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勝
【摘要】在教學中要想提高效率,就要認真思考如何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際教學中要不斷研究,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把握學生的好奇心,運用趣味化的語言,優化轉變傳統的方法,采用豐富靈活的多種激趣方式,創設趣味化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點燃興趣,活躍思維,激起他們的內在動力,將生活與物理教學緊密結合,揚起學生信心的風帆,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中,心情愉悅而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增長學生的知識,讓學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趣味化 ?教學策略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69-01
在教學中要想提高效率,就要認真思考如何提高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際教學中要不斷研究,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把握學生的好奇心,運用趣味化的語言,優化轉變傳統的方法,采用豐富靈活的多種激趣方式,創設趣味化的學習情境,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和諧的氛圍,點燃興趣,活躍思維,激起他們的內在動力,將生活與物理教學緊密結合,揚起學生信心的風帆,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中,心情愉悅而高效地學習物理知識,增長學生的知識,讓學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下面結合實際教學,就初中物理趣味化教學進行探討。
一、應用趣味性的語言,創設趣味性的情境。
在初中物理實際教學中,有效應用趣味性的語言教學,創設趣味性的適當寬松的情境,在趣味化的情境下將教學內容完美地表達出來,使用幽默風趣、學生較為喜歡的語言,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幽默風趣、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努力創設活潑、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一環境中更好地接受相關知識和技能,在輕松愉快的方式下積極主動學習,有效增加物理課堂的趣味性,拉近師生、生生、物理知識與學生間的距離,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恰當誘導、適時點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對所講內容產生深刻印象,更好地接受抽象性的物理知識,改變對物理的印象,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及思維的創造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提高記憶力。
二、開展趣味性的物理實驗,有效發揮物理實驗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有效發揮物理實驗的作用,重視實驗,利用實驗來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相應的物理知識,深入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規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就要開展趣味性的物理實驗,讓學生有效接受實驗過程及物理知識。可在實際教學中將物理實驗變化成一個個的小游戲,有效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對物理實驗有極大的好奇心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帶領學生進行實驗,通過向學生展示物理實驗,增強物理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有興趣體會掌握物理實驗,積極體會發現生活中所存在的物理現象,并將物理知識有效應用到這些生活現象中,從而加深相關知識的印象,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教學效率和整體效果。例如,在學習“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內容時,可進行演示和操作,讓學生通過親自實驗,引起學生的注意和好奇心,大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實驗時可先設置一個坡面,演示小車從斜坡頂端由靜止滑下的實驗;隨后改變坡面的粗糙程度,讓學生想想會有怎樣的結果;再讓學生觀察滑下的情況,通過比較可知小車滑行的距離與坡面光滑程度有關系。這樣操作能加深學生更好記憶理解物理知識。
三、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模式。
在初中物理實踐教學中要適當地融入一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采用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初中物理的整體教學效果。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利用多媒體教學、利用物理小故事等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充分發揮自身的教學魅力,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轉變、優化、拓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樣的方式能方便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了解最新的物理資訊,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減少講的難度。可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掘物理知識,引導學生利用物理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通過播放一些有關的物理視頻,講述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可能的起因,及其中所蘊含的物理學原理,以此介紹相關的公式和定義,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次更深入的了解物理。這樣展開“趣味教學”的方式,既能夠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物理知識,又能引起學生共鳴,激發學生去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進行聯想,在不知不覺中將知識應用于生活,把知識學活,為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思考方式,又貫徹了新課標“將知識融入生活”的思想要求。例如,在學習一些微觀層面的物理知識時,很難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展示,如在學習“分子動理論”相關內容時,分子不是肉眼能夠看到的,對學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這時就可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將課本中較為枯燥的知識或不易講解的內容做成視頻或PPT,以生動的圖片或視頻形式,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既節省了一定時間,也更清晰地向學生展示知識要點和相關知識延伸,使學生更好理解掌握物理知識,提高了效率。
四、舉行物理趣味活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可有效適當開展與物理相關的行之有效的趣味活動,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創新教學方法,增添物理教學的趣味性,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知識結構。可進行趣味物理知識競賽,或利用動漫圖畫卡通形象的形式來構建教材中的插畫和實驗步驟,要以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知識為基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增加物理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愛上”物理教材,喜歡學習,要重視基本理論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物理教學中趣味性的培養需要我們不斷探索,適時、適地、適人的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模式、方法,運用趣味性的語言等,讓學生想學物理,愛學物理,不斷取得成功,體驗樂趣,獲取知識,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幸福感、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施翠萍.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11).
[2]盧志祥.探究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11).
[3]曲彥橋.淺談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學的探究與實踐[J].學周刊,2017(06).
[4]譚東明.初中物理概念課教學策略的思考[J].中學物理,2015(06).
[5]姜洪雨.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趣味教學的有效策略[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5(6).