靜下心來好好學習,提問的問題可以開放一些發散一些,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當學生表述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再鼓勵他好好學習,當他認真投入進去以后,就會有所心得。反之,對于內向的學生,他們往往可以靜下心來去學習,但是由于內向,課堂并不會很積極的回答老師的提問,老師也難以發現學生學習現代詩歌時遇到的困難,對于這樣的學生,師生間的互動是必須的,老師需要適當的鼓勵他去積極回答問題,與其他同學、老師互動,在相互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依據每個學生特質的不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是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手段。
三、結語
現代詩歌的培養不同于一般的客觀性知識的教學,現代詩歌對學生文化底蘊的要求很高,要想將學生們對現代詩歌鑒賞能力上一個臺階,首先必須要對學生們的綜合文學鑒賞能力有一個很好的打基礎的過程,最后針對學生的個人特質,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謝衛紅.淺談初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內容的研究[J].課外語文, 2018(9):106.
[2]高凱.淺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學原則的運用[J]. 南北橋, 2017(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